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疆教授在北京大学作《从“五四”到别现代:中国文论和美学上的崇无、尚有和待有》的学术演讲

微信图片_20181224100435

别现代理论创始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王建疆先生应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之邀于2018年11月2日在北京大学博雅会议中心进行了题为《从“五四”到别现代:中国文论和美学上的崇无、尚有和待有》的学术演讲,北京大学及全国各地师生近300人聆听了他的报告。

 

微信图片_20181224100441

报告内容:

 

一、被崇无论笼罩着的中国美学和文论

首先,是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的否定。

其次,是对现代中国美学和文论的否定。

其三,是对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论的否定。

 

二、尚有论对崇无论的批判

在本世纪初,中国文论界和美学界出版了三本具有建设性的专著。一本是童庆炳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本是朱立元的《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一本是张法的《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这三部专著都是崇有的,都认为中国美学和文论是有自己的体系,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前两部是关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的。

 

三、走出有无之争 :

寻找中国美学和文论之“待有” 问题:

1、我们缺少什么样的美学?

2、我们缺少什么样的文论?

3、崇无尚有之争与五四有何关系?

 

结论:

1、与西方相比,我们缺乏美学和文论上的原创性 。

2、崇无尚有之争与全球科学和民主的进步相比较,说明五四对于之后的科学和民主的贡献非常有限,并没有使中国的软实力得到整体的提升,并没有使中国的美学和文论跻身世界前列,相反,被有无问题长期困扰。

3、弘扬五四精神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美学和文论上的原创的主义。

4、别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界以阿列西•艾尔雅维茨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关于主义的争论,就是这种原创的主义建构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