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美育能取代什么?

0516q

自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以后,这个口号在中国已经相当流行了。在蔡元培先生那里,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是反对迷信,反对宗教的偏执性,同时肯定宗教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或者说通过情感教育来影响人的功能,并将这种功能抽取出来,用普遍性的审美来取代片面性的、在教派区分的支配下使人们各执一端的宗教。这些思想,我们在今天读来仍觉新鲜,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0516w

当然,蔡元培所提出的只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而已,这是从席勒开始的种种审美乌托邦的继续。我们一方面可以说,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生活中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继承了宗教的一些色彩:例如,人们仍然庆祝宗教节日,保留了宗教传统所带来的生活习俗和伦理观念的痕迹,但是,宗教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成为审美意味的东西了。宗教画像和雕塑从原来具有神性的图像,变成了艺术欣赏的对象。宗教音乐走出了教堂,人们仍喜受其中的一些宗教意味,但这种喜爱常常已经超出了其中具体的宗教含义。宗教经典文本被许多人从文学的角度来阅读,并由此而获得超越某一宗教派别,超越民族、国家和文化的普遍性。

从另一方面看,艺术和美育是否具有取代宗教的巨大力量,学者们仍会各抒已见,见仁见智,继续讨论下去。黑格尔排出的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顺序是艺术、宗教和哲学,宗教代表着一个比艺术更高的精神发展阶段。这样一来,如果说美育、艺术、审美能够代替宗教的话,那么,似乎就会出现一种与黑格尔不同的新的顺序观。这种新的顺序观还可以用来驳斥当今流行的艺术终结论,从而提出这样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甚至哲学,也可以被艺术所取代。当哲学由于思辨而变得软弱,缺乏生命力时,宗教乘虚而入,以其生动的形式和思想、情感与活动结合的特点,赢得人们的支持。当宗教由于其偏狭和排它性,在相互纷争中消耗了其力量时,艺术重新使人们团结起来。这种乌托邦式的对艺术的见解,也会对人们有启发。

0516e

历史总要比哲学复杂得多,如果我们接触到实际的情况,就会发现,黑格尔的三段论,美育代宗教的构想,都远不如真实发生着的生活过程复杂。

在近代中国,更加现实的存在,更流行的趋势是“科学代宗教”。科学来到世间,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它改变了人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对世界的态度。这里所说的科学,应该区别与古代作为纯粹推理形式的数学和一般实用性的技术。它主要是指过去几个世纪,特别是从十七到十八世纪才在欧洲形成的对自然的实验性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将世界划分为我们可见到的,变动着的现象和存在于现象背后的,不变的本质,前者是感觉的对象,后者是理性的对象,数学从属于这种揭示对象本质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古代世界的这种本质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的二分,到了中世纪有了根本的改变,这时,理性中的数学因素被伦理因素所压倒,形成了伦理与现实的二分,即来自于上帝的道德要求与人的世俗欲求的二分。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从恢复古代世界所尊崇的理性开始,从而再次形成理性与感性的二分。欧洲近代的实验科学,打破了这种古代与中世纪所形成的本质与现象的二分。科学带来了一个观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通过对变动着的对象的否定而达到不变的本质,而是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寻找变动着的对象的变动的规律。

由于有了科学,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现象的认识被彻底改变了。这也迫使宗教不能与之争锋。科学形成了对世界的种种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取代了过去宗教所赋予世界的种种特性。科学认识了自然,就揭开了宗教所赋予自然的神秘面纱;科学形成了巨大的改变世界的力量,而这些力量过去是归结于神或上帝的。于是,相信科学,反对宗教迷信,成为一个时代的口号。对于从事美学和艺术的人来说,科学与宗教之争,是一个他们正在经历的大的历史过程。他们所能做的事,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科学与宗教之争留下了许多的空间,需要去填补。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并不是万能的。这种在实验意义上的科学,并不能解决一些与人的社会和心灵有关的问题。艺术在这方面大有作为。艺术并不是要使宗教复活。宗教自身就在寻找着复活的时机,并力图在科学所遇到困境时,在科学带来问题时,发挥自己的作用。艺术所能做的是,提供另一种可能。在科学事实上并不能代宗教,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心灵再一次出现两极化时,起一些建设性的作用。

在当代中国,美育所能起的作用,实际上要比“代宗教”重要得多。它应该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全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的体系之中。中国的教育长期被一些升学考试指挥着,从中考到高考,年轻学生要过一道又一道的关。这些关过不了,就无法升学,无法享受国家的教育资源,以后的就业前景也暗淡。当一个学生终于熬到大学毕业时,考试并没有完,一切才刚刚开始,他还要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当然,升学考试是目前阶段维护教育公平惟一的手段,无法替代;各种证书考试是竞争上岗的有效手段,想出更公平的办法也难。但是,由此带来的教育片面化,的确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我们培养出了在考试中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培养出了一个善于考试的民族。

前几天在住宅楼的电梯上,听一年轻母亲与女儿的一段对话。女儿大概在上幼儿园或是小学一年级,朗诵刚学到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母亲问:“‘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之间是什么标点符号啊?”女儿回答:“是逗号。”母亲高兴地说:“对了。”我听了想笑,那么一点大的孩子,一定要知道两句诗之间的标点符号吗?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想这两句诗所提供的意象的美,而不是中间用什么标点符号。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学校里只能那么考。其实,我们的各种知识的学习都是如此,注意力都放在可考查性上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朗声给出一个背诵得来的标准答案,而不是培养出思考力和想象力。

0516r

曾去巴黎看过一些博物馆。最使我感慨的是,在博物馆里看到一群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们坐在一些世界名画前,馆里的专家给孩子们讲课。课讲得生动活泼,孩子们不时举手提出问题,专家耐心地解答。那些场景真使人感动,这样的教育潜移默化,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那里也有不少中国游客,他们只是在罗浮宫里找“三件宝”,即《米洛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像》,找到后就拍照片,使到此一游的心理得到满足。在无数的重要艺术杰作前,他们匆匆走过,视而不见。其实,这些游客能进博物馆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是那些博物馆的巨大名气所感召的结果。他们平常是从来不进博物馆的。

0516t

在“考分代美育”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能说什么?做什么呢?我想说这样几个意思:

第一,美育对人的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无法在这里对现行教育体制作总体评述。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一直不断地进行着。但是,我还是想强调这样一个道理,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并不一定是浪费时间,只要处理得好,美育与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不要给学生出这样的题,问他们在“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之间是什么标点符号,而是引导他们欣赏这两句诗的意象美,词句的美,使他们对一些优秀的诗歌产生爱好,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的。用音乐和美术丰富他们的生活,从而使他们在视觉的形体和色彩,听觉的乐音和韵律的接受能力,知识与情感的协调发展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能做到的。

第二,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强调大学的理想。大学不是技能培训班,而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学文的学生要懂一点理科的知识,学理的学生要懂一点文科的知识,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学理学文,还是学医农工商,都要学一点艺术,形成对艺术的爱好,这就能使片面的中学教育有所弥补。

第三,近年来在中国,有一个话题很流行,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人人都爱美,我们居室、环境和生活方式都体现出美的趣味,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本来很好的一种对生活美的追求,在一些学者那里却被弄得恶俗不堪,将美感等同于快感,追求高档生活享受,高额消费,声色犬马的追求。溯其本源,还是教育,特别是美育的缺乏。

0516y

       从席勒提出美育乌托邦到今天,已经二百多年过去了。在这二百多年中,出现了无数主张教育救国,教育救世的主张。谈到社会改造,过去有根本解决与逐步解决之争。社会的改造是一种建设,它与经济建设一样,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一下子来一个根本的变化。社会翻一个底朝天,就会将许多丑的东西翻上来,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打扫干净。我们要建设一个美丽的乡村和城市,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乡村与城市的美,就只能造出一些恶俗的形象工程来。我们要建设一个美好的自然和社会,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自然和社会的美,就只能是破坏自然,毒化社会。让人们受到美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审美修养,这是建设美的自然、美的社会、美的国家、美的世界的前提条件。

[此文原名《美育与社会改造》,这里截取后半部分,以此名发出]

 作者:高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