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汉画像石的表现领域非常广阔,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等方面内容的宝贵资料。河南汉代画像石在艺术风格方面有以如下突出的个性特征:
(1)雕刻技法多样化。主要可分为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底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以及局部的高浮雕等。
(2)画面布局疏朗,主题鲜明突出。
(3)形象刻画不饰细部,注重整体效果。
(4)恰当的夸张和变形。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使南阳汉画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气势。
(5)画像线条流畅,动感强烈,如行云流水,又似轻歌曼舞,充盈着浪漫、洒脱的美学情趣。
汉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在河南画像石上面得到了全面体现。例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表明在人们的心目里,人和神的距离缩短了,人也可以飞升成神。连应龙、虎、飞鹤、白鹿这样的神物也成为人们升仙的交通工具了。这充分反映了河南汉画像石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是在为追求人生幸福而沤歌,充分肯定了现实,肯定了人的存在和人的力量。这应该是河南汉画像的美学思想所在,在具体形象、背景和意境上河南汉画像石则展示出力量、运动和速度构成了汉代艺术的气势和古拙的美学风貌。
西汉晚期画像石 在豫南发现的南阳赵寨砖瓦厂画像石,墓石门扉与石门柱上雕刻的楼阁、门阙图像,题材比较单一,技法属凹面阴线刻,雕造于西汉昭、宣时期。
位于河南唐河的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墓室结构呈周绕回廊的“回”字形,东接带南北两车库的甬道,全部用石材构筑,墓内雕刻着30余幅画像,有描绘社会现实生活的迎宾拜谒、驯虎骑象、乐舞杂技,有反映升仙思想的羽人、应龙、四首人面虎,还有护卫墓主安宁的蹶张、青龙、白虎、朱雀、铺首衔环等神怪。雕刻技法主要是减地浅浮雕,阴线刻者仅有一石。
河南唐河画像石四神局部
综观此墓画像石,具有布局疏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象质朴等特点,纪年明确,堪称新莽时期画像石墓的最佳遗例。
东汉前期画像石 河南南阳地区的东汉早期画像石,以南阳扬官寺和唐河针织厂发现的两座画像石墓为代表。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平而呈“回”字形,画像内容颇为丰富,有范睢受袍、晏子见齐景公、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还有伏羲女娲、虎吃女魃、四神、天象、击剑等画面。雕刻技法主要采用物象外留有粗犷凿纹的浅浮雕,布局简洁疏朗,物象鲜明醒目,具有古朴豪放、深沉雄大的风格特点。
河南南阳唐河针织厂墓画像石
东汉后期画像石 以襄城茨沟永建七年(公元132年)画像石墓、南阳东郊李相公庄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许阿瞿墓为代表,两者皆属砖石混合结构墓。前者有二龙穿壁、翼龙、翼虎、神熊、游鱼、蟾蜍等石刻画像,后者有孩童(墓主许阿瞿)观赏游戏乐舞、执笏门吏、铺首衔环等石刻画而,艺术风格趋向粗放简率。
河南南阳许阿瞿墓画像石百戏歌舞
河南汉画像石是中国汉画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艺术的本质是美,是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美的内容,使人们在美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受到某种教益。因此,认识河南汉画像石的形式美,是认识其美学价值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