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

段丹洁 廖雨声 王真

timg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月6日,“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当代艺术创新”“当代中国艺术的美学风格”“当代艺术中的悲剧人文主义”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阐释艺术审美的社会功能

艺术的审美意义和功能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杰表示,在研究和思考改革开放40年成就时,不可忽视文学艺术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基点、研究方法论、理论创新的生长点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是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及其理论的指导思想,审美人类学是重要的方法论。研究和阐释中国当代艺术的悲剧人文主义精神,是艺术批评理论建构和加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审美人类学是当代艺术批评的重要方法。”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小松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缺乏有效的、专业的、可纳入知识体系的艺术批评话语,而审美人类学作为文化批评视域下的新兴学科,对于日常美学采取的实证研究,可以较好地修正传统美学形而上的思辨模式和纯粹自律的先验理想。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理论研究,为研究中国现代美学、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向度。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何信玉表示,中国当代艺术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努力坚守中国精神与自身的独立意识,做到和而不同,凸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风格。这也是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美学风格的意义所在。

提炼当代艺术话语

当代艺术打破了原有的艺术话语体系和艺术史叙事模式,正在以艺术边界的消失为契机,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周计武提出,中国当代艺术传承了先锋艺术的先锋精神,既不以过去为典范,也不以未来为导向,而是一种敏感于当代性的艺术。伴随现代艺术观念及现代艺术史叙事模式的失效,中国当代艺术需转换和建构另一种艺术话语。当代艺术的挑战加剧了艺术从分化转向融合,从纯粹转向混杂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不同媒介、不同门类、不同风格艺术之间的跨界,美丑、雅俗的跨界,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跨界等方面。

当代艺术在建构话语体系的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授肖琼将当代艺术的美学品格描述为“流动的幻象”。“流动”提示着我们在进行美学研究和艺术批评时,要注重对审美现象流动性和语境叠合的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圣鹏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与文化形成了文化政治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给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在当代的运用及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实现新媒介文艺批评的专业化

网络文学、新媒介艺术等属于数字时代的新文艺,不少学者认为新媒介文艺批评应坚持走“内外综合”的新专业化发展之路。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表示,当前,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批评实践,新媒介文艺批评都需聚焦专业化的问题。实现新媒介文艺批评的新专业化,需要摒弃完全断裂与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将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聚焦作品或文本本身的同时,从媒介要素切入,将文艺置于现实、历史、文化中,从而开展宏观研究。

心象艺术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艺术类型,是会议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咏吟看来,心象绘画通过颜色建构对象世界与自然世界。色彩构建了心象的自由,心象决定了色象的自由。心象与色象共同呈现了创作者的生命自由意志与生命美丽世界的建构意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刘翔提出,心象艺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融合,不仅是意象、具象和抽象的融合,也是抽象艺术本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彦顺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鲜活的、灵动的“真”,需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来发掘。

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浙江省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 段丹洁 通讯员 廖雨声 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