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学习指导

1.学习美学的方法

①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学习美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审美活动感受、领会有关美学原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亲自在生活中从事各种艺术创作实践体会、理解美学规律。②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哲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我们研究美学、学习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方法,就能够从根本上确立我们研究美学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正确方法。在学习美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美学原理吸收了美学史上一切美学思想的精华,学习美学史可以使我们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和比较,加深对美学问题和理论的理解。④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注意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积累自己的经验。美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美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有许多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探讨。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研究身边的美学现象,解决实际的美学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出发,独立思考,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丰富美学理论。

  2.美学的产生

美学的产生经历一个这样的基本形成过程:美感意识→审美创造→美学思想→美学。人类在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具有了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活动,数千年前就已经产生了美学思想,美学是在人类美学思想逐步积累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在人类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审美思想积累基础上形成的。首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美感意识。之后,出现了人对美的创造,即作为人类审美意识集中表现的艺术。在人类长期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很早,但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是近代的事。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在前人美学思想基础上创立了美学学科。美学学科形成至今不过两百多年。

3.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他认为,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指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产生的美感。构成“感性认识的完善”(美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二是具有意象的明晰生动性,即形象生动而有个性。他还认为,美学以艺术中的美为主要研究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美学“对于各种艺术有如北斗星”。可见,他所认为的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美感和艺术美的规律。(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即美的研究对象只是艺术美。黑格尔的代表作是《美学》,作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形态。(3)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即研究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是什么样的。他们认为,美感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所谓美感经验就是人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美感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教材第六章将重点涉及这部分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观点。我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及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审美和美的创造。关于美的研究主要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有客观统一性等;美感研究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等;审美研究主要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以及在审美过程中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美的创造研究主要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如何在生活中提高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4.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我们的美学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只有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认识美的本质。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美学观和唯心主义美学观、旧唯物主义美学观进行比较和区别,才能明确我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同时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取代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它只是指导性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这种哲学不同于以往任何其他哲学思想鲜明特征在于,它是用辩证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的。它认为人类生活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两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及其内部事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其中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主观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人同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取得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再在一定认识指导下,为一定目的进行实践。当人们认识到客观规律,并根据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且达到预期目的时,人们就会产生“美”的感觉。凡是我们认为“美”的事物都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特性。人们在不断创造美的过程中,逐渐从认识上把产生美感的劳动产品的某些形式特征固定下来,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形式美”认识,以至于当人们接触到某些具有形式美的事物(如某些自然现象)时也会产生美感,认为它们是美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美学与人类学、生理学、语言学、建筑学、工艺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具有了更为密切联系,因为美学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美学的边缘性既为美学学科提供了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美学研究者提出了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要求。因此,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宏观指导作用,我们还需要很多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如心理分析法、实证法等,同时也需要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5.审美发生的传统学说

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还有几种较有影响的关于审美发生与审美发生的传统学说,即“摹仿说”、“生物本能说”、“游戏说”。“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审美源于吸引异性与人的本能,一切审美与艺术创造都源于人最重要的生物本能,即性本能。这种观点强调了审美发生中的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观点把人只作为一种动物或事物来看待,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物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因而显得片面和牵强。

6.巫术与图腾崇拜说

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以来,审美发生与审美发生的“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成为西方在审美发生与审美发生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巫术说认为,神话、歌舞等在内的原始人类文化现象都是巫术仪式或巫术习俗的组成部分,因而原始艺术最早是作为一种巫术手段,为保证原始人狩猎成功而举行的巫术仪式。巫术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他的《原始文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和他的名著《金枝》。图腾崇拜说认为,人类审美发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活动。所谓“图腾”(totem),就是被远古人类看作是一个氏族的标志或象征的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图腾崇拜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早期一种混沌未分的文化形态。图腾崇拜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和他的《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理论》等。我们认为,人类审美与审美发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和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的。但审美与审美发生于巫术和图腾崇拜的理论又不十分正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原始文化的图腾歌舞、巫术礼仪曾经延续了一个非常长的历史时期,这些原始艺术虽然具有很强的巫术动机或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早期认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把握自身,更无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术,使得巫术与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关于审美发生尽管有上述种种说法,但最终还是应当归结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7.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审美与审美发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的民族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审美发生于劳动的理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和他的《没有地址的信》。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与文艺理论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至今仍有较大影响。我们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也为审美的发生与审美发生提供了前提;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各种感觉器官与感觉能力也不断发达,人开始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完成了一个异常漫长的自然身心的“人化”过程,形成了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包括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虽然物质生产劳动是审美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审美发生却不能简单地完全归结为劳动。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曾经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等中介,并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最后才诞生了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艺术。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是审美发生与审美发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审美发生与审美发生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很可能是多因的,而并非单因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特定精神文化现象,我们应当从多个方面,从更加广泛深入的层面去考察和探究它的根源。

8.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与美的诞生

审美发生其实也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得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有了主体和客体之分。伴随着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自然界)之间,才逐渐形成了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等在内的各种现实关系,审美关系也是主客体价值关系中的一种。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审美意识;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对象,也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自然转变成的“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对象化”,则是指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体现出来。因此说,审美客体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总而言之,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创造了人的对象世界,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为审美客体;另一方面,实践又创造了对象的主体,主体的五官感觉也相应地被“人化”而产生审美感受。与此同时,也是实践使得主客体之间发生了关系,并进而形成了审美关系。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在审美关系中,体现在客体便是审美价值的产生,体现在主体便是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形成。显然,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不仅是客体的自然属性;审美价值不是主观的产物,但它又并不是与主体无关。审美价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的统一。因此,我们说,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客观世界的美,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

9.我们如何探究人类最早是怎么产生美的意识并开始追求美的?

美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活动的起源,我们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了解的。第一种途径是考古学,即通过对出土的史前文物,尤其是史前艺术品进行考察和研究;第二种是途径是对残存的原始部落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种途径是对儿童艺术心理学进行研究。第一种方法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后两种途径的由于只能提供推测因而可信度较差。考古学的发现确实为我们了解美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对我们正确认识美的本质,理解人为什么追求美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通过分析出土的不同人类原始历史时期的器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美通过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等)来体现,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体现,是人们靠聪明才智进行劳动创造的标志。在美的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的智慧、力量,显示了人的灵巧,能够唤起人们的喜悦之情,因而使人对具有这种感性形式的事物产生美感。(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基础产生的。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够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类制造工具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中的实用需要,工具造型的历史演变是实用要求推动的。人类最先追求的是劳动产品的实用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才在产品的实用价值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审美价值。人类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趋于不明显,在实用的基础上,才逐渐出现产品的装饰,并分化出主要为满足审美需要的装饰物,各种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才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3)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实践的主体就是指进行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是指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在历史发展中,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物在变,人也在变,人与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象世界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也是人类进一步实践、发展的基础,对象世界的丰富性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与粗糙石器相适用,人的感觉也是粗糙的感觉;在编织劳动中,人们掌握了一些图案的组织方法;在彩陶及以后的玉器制作中,人们对色彩的美感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实践的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了客体就无从说明主体思维、感觉的发展,离开了主体也无法说明客体世界的变化。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人类又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凭借着提高了的审美能力,人类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事物。从创造美的事物到提高审美能力、再到新的美的创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个循环都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从而使美、美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自由创造起着决定作用。

10.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人改造自然,使大自然逐渐成为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化”了的自然;另一方面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经过数百万年的生产劳动,人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直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成为能够为人服务的、使人感到可亲的过程中不断扩展的。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11.自然美的特征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现,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一,构成自然美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事物本身的质料、色彩、形状等自然特征。没有这些自然属性,也就没有自然美。  第二,自然美偏重于形式。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 第三,自然美具有联想性。自然物之所以给人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越丰富,越奇妙,这种美感就越浓烈。 第四,自然美具有变易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化不居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角度也是可以变化的,这就产生了自然美的变易性。

12.自然美的种类

自然美的现象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一类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

13.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14.社会美的主要特征

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中的感性显现。社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 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主要有以下特征: (1)社会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事物中的直接体现。社会美和人类实践有着明显的直接联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产生的。 (2)社会美突出体现为美与善的统一,它与一定的社会功利性密切相关,社会美内容重于形式。(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稳定性。认识社会美,主要不是通过对某一社会事物的联想去把握它的社会意义,而是去通过社会事物本身去感受其固有的社会意义。而且,社会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是明确的、稳定的,不像自然美的事物一样,具有朦胧不定的社会意义。(4)社会美同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等相联系,政治立场、伦理和道德观念的不同,影响对社会事物的审美判断。

15.社会美的主要类型

概括起来讲,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美。物质环境包括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会风尚。

16.社会美的审美意义

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 第二,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第三,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美向人们揭示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揭示人生的丰富意义,从而激发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促使人们去想象、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7.怎样结合理论学习提高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1)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不断追求美,创造美;才善于捕捉自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大自然的美。 (2)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18.关于自然美的形态与自然美的类型

自然美的形态包括两种: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另一种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凝聚着人的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直接现实,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是直接的,明显的。因此,我们较容易理解这种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的社会实践。

19.自然美的主要类型

指不同自然特征给人的不同美感。 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壮美。也可以称为雄伟美。构成壮美的基本条件是景色壮丽、体积巨大且气势磅礴。(2)奇美。构成奇美的基本特征是变化多端,离奇曲折,令人感到惊异,玩味无穷。(3)秀美。构成秀美的的基本条件是景色清新、柔和、恬淡、秀丽。 (4)幽美。构成幽美的基本自然特征是丛山深谷,古木浓荫,寂静幽深。幽美的景观一般视域狭窄,光亮微弱,景深而有层次,空气清新,气氛凝重。(5)旷美。构成旷美基本自然条件是视域开阔,美景无边。( 6)险峻美。构成险峻美的一般自然特征是危崖峭壁耸立,只有险道比邻绝壑深渊。

20.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区别

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四个特点相区别的。(1)社会美具有直接的实践性。一切美都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但联系的方式有不同。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没有具体的实践活动,社会美就无从产生和体现。而自然美以自然事物的形式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的,与人类生活实践的联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2)社会美是美与善的统一,重在内容,与社会功利性密切相关。人们认为合功利性就是善,合功利性就是指合乎人类实践的目的和想达到的要求,对人有利、有益、有用。社会美不同于善,但与善有着密切的联系。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集中表现为人的利益需要;社会美以善为前提,但功利的直接性已消融在感性的形式中,是对人在社会实践表现的对人类有益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形象体现。因此,社会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重在内容。自然美虽然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美的内容与善的联系是间接的,有时与自然事物的功利性是不一致的。(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稳定性;而自然美具有变化不居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角度也是可以变化的,从而使得自然美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具有朦胧不定性。而人们认识社会美,主要不是通过对某一社会事物的联想去把握它的社会意义,而是去通过社会事物本身去感受其固有的社会意义,社会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是明确的、稳定的。

21.关于技术美学

什么是技术美?技术美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指通过工业技术在劳动产品中体现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技术美学是以美学原理为指导,研究技术领域的美和美感规律的应用性学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和统一,是美学的一个实用性分支学科。

22.技术美学的研究对象

技术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全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着重研究产品的全面质量问题。(2)从产品的设计入手,着重研究产品的艺术美问题。 (3)从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出发,研究如何使生产工具、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劳动对象与劳动者实现优化结合的问题。

23.关于环境美

环境美是指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休息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宏观环境美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的美,具体环境美是指人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的美。环境美体现个人、家庭、工作集体、和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程度,体现人们的精神面貌。环境美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环境美的内涵是指环境有益于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休息的优美、舒适、清新等特征,指环境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特质。环境美的一般要求是“卫生、整洁、绿化”。卫生,就是指个人、家庭、单位、学校、工作场地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整洁,是指物料用品摆放规整有序,不杂乱无章,不随便堆放;街道、建筑规划合理,整洁美观。绿化是指在生活环境内有计划地种植花草树木,消灭白地,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24.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一方面,艺术美离不开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另一方面,艺术美高于现实美。艺术美是源于现实美、高于现实美的美的典型形态。

25.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物化为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现为: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所谓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美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正是艺术创作的这种能动性,使得每一件艺术作品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烙印。艺术创作更具有独创性的特点,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另一方面。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特点。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尤其是艺术鉴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同,使得审美感受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也打上了欣赏主体的烙印。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经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艺术美的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26.绘画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

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1)追求视觉形式。绘画是一种具有直观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在绘画中,一切精神性的内涵都是需要通过变幻的形式来表现。 (2)具有瞬间延展性。绘画艺术的语言是线条、色彩和形体块面,由它们构成的画面是凝固的静物形态。绘画以这种瞬间的凝固不动的的形象来表现丰富的内涵。绘画表现动作时必须“寓动于静”,也就是选取动作发展的某一瞬间, 而最佳的一瞬间应当是最能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能使人想象出更多的东西来的一瞬间。(3)具有形神兼备性。绘画艺术总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丰富的精神内涵。

27.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操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1)丰富的情感性。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待征。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通过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2)意义的象征性。象征性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审美特性。 (3)形象的模糊性。音乐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欣赏者充分调动审美感受力,用全部身心去体验、想象和联想,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

28.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1)追求以实用性为基础的空间美。 (2)以空间组合、形体、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 第三以直观的建筑形象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29.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电视属于大众媒介,它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影视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是:第一,画面运动性。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第二,时空自由性。 第三,心理真实性。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

30.关于艺术美及其特点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1、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2、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所以,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

31.艺术美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实美是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艺术美是现实美的能动反映,是经过艺术家创造性劳动产生的美,凝结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第二,现实美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有时甚至是转瞬即逝的;而艺术美被创造出来之后,就固定不变了,可以长久地供人们欣赏。第三,现实美分散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与客观现实的其他属性混杂在一起;而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集中提炼、加工、集中和概括,比现实美更精粹、更鲜明、更生动,具有典型性。

32.为什么说生活是艺术家创造艺术美的基础呢?

这是因为:  (1)生活是艺术家想象的土壤,而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艺术美的创造离不开艺术家的想象,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过程;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必须依靠表象来进行;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复现出的事物的形象,作为艺术家在艺术创造的想象基础的表象,就是艺术家在生活中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艺术家积累的感性材料越丰富,想象就越自由。因此,艺术家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不断增加生活积累,才能保持艺术创作的活力。 (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美的艺术形象中都浸透了艺术家的激情。情感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它是客观实践的产物,艺术家脱离实践就无法培养对生活的感情。( 3)生活推动了艺术家创造技巧的发展。艺术技巧不仅为表现生活思想情感服务,而且是在表现生活与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但代替不了艺术美。因为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家的自由创造,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艺术美的决定因素。人们之所以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美感,从本质上说,是因为艺术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创造才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1)艺术美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典型的艺术形象的美。  (2)典型的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从这两对关系中,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决定作用。

33.艺术创造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艺术美的产生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即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艺术技巧,客观因素即客观现实(包括自然事物与社会生活现实)。艺术美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一,体现艺术美的作品既有客观现实的影子,是艺术家对现实事物的集中概括和提炼,同时有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认识、情感和理想追求,从而使艺术形象具有了不同于一般事物的鲜明个性特征。从艺术创造中的主客观关系来看,客观因素是基础,主观因素是主导,起决定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决定了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取舍。(2)艺术家能够通过审美理想赋予艺术美新的质。(3)艺术家的主观因素还可以通过反映现实丑创造艺术美。(4)艺术家的主观因素还赋予艺术形象以感染力 。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在艺术美的创造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产生艺术美的决定因素在于艺术家的主观创造。

34.艺术创造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价值在于表现内容。 (3)形式的审美价值及其对表现内容具有能动作用。

35.艺术创造过程

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由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美,到按照审美理想进行构思,再将审美情感化为艺术观察、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过程。首先是艺术观察。这是艺术创造过程的准备阶段,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和开端。艺术观察是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孕育感情的审美过程。艺术观察中的审美感受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感受相比,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目的性。。二是专注性。三是深刻性。其次是艺术构思。这是对审美感受阶段所获得的素材、情感体验,进行筛选、比较、裁剪、组和,即加工整理、提炼、凝聚,在头脑中形成审美意象的思维过程。它是转向艺术创造的核心阶段。艺术构思的心理活动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始终伴有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理性辨析、理性渗透的指导下,进行有血有肉的想象和联想。二是始终伴有情感思维。 第三是艺术表现。这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艺术技巧、艺术经验,把艺术构思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是审美想象转化为精神产品的阶段。艺术表现的结果就是产生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形象。

36.优美本质特征

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37.崇高的概念、特点及本质特征

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在审美类型中,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客体企图以巨大的气势和力量压倒主体,主体在严峻冲突中更加激发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之抗争,最终战胜与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比在优美事物中更加充分的显现。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

38.在审美实践中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第一、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而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  第二,时间上的慢与疾。缓慢与疾速,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第三,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第四,力量上的弱与强。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了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

39.悲剧性的概念及悲剧性的本质特征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里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要求,它代表着正义的、进步的、新生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合理要求,但是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和新旧力量对比的悬殊,在矛盾冲突中导致悲剧性结局。这就是说,悲剧性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冲突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性与崇高是一致的。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处于尖锐对立与冲突时,客体以外在巨大形式暂时压倒了主体,主体则在严峻冲突中最终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显现。悲剧性的本质比崇高更加深刻,悲剧性的主客体冲突更加尖锐和更加激烈,具有合理性的社会力量在悲剧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们正是从这种毁灭中更深刻地认识到它们的价值,使人们在悲哀与痛苦的同时,努力去奋斗、去抗争。正因为如此,悲剧的意义,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是与崇高相通的。悲剧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

40.喜剧性的概念及喜剧性的本质特征

喜剧性,是同悲剧性相对应的。“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也就是说,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性是一种突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

41.喜剧性的本质特征

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生活的喜剧把本质隐藏在假象中,喜剧艺术则是透过假象揭露本质,通过撕开假象,让无价值的内容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喜剧性艺术具有“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第二,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42.崇高的根源

崇高的根源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崇高是通过人 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重大而艰巨的实践体现出来的,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中的伟大斗争。自然界的崇高根源于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自然对象的巨大体积和力量及粗犷不羁的形式不是产生崇高的根源,但对形成崇高的对象起积极作用。

43.崇高的审美作用

(1)激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大力创造和宣传崇高美,经常用崇高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熏陶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能够激发民族精神,有利于唤起人们的创造热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2)鼓舞人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对崇高美的欣赏,能够使欣赏者从崇高对象中获得力量,振奋精神,开阔胸怀,增强勇气,有助于人们克服消沉、低落情绪。此外,崇高不仅激发人的力量,而且有助于人们净化精神世界,使人感觉到高临在平庸与渺小之上,促使人与卑鄙、丑恶事物作斗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从而创造充实、美好、愉快的人生。

44.关于悲剧的类型

悲剧艺术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1)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这种类型的悲剧人物具有的特点是:第一,自觉地捍卫真理,为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第二,牺牲的英雄与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联系;第三,在巨大的苦难中显示出他们的崇高品质,他们的牺牲成为新世界代替旧世界的信号。这种悲剧的特点不是悲惨,而是悲壮;不是怜悯,而是自豪;不是恐惧,而是无畏。 (2)善良的普通人民的不幸和苦难。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的必然要求表现人们对生活劳动的正当要求,但是在强大旧制度的压迫下,广大劳动人民遭到不幸、苦难和死亡,产生悲剧。鲁迅称这种悲剧为“几乎无事的悲剧”,象“无声的语言一样”。(3)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这主要是由于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曾经是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力量,社会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转化为旧的力量,而与社会历史进程相矛盾,但是,它又还没有完全丧失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它的代表人物的失败或毁灭,也有一定的悲剧性。它之所以还有一定的悲剧性,在于代表毁灭的悲剧人物为争取自己的合理性而斗争。此外,旧事物的悲剧也可能产生在旧世界内部的矛盾冲突中。当不处于统治地位的旧力量起来反对统治阶级,反对占统治地位的现存制度,他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是,他们的斗争在客观上有利于推翻旧制度,推动历史向求发展,因此,这些不占统治地位的旧势力在斗争中遭到的不幸、苦难和死亡仍带有一定的悲剧性。

45.关于悲剧的客观审美效果和积极审美意义

悲剧的客观效果也就是欣赏悲剧的美感特点。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悲剧反映了先进的社会力量在严酷的实践斗争中的苦难和死亡,美暂时被丑所压倒,因此,悲剧使人产生一种痛苦之感,是痛苦之中的愉快,使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中的崇高感。( 2)人们在欣赏悲剧时不仅仅是流泪,同时由于美在受到摧残时,显示出光辉的品质,又使人在道德感情上受到“陶冶”。在美感的各种形态中,悲剧所引起的美感最接近道德的判断和实践的意志。(3)在悲剧的美感中显示着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的理性力量,伦理特点非常突出。悲剧必然使人产生痛苦,但革命的悲剧使人从痛苦中产生力量,使人从先进人物的痛苦和毁灭中认识到真理,它能唤醒人们,鼓舞战斗,从而使我们受到教育。由悲剧的客观效果可以看出,悲剧对人生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认识生活道路上充满了矛盾、曲折和艰苦的斗争,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坚持需要付出代价,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2)激发人们学习英雄人物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极大的精神力量。( 3)激起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憎恨,增强美丑的识别能力。悲剧使人们自觉地向进步人物学习,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在实际生活中追求美好、崇高的人生境界。

46.喜剧性、喜剧艺术和喜剧艺术的多样性

美学中的所讲的喜剧包括“生活中的喜剧”和“艺术中的喜剧”。艺术中的喜剧是生活喜剧的艺术表现,是艺术家提炼、概括生活喜剧,用艺术形式再现和表现生活喜剧的结果。从根本上说,生活喜剧与艺术喜剧的根源是一致的,因为社会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集中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充满各种进步与落后力量(包括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矛盾,当进步与落后的事物本质与其现实表现形式之间出现矛盾、乖讹、倒错现象时,就产生了令人发笑的喜剧。虽然生活喜剧与艺术喜剧的本质和根源是相同的,但社会喜剧与艺术喜剧的区别还是明显的。生活喜剧是在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生活喜剧是现实本质显现为乖讹、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艺术喜剧是艺术家有意识地创造符合生活本来面目的诙谐幽默形式,去表现生活的本质。喜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寓庄于谐”,即用诙谐幽默的形式表现真实的社会生活本质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喜剧的形式是诙谐可笑的,但喜剧的内容是严肃深刻的,艺术家在喜剧作品中体现的创作态度也是严肃认真的。构成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主要方法是夸张、倒错、巧合等。喜剧艺术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喜剧的表现形式方面,如讽刺、幽默等等。当然,喜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喜剧艺术的多样性,都是有生活喜剧的本质特征和多样性决定的,都是由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及其表现的多样性决定的。

47.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喜剧的根源

马克思分析喜剧形成的原因时指出:“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这是从两种社会力量在斗争中的关系来说明喜剧的根源。喜剧性体现了生活中美丑斗争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崇高和悲剧中,丑展现为一种严重的敌对力量,对美进行摧残和压迫;喜剧正好相反,美以压倒一切的优势撕毁着丑,对丑的渺小本质进行揭露和嘲笑。被嘲笑的对象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可笑的,正如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是反动和愚蠢一样,喜剧中的笑声是来自先进社会力量的胜利。在喜剧中对腐朽事物的否定和对先进事物的肯定是统一的。先进社会力量向过去告别,这意味着旧事物被否定和新事物在斗争中的成长发展。因此,这种诀别对于先进社会力量来说是愉快的。上述马克思关于喜剧的论述主要是结合当时德国政治斗争的情况而提出的。虽然不是直接对喜剧的本质下定义,但是对于我们研究喜剧理论(如喜剧的本质、特征、喜剧形成的条件等),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必须肯定。同时,我们又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些具体结论,因为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喜剧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展,我们需要结合实际作进一步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喜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笑声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讽刺的笑,幽默的笑,还有赞美的笑。人类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并不限于把反动没落阶级送进坟墓这一情况,还包括在人民内部自身所受的旧的影响,当然后者和前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此外,喜剧的内容还可以包括对新的事物和正面人物的歌颂。人类既可以愉快地向自己的过去诀别,也可以愉快地迎接自己的未来。在现实生活中,以上这几种情况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论是那一种情况在特定条件下(如由于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而产生的倒错,乖讹、背理、异常等)都可以成为喜剧的内容。但是,马克思关于喜剧的美学理论时我们认识到,离开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便无法说明喜剧的本质。生活中的喜剧性现象常常和笑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并不是生活中任何可笑的现象都具有喜剧性。只有当可笑的现象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体现了先进美好的事物与落后丑恶事物的冲突,在倒错、自相矛盾、背理等形式中表现本质的时候才具有喜剧性。讽刺性喜剧和歌颂性喜剧都是如此。

48.如何理解喜剧中的“寓庄于谐”

喜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艺术家创作喜剧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谐”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喜剧要引发欣赏者的笑声,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启迪、教育和精神享受。总之,寓庄于谐就是指用诙谐可笑的形式表现生活的深刻本质。在喜剧中,“庄”与“谐”辩证统一于一体。没有反映生活深刻本质的内容和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也不能成为具有独特审美效果的真正喜剧。

49.为什么说喜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寓庄于谐

首先,一切艺术的源泉都是生活,喜剧艺术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喜剧,艺术中的喜剧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喜剧进行提炼、集中和能动反映的结果。 第二,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是:在倒措、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生活的本质。生活喜剧中的丑角都是用一种假象把自己的丑的本质掩盖起来,产生自相矛盾的、乖讹的可笑形式。生活中的这种喜剧本质和特点反映在喜剧艺术中就是“寓庄于谐”,即用诙谐可笑的形式表现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家必须按照生活喜剧本来的特点进行再现和表现,才能产生喜剧效果,产生优秀的喜剧作品。当然,艺术家在创造喜剧作品过程中,还需要采用特定的创作方法,使生活中的喜剧因素更突出,更集中,从而产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喜剧作品,取得更强的喜剧效果。

50.喜剧艺术中“寓庄于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 所谓“倒错”,就是“言非若是,言是若非”,形式上所表达的外在意义与形式表现的内在真实内容是相矛盾的。但喜剧艺术中的这种倒错一定要有特定的条件,使假象并不掩盖本质,而是揭露本质,是讽刺的对象处在“欲盖弥彰”的情况下。 倒错的艺术形式也是由生活中的喜剧本身的倒错形式决定的。 第二,以夸张增强喜剧效果 。夸张以致变形常常能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喜剧中的夸张是指把喜剧的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特征予以适度夸张,使得喜剧形式能够更加鲜明、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真实,更能突出表达喜剧作品的内在思想,更能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喜剧艺术的夸张使得艺术中的喜剧不完全等同与生活中的喜剧,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理解和创造。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能够增强寓庄于谐的喜剧效果的方法还有巧合、重复等。

51.如何理解喜剧中的讽刺与幽默?

具体而言,喜剧中讽刺与幽默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讽刺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幽默既可以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也可以反映肯定现象。(2)讽刺比幽默更辛辣、严厉,幽默比讽刺更轻松、温和。(3)讽刺产生的效果是尖刻、嘲讽的笑,幽默产生的效果是会心的微笑、同情的苦笑或戏弄的讥笑。(4)讽刺多用于揭露、批判和严厉的批评,幽默多用于歌颂、愉快的取笑和较轻的批评。讽刺与幽默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二者常在喜剧艺术中结合使用。(2)二者都有寓庄于谐的特点。(3)二者能够起到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效果。

52.喜剧艺术的审美作用

喜剧艺术使人们在笑声中满足了审美需求,提高了思想觉悟。“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喜剧引发的笑声,能够成分展现人们的优越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喜剧中的讽刺作为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伪善,揭露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习惯势力及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增强人们与丑恶现象和错误现象做斗争的力量和志气。

53.移情说与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

移情说对于移情作用做了细致研究,特别是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了人在观赏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心理错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移情说又是一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它把这种美感中的移情现象从认识论范围扩大到本体论范围,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无所谓美丑,一切都只是人的主观移情的结果,他们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是移情作用的基础,反而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过是“我”的移情的结果,这就成为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了。

54.距离说与审美心理

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布洛的“距离说”是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系与黑格尔关于审美要保持自由欣赏态度发展而来,其核心是强调了审美活动必须摒弃实用功利目的,用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来讲,就是“虚静”。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距离”必须适中,距离过远或距离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所谓距离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所谓“距离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距离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布洛的“距离说”指出了审美心理的一些重要规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而且至今仍有较大影响。但是,布洛的“距离说”完全否定审美主客体是在人类漫长实践活动中才最终形成的这一历史进程,过分夸大了心理距离在美感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免以偏概全,把复杂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尤其是布洛将美与美感混淆起来,把美单纯归结为主观心理的产物,使他最终落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

55.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1856-1936年)于1895年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不但在现当代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现代西方人文科学和其他学科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意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核心,也是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最大的贡献,这一贡献为心理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揭示了人的意识深处潜藏的无意识,打开了对人类自身研究的新思路。同时,这一发现不仅对世界各国的文学、戏剧、电影、绘画等各种艺术门类提供了创作的主题和题材,而且为西方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文艺创作心理的研究和审美欣赏心理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活动作为人的性欲的升华与转移,从根本上说是在无意识领域中被压抑的本能获得了释放。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与白日梦幻者和精神病患者有某些相似之处,因为他们都是一些幻想过于丰富、过于强烈的人。艺术实质上与白日梦一样,同样是人们的精神避难所,在这里可以使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在想象的王国中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从审美心理研究来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开拓了一种心理学文艺学的研究方法,从创作主体、鉴赏主体的心理结构心理需要来进行研究,拓宽了文艺研究的空间。其次,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和研究,对审美心理的深层研究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弊病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弗洛伊德只讲人的生物性,不讲人的社会性;只讲人的无意识,不讲人的意识;只讲人的生物本能,不讲人的社会存在,特别是将人的性本能作为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十分荒谬的。

56.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对于审美心理的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以启示: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审美活动在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人的“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阶段,看作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一环,看作能使人获得巨大精神享受的“高峰体验”。审美实质上就是对自我本质和价值的观照。人的潜能的发挥离不开审美活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和艺术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当今消费社会与商品社会时代,在物欲横流、精神贬值、商品拜物教泛滥的情况下,强调人的价值,强调精神的魅力,强调人的高级需要和精神需要,强调审美与艺术在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西方近现代为数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第一个响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创造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的文学艺术必须真正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研究读者、观众、听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真正做到尊重观众、以人为本。 第四,我们的文学艺术应当以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作为最高价值,而决不能以商业利益最为终极目标。这就需要作家艺术家具有文化品味、艺术创新和美学追求。

57.审美心理结构主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审美心理主要指审美心理结构,即审美心理机能、审美心理形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多种心理要素交融组合而构成的一个网络结构。其中,每一心理要素都有不可取代的功能,却又彼此依赖、相互渗透。 审美感知是审美经验的基础、依托和归宿。审美想象是审美经验的载体、纽带。没有想象而局限于感知,审美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想象如果不以感知为依托,又没有理解的参与,情感的推动,那么它就成为空洞的幻想。审美情感是审美经验的动力、中介和价值效应。没有情感的推动、渗透,单纯的感知、想象、理解决不能形成任何审美经验,也不会引起审美愉快享受,所以,审美情感是审美经验的核心和本质。 审美理解是审美经验的规范性、制导性、认识性因素,没有理解而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等感性因素,那么审美经验将失去它的深沉意味以及可领悟性质。同时,审美理解没有感知为依托,没有想象的牵引,情感的发动,那么它将失去感性活动而成为一般纯概念的思维。当然,如果没有对象形式感知的激发,没有想象、理解的编织和调节,审美情感就将成为一般情欲的追求和发泄。概括地讲,在审美活动中,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它包含着审美注意与审美期望,其次是审美知觉的感性愉快,以及随之而来的审美认识,包括联想、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最后,通过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达到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58.感觉和知觉

审美感知包括审美感觉和知觉。 (1)感觉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得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气味,感到自己的饥饿或运动状态等。物体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感官作用于人脑引起的心理现象就是感觉。(2)感觉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从而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们要正常地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 最后,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

59.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一般包含着互相联系的几个问题:外界刺激的各种能(物理的、化学的能)怎样转化为神经的冲动,即神经系统的电位变化;神经系统的电信号在向大脑传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大脑怎样理解输入的电信号的意义。这些问题都是普通心理学中重要的专业研究课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我们在这里只就感觉的生理机制做些一般性的介绍。

60.感觉的作用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形式。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感觉可以反映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如颜色、线条、声音、气味等。感觉是依赖于客观物质作用于人的大脑、依赖于感官的正常机能产生的,因此,五官的感觉构成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审美对象都具有可感的形式,这些可感的美学形象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才能开始人的审美活动,所有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同时,美感活动始终不能离开感觉活动,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机能如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都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这些较高级的心理因素在审美活动中更是始终离不开感觉。

61.知觉在审美中的作用和特点

审美知觉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审美知觉的整体性及其作用 第二,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及其作用 第三,审美知觉的情绪和感情色彩及其作用 第四,审美知觉统觉特点及其作用

62.关于想象

(1)想象的特征。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特征主要体现以下3个方面:第一,想象的基础是人的独特心理功能与社会生活积累。 第二,想象的本质特征在于改造表象并创造新形象,在于创造性。第三,想象是一种认识,不同于联想。(2)想象的种类及其联系与区别。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再造性想象就是根据语言描述、图象、音响的示意等再造出相应形象的过程;而创造性想象则是不依据形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新想象的过程。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性想象都必须以表象为材料,都是对原有表象重新进行加工改造,重新进行组合的结果。再造想象中包含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也必须有再造性想象。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再造性想象是以别人提供的间接表象作为“再造条件”的,作为再造性想象结果的新形象是在此基础上大脑调动个人的生活积累和情感创造出来的。而创造性想象是没有想象限制的,作为创造性想象结果的新形象是直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独立创造出来的。b.创造性想象比再造性想象的创造性程度要高。(3)想象在形成美感过程中的作用。在美的创造和审美欣赏中都离不开想象。首先,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一方面,人类总是不断想象更美好的生活理想,才不断创造新的、更美的生活形象;另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创造都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的结果。艺术创作中以创造性想象为主,再造性想象只是在参与创造性想象过程中起作用。 其次,对各种美的欣赏都需要欣赏者的想象。审美欣赏中以再造性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想象。比如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再造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形成新形象。

63.关于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1)情感的产生。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是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情感,它对情感的决定作用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感,  对刺激情境的认知决定情感的性质。人们在认识外界的各种对象和现象时,会对刺激境作出种种判断和评价,确定什么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什么事物不符合主体的需要。这种判断和评估是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已有经验)为基础的。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统一情境的判断和评估不同,因而引起的情感也不同。(2)情感的种类。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估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主观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根据一定的生命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审美情感的特点.。审美情感的特点包括:a.在审美情感中,人的理智(认识)、意志(需要)和情感处于和谐统一之中。由于这种和谐统一,在审美中才会感到无私与自由的愉快。b.审美情感以日常生活情感为基础,但审美情感中蕴含着理性认识,比日常生活情感含有更丰富的、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因此,它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C.审美情感不同于认识情感和意志情感,它始终不脱离具体、完整的生动形象,直接对形象产生情感,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样性;而不象认识情感、意志情感那样具有社会普遍性。(4)情感在美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在美的创造过程中,情感是人们创作的动力。人们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感,是人们对生活形象、现实事物产生美感的基础;在生活中孕育的艺术家的情感,是艺术家产生创作愿望的基础;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情感,只有浸透了创造者丰富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其次,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美感的形成也离不开情感。在欣赏自然美时,往往由于触觉生情产生美感;在欣赏社会美时,往往由于社会事物对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或包含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现实事物产生的美好的情感而产生美感;在欣赏艺术美时,往往由于艺术作品中包含的艺术家的丰富情感与欣赏者产生强烈共鸣而产生美感。

64.关于理解

理解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心理过程。(1)审美理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按照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可将理解分为对事物外部联系的理解和对事物内部联系的理解。这两种理解形式在美感活动中都不是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形式进行的,而是与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审美心理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审美理解具有生动的形象性。美感中的理解因素,既有不脱离具体生动形象的体验,又在审美感受中包含着领悟、比较、推敲等理性思维活动。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认识是以感性活动的形式完成的。因此美感中的理解往往不是象语言表达的理想认识那样确定、富有逻辑性,而常常具有“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特点。 第三,审美理解具有直接领悟性。即在审美理解中,是直接通过对感性形象的接触和感知顿悟到事物的本质和意义。(2)理解在美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尽管在审美心理过程中没有一个独立的理解阶段,但是,理解在审美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广泛渗透于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活动中。首先,知觉必须依赖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而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中就包含着理解因素,它必然渗透到当前的感知活动中。没有理解的参与,感知的整体性、选择性和情感性就不可能是积极的。其次,在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中,理解具有明显的作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联想都是建立在对事物普遍联系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没有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任何形式的联想都不可能形成。同时,在想象中,具有更深刻的理想内容,没有对事物间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就不可能在改造旧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新颖的、独特的形象来。第三,情感和理解是互为动力的,理解越深刻,审美情感越丰厚;审美情感越丰富、深厚,则理解越深刻。总之,审美心理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最终审美理解规范、指导美感的内容和发展方向。(3)理解在审美美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四点:第一,自觉理解到自己是在欣赏美,理解到自己处于非实用的审美状态,自觉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不必对所见所闻作出实际行动的反映。这一点是形成审美美感的前提。 第二,理解因素使人们得以把握艺术作品内容,以产生美感。即理解使我们在了解审美对象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题材典故背景等基础上,得以欣赏审美对象,获得美感。 第三,理解使我们得以从艺术作品形式中产生美感。当我们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形式而不理解它的内容时,是不能产生美感的。 第四,理解使我们领会到审美对象蕴含的意义,以形成美感。

65.审美心理特点

概括起来讲,其特点还体现在直觉性、个体性、情感性、自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 直觉性。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似乎未经判断而直接把握事物性质特征的思维活动,这使得审美活动具有高度的审美穿透力和敏锐性。 个体性。人的生命形式的个体性、生存活动方式的个体性以及审美的自由性,决定人的审美主要以个体的方式而展开,因而有着鲜明的个体心理特色。 情感性。情感不仅是审美需要得以发生的机制,而且是审美展开得以持续的动力,还是审美弥漫强化和升华审美心理的催化剂,因而情感不仅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也是审美活动的动力性因素。 自养性。审美心理主要是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心理,是在不带强制性的审美过程中实现的,是自育自养的结果。因此,审美心理有着特殊的自育自养的功能。 创造性。审美心理不是普通的心理,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理,它在感知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情感的同时,会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通过联想、想象、幻想以及诸如通感、错觉等形式,进行创造或再创造活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传情达意的审美对象。

66.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并且在后工业社会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以文化工业的方式出现,遵循市场规律成批生产或复制出文化产品,并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传播,将为数众多的大众作为消费对象。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等,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娱乐等诸多领域,甚至已经成为现当代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传播媒介走向大众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社会更趋民主化的历史进程,对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乃至文化教育方式、审美娱乐方式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完全可以讲,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物质前提,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大众文化。

67.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

“消解”与“复制” 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具有与过去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消解”和“复制”这两大特征。 “消解”是指后现代主义文化更多地致力于解构,崇尚解构主义,力图打破整体性,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不确定性来“消解”整体性。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消解”体现在许多方面,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消解”深度。其二,“消解”主体。其三,“消解”艺术。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复制”。

68.文化产业的种类

文化产业包括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化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如书籍、报刊、影视、音像、绘画、雕塑等文化产品;第二大类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等演出业,以及娱乐业、游戏业、策划业、经纪业等等;第三大类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景观设计等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广义的文化产业还应当包括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等。

69.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甚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三大趋势包括:文化产业的高度集中化、国际化、跨媒体经营,这三大趋势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追求受众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我国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更加突出。“发展文化产业,应当以扩大社会效益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支柱,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为前提,以回应文化市场需求为轴心,合理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产品品种结构,科学地进行文化生产。

70.美育的性质

美育的主要性质是情感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致力于完善人的基本素质,实现人类自身美化,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71.美育的特点

美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显著特点。美育是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让受教育者通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蕴。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首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 第二,娱乐性。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强调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第三,自由性。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一般来讲,智育、德育等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要采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智育、德育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多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形式。而美育的特点,恰恰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 第四,普遍性。美的普遍性,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就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尤其是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美和美育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或校园中进行,而是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完全可以说,美育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服饰打扮、家居装饰等等,都离不开审美和美育。审美教育在现当代社会的生活化趋势,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美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教育或人生教育。

72.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提高和培养人对现实与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的人的生活情趣为主要目的的一面教育科学。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上看,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客观世界有真、善、美三方面,主观世界有知、意、情三方面,教育要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提出了德育、智育、美育。智育主要是求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德育主要是培养品德,驱善避恶;美育主要是培养人们的正确审美观,提高人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德育、智育、美育三者虽各有特点,但又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中包含了美育,因为在德育中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实际上涉及人的精神美、心灵美。智育中也渗透着美育。如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对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崇高品德产生敬仰之情,体现了智育与美育的联系;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往往也伴随着对美的鉴赏。正如蔡元培曾说过的:“生物学固然可以知动植物构造的同异、生理作用,但因此得见种种植物花叶的美、动物毛羽与体段的美。同样,在美育中也包含了德育和智育。在美育中还包含智育。美育中所培养的敏锐感知能力和丰富的形象也有助于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与创造。以美引真,爱美、爱生活、爱创造,会引导人们去研究科学真理,促进科学发展。美育和德育、智育在教育事业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美育是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但美育不能代替智育和德育;反过来说,智育和德育也不能代替美育。

73.美育的意义

美育是人类文明所必须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讲,美育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美引善,培养人们的高尚思想。第二,以美启真,开发人们的智力和技能。即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能够激发人们对真理、科学的探索兴趣,启发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真理的研究。第三,以美怡情,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74.美育的复兴以及席勒、康德等西方古典美学家的美育理论及影响

席勒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以下观点:(1)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席勒把人分成感性和理性两部分,他认为在古希腊时期,人在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两方面是和谐统一的,是完整的人,因此,是自由的。到了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国家机器造成的各个等级、各个职业之间的严格差别,使本来处于和谐统一的人性分裂开来。这样就使得在人身上产生两种相反的要求,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所谓感性冲动是指人的欲求,这种欲求要受到自然必然性的限制,如人需要饮食才能维持生存;而理性冲动要受到来自道德必然性方面的限制。他认为这两种冲动中人都没有自由,人是双重奴隶。如何才能回到理想中的完整的人性呢?他认为,通过审美的自由活动,人类就可以从受自然力量支配的‘感性的人’,变为发挥自己意志主动精神的“理性的人”,形成完美的人格而得到自由。(2) 他把审美活动称作“游戏”,认为游戏是人的天性,只有在游戏中,人才不感到自然和理性的强迫要求,才是自由的活的形象,才能成为美。他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也才完全是人。”他认为游戏是人性达到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表现。

75.美育与美学的关系

从美育的角度看,美学是美育的理论基础;从美学的角度看,美育是审美实践的一种形式。从美学研究的内容来看:首先是研究审美客体的美,也可以说是美的本体部分,重于哲学的探讨,分析和论述美的根源、本质和特征,美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们的关系,美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态等问题。其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发生的种种审美关系。主要包括两种关系,一是精神关系的研究,也就是美感的起源、本质、特殊规律,美感心理结构、过程等。这是审美经验部分,重在心理学的研究。二是精神关系与物质关系相交叉、融合的审美实践的研究,它包括审美创造和审美教育。这些研究的具体内容都和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不容分割的。综上所述,美育与美学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从美育的角度看,美学是美育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美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从美学的角度看,美育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即审美实践中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