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卫
一
“活动”是一个意义丰富的概念,我们这里指的是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切身经验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有机联系的特征。在教学中,活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巧的最主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认为,艺术课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总起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的。“活动”是艺术课教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中,一直贯穿着重实践、重经验的基本思想。陆游曾写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名句,强调从感性实践中获得切身经验对于认识的重要意义,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约翰·杜威从通过活动获得和扩展经验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方法论;皮亚杰在长期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是内化了的行动”的著名观点。他们的理论确实有某些缺陷,应注意鉴别,但是,他们所强调的以活动为基本教学方法论的思想,对我们探讨艺术课的教学方法论原则是有启发的。
艺术课的活动是指学生身心参与的、积极的创作和欣赏以及艺术知识学习、艺术技能训练的过程。在活动中促进审美发展、在制作中学习和训练是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原则的基本含义。艺术活动是最活泼、生动的活动,要求活动主体肉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参与,即使是艺术欣赏也伴随着“呼吸、循环、发音等器官乃至全身筋肉的活动。”[①]艺术活动要求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否则创作或欣赏都不可能发生和展开。而艺术教育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恰恰与艺术活动的这些特征是一致的。
活动是完成艺术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首先,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审美观的确立,必须以丰富的审美体验为基础。通过艺术来陶冶性情,必须经过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双向作用过程。所谓“由内而外”,就是学生的审美需要、兴趣得到满足,情感得到表现和交流;所谓“由外而”就是吸收人类的优秀艺术文化成果,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在充满情趣和欢乐的艺术活动中,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向外开放的情况下,陶冶才能实现。审美观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既有感性形式(形象性、情绪性等)又有理性内容的统一体,因此审美观的确立要以丰富的审美经验积累为前提。这些都说明,只有在具体的活动当中,心灵陶冶和审美观确立才能实现。
其次,审美能力、艺术技能和知识的发展也必须以活动为主要途径。审美能力不能单靠教师口头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才可能得到发展。文学写作、绘画万工艺设计、唱歌、演奏等艺术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多多练习。艺术的许多道理十分微妙,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只有让学生在必要的引导下,自己去体会和探寻才能领悟。目前,大、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课,往往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所以收效不大。
艺术课教学的活动原则也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好动是儿童、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年龄特点,全身心地活动是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基本教学方式。特别是儿童,由身体的动作带动心理的活动,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艺术教育规律。让中、小学生毕恭毕敬地坐着欣赏艺术品,一味地强调精神方面的领会,反而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
有一位美学家在分析儿童审美经验时指出:“很少可以怀疑,趋向运动和活动的天性,以及对于刺激突然而又剧烈地作出反应的天然倾向,使得创造性的活动要比单纯的被动的欣赏,在儿童生活中,更为显著明白得多。儿童……主要是制作者,而不是旁观者。”[②]因此,艺术课教学应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好动的天性,把艺术课上成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在这方面,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斯创造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启示[③]。
必须指出,对活动的强调决不意味着忽视艺术教师的积极作用。教与学是矛盾统一的整体,有些艺术教学之所以失败,不是由于教哑不努力,而是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激化了教与学的矛盾之故。因此,使教与学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是艺术课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为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更有效地发挥其指导作用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唯有学生乐于接受、善于接受,艺术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另一方面,艺术课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诱导、组织和帮助,光凭学生自发地活动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西方某些学校的艺术教育课,曾一度流行让学生“完全自由地表现与探索”的方法,实践已证明存在不少弊病[④]。因此,艺术教师也应该在艺术课的活动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
艺术课的活动总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和组织的,所以,每一节课的活动均应设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它应该是综合性的,又有一定重点。所谓综合性,就是艺术课的活动应有综合的、整体性效应,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艺术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等方面均有所促进,并充分考虑到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得到一定满足。倘若只顾某一项单纯的技术训练,或只讲解某一个艺术道理,活动的效果就不会好。所谓有重点,就是集中解决一个具体教学任务,比方说,学习圆舞曲的节奏型;通过画峪蚌使学生掌握用水墨的浓淡来进行表现等等。活动应该既重点突出,又兼顾学生各种审美素质的发展。
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前后连贯的活动结构,使活动沿着预定目标的方向展开。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1.使学习转化为一个身心参与的积极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听、看融化于操作性的行为之中;2.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适当余地;3.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和用品;4.使活动成为学生与预定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主动的尝试和探索中,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要把教师的教融化于活动结构之中;5.充分考虑使活动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
例如,作业的布置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和创造余地,不宜强求一律。同样是一个泥塑的作业,要求学生做一只杯子和要求学生做一只圆柱形器皿,有明显的不同。前者规定任务过死,后者却既包含了前者,又给学生更多创造的机会。艺术知识教学难免枯燥,但是,改变一下教法,把它设计成活动课,效果就好多了。国外有所学校为了使学生懂得:“一件艺术品或整个艺术品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意义依赖于这一因素与其它众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艺术家决定改动某一作品的一部分就不仅影响到这一部分,而且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意义”,就把这个抽象的艺术原理的教学设计成一个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理解的活动过程。教师设计了一种特殊用具,即由形状相同,图象、颜色各异的几部分组成的拼板(pzuzle)。然后,让学生们自己组合、调换拼板,对艺术品中各部分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实验”,教学效果良好[⑤]。艺术欣赏的教学也可设计为一个活动过程。美国一所学校的艺术教师在上雕塑欣赏课时,针对雕塑艺术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雕塑姿态,体验雕塑的节奏、生命力和各部分的有机联系。”[⑥]笔者在中学进行实验时,把鲁迅的《药》中的某些片段设计为一个戏剧小品,让学生们自己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生动、深入了。
一般来说,学校艺术教育有一定的教学大纲,因此.可以按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教学用品,然后成批生产,分发到各学校,供师生使用。这样可以使艺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免受专业水平、制作能力、经费和时间等诸多条件限制,以提高教学效率。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出于提高小学艺术教育质量的要求,实施了一项研究计划—“凯特林方案”。主持这项工作的埃斯内尔(iEsner)教授介绍说.为了使未经专业训练的教师提高他们作为美术教师的职能,他们在设计课程计划的同时,还为每一堂美术课设计了可供选择的2一3种活动项目,并特制了一个大容量的“凯特林箱”。箱内装有各种与教学单元配套的教学用具,供师生选择使用[⑦]。这种做法,在我国目前艺术教育师资缺、水平低,教学用品缺乏的情况下是值得借鉴的。不过,应该根据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外国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盲目照搬是不可取的。活动结构的设计和教学用品的供给为艺术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具体活动的展开,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控制。教师不是活动的局外人或旁观者,而应该积极介入学生的活动过程,发挥积极的作用。否则,课堂就会出现混乱,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欲使艺术课上得“动”而不乱,“活”而不散,主要依靠教师的预先设计和临场控制。例如,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钢琴弹出的各种音乐来组织、控制和调节学生的活动,这种琴声既是学生做各种节奏性动作的依据,以与他们的活动结为一体,又是学生活动的指挥。这种方法是符合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的。活动形式也要经常变换,例如,从拍手转为跺脚,由自己动手画到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作品等。活动过程中也需要适时插入教师的讲解、概括和评价,以进一步给活动定向,提高活动的教学效率。
艺术课的活动是由学生主动参与的,所以,教师的又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发和加强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这就涉及艺术教育的“动力学”方法。除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并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相适应之外,需要教师临场激发学生的艺术活动“动力”,即要求投入艺术创作、欣赏和表演中去的期待和冲动。我们认为,激发学生活动动力不能靠一味地提示或下命令,而应巧妙地创造一种“审美氛围”。审美氛围是一种特殊的情境,是由特定环境、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场”。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具有情感弥散性和感染力,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处于乐于情感交流和艺术创造、期望全身心活动的状态。
教师在创造审美氛围方面,应占主导地位。在教室布置方面,应加强艺术色彩,用各种新颖、生动的东西(如鲜花、美术作品等)美化教学环境。课桌椅的放置也可以别致些,如改变老样子,或围成一圈,或分成几小块等等。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带着日常学习生活的态度进入教室的,艺术课的教学却要学生较快地转换心境.而教室的各种艺术化布置正为此创造了条件。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审美氛围形成的重要因素。艺术教师更应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能与学生沟通和平等相处,特别要关心那些艺术发展水平较低和较为内向的学生,注意调动他们的活动积极性。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想象活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手势、姿态甚至一个眼神来替代讲话。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活动动力。艺术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时还应带有即兴的特点,给学生以轻松、灵活、富于活力的良好印象。即兴式地指导也更容易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使教师顺利地进入学生的活动之中,使艺术课更充满活泼生机。另外,教师多鼓励,也是引发学生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总之,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应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尊重儿童、青少年的特点,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 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80页。
[②] 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06页.
[③] 崔启珊:《让孩子们“动”是个好办法》,载《中小学音乐教育专辑》,第43一48页。
[④] 见T.门罗:《艺术教育》、NewYo:k1956年出版,第237一238页。
[⑤] 见A.赫.维茨:《前景宽广的学校艺术课程》,New York1972年出版。
[⑥] 见A.扮维茨:《前景宽广的学校艺术课程》,New York 1972年出版.
[⑦] 同注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