探究中西生态美学比较研究

高建平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段丹洁)生态美学的研究是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出现的,体现了美学研究者从学科的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使生态美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近日,围绕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生态美学中西比较研究等,记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进行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生态美学是关注生态环境与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生态美学的缘起及当前的发展状况。

高建平:正如你所说,生态美学关注生态环境和美学,但生态美学并不是这两者的简单相加。从学理上讲,生态美学不同于生态学,也不同于生态哲学。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生态哲学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进行哲学反思。关注生态环境的人中,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即环境保护主义者。他们发起了各种环境保护运动,推动各种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国际宣言、条约、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的制定,组织各种活动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美学不同于这些学术研究和社会运动,是美学研究者受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和相关的社会运动的启发,形成的一种美学上的流派。

生态美学在美学研究领域内部,也有着自己的相邻相关的研究,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美学大讨论之时,就围绕“自然美”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有研究者认为自然美是与人相对立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存在,也有研究者摘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词句,认为自然美成为欣赏的对象,是由对象被“人化”了,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者“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样的表述,有将自然当作征服、改造,从而占有的对象的含义,具有强烈的主客二分,人与自然对立的意味。

生态美学正是在这种对自然美研究深化与更新的情况下出现的。生态美学从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自然能够被欣赏,不是由于被“人化”,而是由于人与自然本来就具有审美的关系,而这种审美的关系,植根于人与自然在生态意义上相互联系。

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这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之后,对“美学热”进行反思,对这个学科进行新的拓展的产物。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与环境美学研究,在大致同一时期产生,相互之间也有一些争论。从词义上讲,生态美学强调人与外在世界在生态意义的联系,更具有内在性,而环境美学研究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更具有外在性。其实,这种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努力超越人与自然二分。对于环境美学研究者来说,自然不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环境。对于生态美学研究来说,众生之间具有生态联系。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研究者应该联合起来,超越命名之争。

生态美学的研究当然是在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出现的,体现了美学研究者从学科的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个学科具有现实性,综合性的特点。目前,有研究者不满足于生态美学原有的,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的初衷,致力于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美的本质。这些理论上的尝试,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从中西生态美学比较的视角看,中西生态美学之间存在哪些研究差异?

高建平:我们不要设想,西方从古至今有一种“生态美学”,中国也从古至今存在另一种“生态美学”,然后将这两种“生态美学”放在一道比较,发现各自的特点及其优劣。这种设想是反历史的。生态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理论模式出现了危机之时,受生态哲学的启发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克服了过去的分析的和孤立的哲学观点,用综合的和联系的观点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从生态的角度看待美的本质,看到美离不开人的特性和历史发展。

中国的生态美学,也是一个现代的学问,是在西方生态美学的影响下,在中国的生态状况变化引起人们警觉的情况下形成的。我们要避免在发展生态美学之初,就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中西之辨之上。生态美学要回答的现实问题,要看到美学的这种新发展对于社会生活实践,以及对于美学本身发展的意义。

当然,由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背景,中国的生态美学必然会带有它的一些独特的特点。例如,由于西方哲学长期以来的将物质看成是各自独立的原子的集合,重视主客、灵肉、人与自然二分,因此,对于西方美学来说,综合的、联系的、人与环境一体,灵肉合一的观点,是一个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观点,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传统哲学中就有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众生平等的观点,因此很自然地与自身的传统结合起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这种中西传统的区分,使得中国的生态美学,能够与传统哲学接轨,从而形成自身的特点。这种中西传统的区分,应是在研究中自然形成,而不能主观预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的关键是什么?

高建平: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还是要将实践性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中国的生态美学,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才是关键。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要学习和借鉴当代西方生态美学研究的既有的成果。在总结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生态被破坏,由此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哲学,并进而在生态哲学的基础上产生出生态美学,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生态美学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好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意识的提高服务。

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还要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继承中华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面向当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继往开来,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22日)

微信图片_20190225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