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学习纲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西方美学思想的渊源

1、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美:味道可口;行貌好看;优美,艺术性强;精美,质量高;品德或志趣高尚;长处、才能、擅长;称赞褒奖等等;

儒道互补,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特征:

(1)儒家美学强调美学艺术与社会伦理观念的统一,重视美学的教育作用;道家注重审美文学的创造特征

(2)在审美和对待艺术方面,儒强调人的情感的和谐和节制,用社会伦理道德原则规范情感活动;道强调情感抒发和表现,想象的无拘无束。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3)儒在审美趣味和审美创造上强调法度,道则认为美无法之法,推崇自然之法

2、西方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1、发端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的

和谐是矛盾的协调和同一,他们认为世界包含十大矛盾: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一与多;左与右;男与女;静与动;直与曲;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方与圆

(1)古代:古希腊,侧重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是难的

(2)文艺复兴时期——美和美的创造是无可厚非的

(3)近代

2、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鲍姆嘉通—美学之父:集成了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思想.

1735年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美学”

1750年,出版《美学》“Aesthetik”被认可,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      莱布尼兹:“明晰的认识”是认识的最高阶段。 明晰的认识(呈现生动的图像),包括:混乱的认识(感性认识);明确的认识(理性认识)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既然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那相应的哲学体系中就有一个漏洞。因为研究“知”或理性认识的有逻辑学,研究“意”的有伦理学,研究“情”却一直没有相应的科学,所以要设立一门叫“埃斯特惕卡”的科学,按希腊字根原义看就是“感觉学”。

二、美学学科的发展

1、康德、黑格尔

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把美与心理的关系体系化了,康德美学讲到两个美学范畴:美与崇高。美体现人对已经把握的审美对象的关系,得到一种纯粹的美感;崇高体现的是人对尚未把握的审美对象的关系,得到的是一种复杂的美感,包括痛感和快感,由痛感到快感。

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各门艺术的统一性体系化了,黑格尔美学从一个发展的景观去理解艺术,一方面展开为各个门类: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另一方面展开为发展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

2、 马克思、恩格斯

劳动创造了美,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的人化,美是人的自由创造的结果等

3、美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

(1)、人本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叔本华

叔本华的美学观是他悲观主义哲学的一部分,他的主要观点是审美静观是对流转不息的盲目意志的暂时逃避。(审美是逃避现实、寻求解脱的避难处所)

他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2)、科学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孔德

孔德的哲学是实证主义哲学:拒绝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认为人类的精神、哲学以至于科学都必须经过三个发展状态即神学的或虚构的状态、形而上学的或抽象的状态、科学的或实证的状态,这是他的三阶段规律。反映在美学上--美学是实用性的科学,由艺术各门类到应用.

实用美学__艺术各门类美学:如文学美学,音乐美学等;应用美学:生产及其产品美学,服饰美学;饮食烹饪美学;室内设计与装璜美学;城市环境与景观美学;仪表美学等;病理美学:病状美学等

趋势:(1)东西方美学融合,东方美学研究日趋发展。

(2)从研究美的本质逐步转向具体使用美学的研究

第二节  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美学诞生开始,其研究对象一直是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有四种观点

1、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美,代表人物是鲍姆嘉通;(〇)

2、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科学,代表人物是黑格尔;

3、美学是研究艺术理论的学科,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

4、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的学科,代表人物是李泽厚.( 〇 )

主线: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或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来讲:

(1)美的问题.即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研究美的本质和根源,美、丑的矛盾发展,美和真、善的联系与区别,美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范畴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

(2)审美意识问题.即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性.

(3)美的艺术问题.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__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形式、种类以及对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的研究.

二、美学研究的方法

1、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具体方法:艺术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等

三、什麽是美学

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产生的客观现实的美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反映,揭示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王朝闻)

一方面依赖于人们的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实践,从理论上概括社会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够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社会的审美意识的发展,推动艺术实践不断进步。

美学是一门人文性科学;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美学是一门发展性学科

第三节  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麽学习美学

1、学习美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学习美学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需要

3、学习美学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人格修养、理论修养、性情修养

二、怎样学习美学

作好三个结合:学习美学原理与学习中西美学史相结合;学习美学原理与学习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学习美学原理与学习各种艺术理论相结合。

处理好三种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习美学与培养审美意识的关系;学与用的关系。

第二章 美的本质

第一节  中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从客体(对象)的自然属性上探讨美的本质

(一)西方

博克:美是借助于感官的干预而机械的对人的心灵发生作用的物质的某种品质。

(二)中国

蔡仪《新美学》:美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美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美就是典型的东西“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典型就是美”。

二、从审美主体的意识领域来探讨美的本质

(一)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美是理念,这是美的本质。(柏拉图、普洛丁、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

自然美是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二)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某种主观精神(意志、情感、幻觉)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美和愉快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

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是“惟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

高尔泰《论美》:美只有人感到它,才存在。不被人感到就不存在。

美是自由的象征。自由首先就是一种认识,是目的、意识。

三、从主客体的关系上探讨美的本质

(一)狄德罗:美的关系说

决定事物美或是不美只能是事物的这样一种性质,把一个事物或某个性质放在另一事物或性质的联系中去考察。

没有两种即实在的美和见到的美(相对的美)

美存在于对象和情境的关系中。情景改变了,对象美的有无和程度的大小也就会相应的改变。

论及人与美的关系时,强调的就只是唤醒的察知关系。

(二)朱光潜

客观和主观统一说,认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主客观交融在一起而形成为一种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

四、从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结合上探讨美的本质

(一)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亚里士多德)

事物的规定性以及和人构成的关系

(二)美是和谐

(三)美是生活说(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

(四)客观社会说

李泽厚、刘纲纪等为代表认为美既有客观性,也有社会性,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是第一性的、客观的,美感是第二性的、主观的(李泽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的本质学说

     从人类以客观实践为纽带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中探究美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体现并服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从生理机能的需要上看,人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社会劳动→社会关系→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经济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思想关系: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等等

可见,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基本观点: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二、劳动创造美

1、劳动创造美的事物       形成美  

自然的人化,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在自然对象上打上人的印记,使原先与人无关的自然界成为人的本质的物化表现。“物化”本身就是人在自然界(自然物)中欢喜欢乐欢悦的过程,人对自然的寓意、借喻、欣赏就是“自然的人化”。

在自然界,美的事物不只是被人改造过的自然对象(人们培植的花草树木等),还有没有改造(或无法改造)的事物,甚至是以往被认为是对人有害或与人为敌的事物。

社会越发展人们越能欣赏后者的美。

 2、劳动创造了欣赏美的人

(1)直观性(2)概括性(3)联系性(4)情感性(5)创造性

三 、美的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

1、自由创造:是指人类按照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即按造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物质活动。

2、美和自由创造

(1)美是自由创造的结果。

(2)人的自由创造使美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人在自由创造中发现美的规律,把握美的规律,运用美的规律。

四、美和真善

1、真善美的内容

真善美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三个主要价值范畴。

指客观事物具有的内在的规律性;

真:  具有认知价值(判断是非的尺度,求知对象)

表现为抽象的概念、推理、公式等理论形态

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追求的功利目的;

善:  具有实用价值(判断好坏的尺度,意志活动对象)

可以不顾及形式,表现为抽象的道德规范

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美:  具有审美价值(判断爱憎的尺度,感受和观赏对象)

表现为具体的、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形象

美和善的关系

(1)联系: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区别:

从内在因素看,善是意志活动对象,引起人们思想变化;美是观赏对象,唤起情感的愉悦。

从表现形式看,善是对事物间接反映,美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看,善更注重内容,美更注重形式。

美和真的关系

(1)联系:美以人们对真的认识和掌握、运用为前提,是人们对真的运用的必然结果。

(2)区别:真是求知的对象,是客观规律本身;美是欣赏的对象,是人们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2、美和真善统一于实践

美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灵魂。美的本质是真和善在实践中实现的统一、合规律性和目的性在实践中的统一。

美的事物就是实现了真和善的统一并且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来的事物。

五、美和丑

美与丑的关系:1、美和丑相互依存 2、美和丑可以相互转化

1、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理解?

(1)人在自由自觉活动中的创造才能、智慧、胆识、情感等;富有创造性

(2)建造、追求、实现---- 物化----过程与结果;具有感知性

2、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3、美有没有共性

小结:

1、美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认。

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胆识、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社会斗争、科学试验、艺术活动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的、精神的)上体现出来。

即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之所以给人或壮美或优美的种种情感,正在于它们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具体的生动地体现。

2、美是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示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认。

事物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

美是有一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构成的。美的本质就是美的内在品质,是美的内容。但还要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来。形象性、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

3、美产生于社会实践

人的本质力量是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也是通过实践在实践对象和人类劳动产品中体现出来、得到肯定和确认的,又通过实践使人得到观照。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是一个真与善相统一的,能够激起人们感情愉悦的感性形象。

原始产品

原始审美对象            实用价值为主---------原始艺术

原始工具               逐步脱离实用价值

第三章   形式美

形式美是一切美的种类里最为广泛和持久的。

凡是有美的地方几乎离不开形式美。

形式美最符合人类的共同心理、生理需求 。

第一节   形式美及其要素

一、形式美的概念:指构成事物的各种材料(色彩、线条、形体、声音、质地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二、形式美的要素

(一)色彩:

1、基本色,中间色,相对色,互补色

基本色__红、黄、蓝

中间色__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相对色__中间色与没有参与色的对衬:绿----红;紫----黄;橙----蓝

2、色彩的视觉效果:形体感,温度感,空间感,质感等

3、色彩的象征意义:文化背景

(二)声音

声响,声波

振幅__声音的强弱,频率__声音的高低,波形__声音的起伏,

声音的色彩   声音的审美意味

(三)形状

线条的审美意味:

直线-----刚劲、坚硬。   竖直-----挺拔,横直-----平衡

形体的审美意味:

(四)质地:

第二节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一、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

1、美的内容决定美的形式

2、美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1)形式胜于内容;

(2)内容并不有益甚至有害但形式完美

二、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

1、形式美是由美的形式转化而来的

2、美的形式是相对于美的内容而言的,不能独立于美的内容而单独存在(直接性、制约性)

3、形式美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存在

内容表达;内容风格、格调;构成法则

第三节   形式美的规律

 一、整齐一律

在单纯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因素.

单纯使人产生明净纯洁的感受,整齐一律有一种整齐的美.但没有变化,比较单调乏味.

 二、对称均衡

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上下前后均等(大体相当,不必等同).

衬托中心,具有审美重点突出,给人安静稳定的感受。

三、对比调和

对比:相反,对立,但相辅相成。

调和:把多种非对立的形式相并列,形成不具显著差异之特点,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受。

四、比例和谐

一种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合乎一定的数量关系。

五、节奏韵律

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一种运动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具有情调的韵致

六、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重要规律,也叫和谐。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凸现事物自身特点以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统一而不单调,多样而不杂乱,多变而不失规律。

第四章     美的形态

   美的存在领域非常广泛,概括起来:美既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也存在于艺术领域、科学研究领域.

第一节  自然美

一、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争论

在美学史上,美学理论中对自然美是否是美的形态以及自然美的内涵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

有的美学理论把自然美排斥在美学领域之外,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一般原理的哲学。

在承认自然美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的前提下,对自然美到底是什麽,观点不一。

1、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

这种观点认为: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诸如自然事物的线条、色彩、形态,比例的均衡、对称,整齐,自然物的生气勃勃景象等。

蔡仪: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

旧唯物主义观点

可取之处: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思考自然美的问题时,注意到它的客观物质性;在把握自然美的特性时,正视自然对象的自然属性。

存在的问题:认为自然美仅仅存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与人类劳动实践毫无关系,缺乏说服力。因为自然的审美属性或性质只有被人发现和关注,才显现出来。

2、自然美是意识形态里的东西。

广袤浩瀚的自然界本身根本不存在美丑,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投合人的主观意识,才使人产生美丑感受。

黑格尔:自然美只是为其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

朱光潜: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

这种观点的有利之处:有助于我们在思考自然美时注意到人的主体性,从而使人对自然美的把握不至于仅仅局限在自然事物本身的范围内。不足之处:颠倒了主客观之间的关系

3、自然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自然美的本质--自然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 “人的自然化”论点

有三个层次:

1、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关系。人把自然作为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美好居地。

2、人把自然景物和景象当做欣赏、欢娱的对象。

3、人通过学习,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呼吸吐纳,使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相吻合、相呼应,达到与天(自然)合而为一的境界。

(二)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事物的美

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出现或为人们提供某种生活来源,从而与人发生审美关系,给人以审美感受。

(1)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原本与人对立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变成与人相关的、对人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

人类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扩大,随着“自然人化”的不断实现,逐渐把整个自然界作为生活环境。

如暴风骤雨、荒凉沙漠、咆哮海浪、险峻雪山、喘急河流等等。社会越发展,这些事物对人有害或是与人为敌的因素越少,相反会以其感性形式吸引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是呼吁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

(2)丝毫不与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发生关系的自然,不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2、以形式美为中介与人类的生活实践发生联系,形成特定形态的自然美。

相貌美

人体美

身材美

唐官员选择:身、言、书、判(体貌丰美、口试流畅、楷书、推理)比例均衡、恰当、谐调  阳刚之美   温柔之美

三、自然美的特征   

(一)自然美多侧重于形式美

对自然美,人们往往对他所间接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有所忽略,较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形式上:色彩、声音、线条、形状、质料,结构上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如花的艳丽,鸟的奇鸣,山的起伏,水的波澜

(二)自然美具有多面性

1主体不同;    2时空不同

(三)自然美具有不确定性

 四、自然美的欣赏

1、敏于发现自然界景观的结构特征和审美价值。(雄、奇、险、秀、幽、阔)

2、善于发现自然美中的诗情画意,领会其中的意蕴。

3、增强思想文化修养,拓展知识面。

第二节  社会美

一、什麽是社会美

社会事务、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美。(现实社会中社会事务的美。)

包括人本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以及所构成的各种事件、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等。主要指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

二、社会美的特点

(一)社会美的内容胜于形式

(二)社会美的内核是善

善:1、进步性即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崇高理想、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生活现象才是美的

2、创造性即只有充满创造精神、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显示人的聪明才智的社会生活现象才是美的。

3、道德性即只有符合社会要求、进步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生活现象才是美的。

(三)社会美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

(四)社会美比自然美更丰富多彩

素质优良、优秀,产品精美、优美。

人的生命的美、人的生活的美、产品的美等。

(五)人的美是社会美的中心

1、人是社会的核心,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一切事件、一切制度都离不开人。

2、所有美的社会事务中,最丰富、多彩、动人的是人的美。

三、社会美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活动美

1、生产劳动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劳动场所等

2、社会变革美:改革、创新、革命等

3、生活环境美

(二)社会主体美

1、外在美:相貌、体态、服饰打扮、风度仪表、言谈举止

(1)服饰美:着装以后的状态

A、和谐美观的整体效果

服饰选配(造型、颜色)与人的形体的和谐统一;服饰选配与生活环境的和谐统一。

B、形神兼备的象征意味

(2)风度美:美的动作、神态、仪态等,体现人的精神状态。

A、风度美是人的气质、个性、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的外在表现。

B、人的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人的风度美的多样性。

C、塑造风度美:依据于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凸显个性

2、内在美:人的内心世界的美。

心灵美:崇高的理想、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智慧、高超的技艺、坚强的意志等

性格美:品德、才能、气质

人的美是指人在历史实践活动中不断远离动物性而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那种人性、人格精神和人体的和谐所呈现的整体形象的美。
人的美具有以下特点      

(1)人的美体现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又以社会美为主。
(2)人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又以内在美为主。
(3)人的美是个体美与整体美的统一,又以个体美为主。

3、人的美重在内在美

(1)外在美是一时的,而内在美则是长久的。

(2)外在美是表面的,内在美是充实和深刻的。

(3)外在美是不可选择的,内在美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获得。

第三节  艺术美

一、美学界对艺术问题的争论

1、国外美学界主要观点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

康德、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黑格尔强调艺术美,认为艺术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形象认识;

马克思则认为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

2、中国美学界主要观点

(1)朱光潜:

坚持艺术(审美意象)作为纯粹直观形象的独立完整,认为艺术(审美意象)是与概念、道德、功利脱离的直观形式,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解救行为。反对狭隘的“文以载道”、“为道德而艺术”、艺术功利主义。

与克罗齐的直觉美学观点不谋而合。但是,朱光潜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艺术作为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根本上是“为人生的”,表明他站在尼采的悲剧哲学立场上。

(2)高尔泰:

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的话,那么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换言之:它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存在物。这个本质就是美。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

(3)李泽厚

艺术是各种艺术作品的总称。(绘画、电影、音乐、舞蹈、戏剧以及文学等等。)

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一个层次。
艺术作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不仅仅是审美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一定有意识的提炼和加工,使之成为自己情感和生命力的一个表现,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所以,艺术是创造物,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二个层次

艺术是精神产品,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三个层次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是艺术概念的第四个层次,这一层次把精神产品的艺术,同人类其他许许多多精神产品区别开来了。

二、什麽是艺术美

唯心主义美学家认为:艺术美是心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黑格尔 朱光潜)

唯物主义美学家:艺术来自于生活,自然美高于艺术美,客观现实的美是彻底的美。(蔡仪)

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艺术美作为美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性的劳动的产物,是对现实美的概括。(王朝闻)

 艺术美: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创作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经过艺术加工而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

三、艺术美同现实美、生活丑的关系

1、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进行创造,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的美。

2、艺术美不如现实美那样生动、丰富,但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典型。

3、生活丑可以转变为艺术美。

(1)艺术家把观察、感悟到的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真实的反映出来,体现出规律性的真。

(2)生活丑经过艺术处理,体现出目的性的善。

(3)生活丑获得了具有艺术美的表现形式,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四、艺术美的特征

1、典型性: 代表性 概括性 鲜明的个性

2、审美属性:独特性、独创性、丰富性

3、表现性

五、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

一、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一)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特点1、电影的“照相本性”2、电影的画面艺术性 3、电影的选择自由性 4、电影的表现综合性5、电影的动作强烈性

(二)电影艺术的发展 1、蒙太奇电影2、戏剧化电影3、纪实性电影4、现代主义电影5、当代电影

二、电影的审美特征(一)造型性(二)运动性(三)综合性

第五章  美的范畴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与崇高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将优美与崇高分开研究、探讨——着重研究崇高

代表人物:古罗马贺加斯、朗加纳斯

优美即和谐。

崇高是指“伟大心灵的回声”(朗加纳斯《论崇高》)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归纳崇高具有以下要素: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突出而高雅的修饰;雄威而庞大的结构。

(二)将优美与崇高对比研究

1、柏克,著有《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

(1)崇高与优美有不同的根源(对象的外在形式)

(2)崇高与优美具有不同的特征

“可怕的事物”

2、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著有《判断力的批判》。

两者的区别:

(1)从客观对象看,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崇高是没有形式、无限制的。

(2)从主体的审美心理看,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崇高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

(3)从主体把握客体的方式来看,美可以在对象的形式中找到,而崇高只能在观念中找到。

3、黑格尔

美是理念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崇高是理念大于形式。

二、中西方优美、崇高的区别

1、审美感受不同

2、两个范畴的关系不一样

三、我国美学界关于优美与崇高的研究

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都是美,都是美的表现形式,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区别:1、从形象特征上看

2、从本质上看

3、从产生的根源看

4、从审美感受看

 崇高作为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是对象具有的“不平凡的、伟大的”独特审美属性,能够使人在审美时产生剧烈的、激动不已的感觉,体会到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崇高的特征
(1)、在外形上,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如巍巍泰山、涛涛长江等。
(2)、在威力上,往往具有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如火山、雷电、奔马等。
(3)、在心理效应上,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
(4)、在精神效应上,总是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优美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常常以小巧、光滑、柔和等特征令人愉悦。优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小桥流水、风和日丽等。

优美的特征
(1)优美的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和谐,从中显示了主体和客体所达到的平衡、统一状态。
(2)这种和谐具体表现为:a.主体与对象的和谐。
b.对象的外观形式与内蕴的协调。
c.这种和谐体现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等各个层面。
(3)优美的对象在感性形象方面具有小巧、柔和等品格。

四、崇高的审美特征

1、崇高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崇高以巨大的矛盾冲突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界以不平凡的形态使审美主体获得崇高感。

五 、崇高的存在形式

(1) 自然界的崇高有两方面的内涵:从自然本身来看,崇高离不开自然和规律活动所展示的气势磅礴、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广阔深邃的无限空间;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离不开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以及与社会行为的必然联系。

(2)社会中的崇高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具体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研究(试验)中。

(3)艺术中的崇高是对现实美(自然美和社会美)中的崇高进行反映和创造的产物,同时蕴含艺术家激情灌注。

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性)

(一)悲剧理论的历史发展

1、亚里士多德:《诗学》

(1)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

(2)悲剧人物是在至善的好人与极恶的怀人之间的一种人物。

(3)悲剧的效果让人产生怜悯、恐惧等。

局限性:没有体现出广泛的联想:认为悲剧结果是对主人缺陷、错误的惩罚的观点是肤浅的。

2、黑格尔:《美学》

(1)认为构成悲剧冲突的对立力量是两种相等的伦理力量,不是善与恶的冲突,而是善于善之间的冲突。

(2)悲剧的矛盾冲突通过悲剧人物的毁灭得到和解,悲剧结局是永恒正义的胜利。

3、尼采的悲剧观:《悲剧的诞生》

尼采借用希腊的两个神说明艺术现象。阿波罗是日神,代表梦幻的世界;狄奥尼苏司是酒神,代表沉醉的世界。

日神看重的是和谐、限制、哲学的冷静。酒神代表放纵, 代表生命本能的释放。人类受酒神精神鼓舞,发泄他原始的本能,沉溺在狂欢、酣歌、舞蹈之中。

酒神入世,而日神出世;酒神演戏,而日神看戏。

尼采的意志论来自叔本华。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志,意志外化出自然界。由于人的欲望和现实冲突,并且永远不能满足,于是就导致人生痛苦。摆脱痛苦之道就是暂时摆脱人生的一切关系,无欲以观物,在审美中心灵可以暂时得以解脱。

通过无欲摆脱痛苦,这和佛家的教义相似。尼采的日神精神继承了叔本华的审美思想――不同的是日神精神含有更加积极乐观态度,而酒神精神则是对叔本华思想的反叛。

朱光潜欣赏尼采的日神和酒神精神,但是,在尼采那里,酒神战胜日神,主导人类艺术活动; 但是在朱光潜看来,酒神的表现最终是为了让日神观照;日神精神才是最珍贵的。以日神的心态对待人生,把现实生活艺术化,赋情感于形象获得意象从而得到美感。这才是回避人生痛苦,获得人生幸福的良方。

4、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致拉萨尔的信》

革命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构成。

(二)当今美学界对悲剧的认识和分析

1、悲剧的含义

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

(1)美学范畴的悲剧与日常的“悲”是有区别的

(2)美学范畴的悲剧不仅仅限于艺术

2、悲剧的审美特性

丑对美的暂时压倒展示美的最终必然胜利。

(1)以新事物和进步力量毁灭对丑的控诉、否定;

(2)通过悲剧主人公遭受的苦难观照人自身的不朽;

(3)借悲剧人物的毁灭给人们提供悲剧人生观。

3、悲剧的类型:

(1)西方: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2)中国:悲壮悲剧、悲愤悲剧、悲悯悲剧

二、喜剧(性)

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叫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存在矛盾性和不一致性的生活现象。

(一)美学史上对喜剧范畴的探讨

唯心主义学派:康德、黑格尔

旧唯物主义学派: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

马克思主义:喜剧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的否定。

(二)美学界对喜剧的研究

1、喜剧的根源     希腊语: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喜剧以丑为表现形式

生活中矛盾冲突是喜剧产生的根源,以此以轻松的形式展示出来

2、喜剧的特征

(1)喜剧所反映的基本内容是生活中的丑;

亚里士多德:“滑稽面具”。

长相丑却能引起人审美的快感。

(2)喜剧表现的艺术手法是夸张;

(3)喜剧的感染力在于引人发笑。

3、喜剧的审美价值:理智的批判性质;道德教育作用

4、喜剧类型: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歌颂喜剧

第六章          美感

最广义的“美感”=审美意识(审美心理)

第一节    西方审美心理研究评介

一、移情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一)先驱

(二)倡导人—里普斯:《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

1、主要观点: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自我的欣赏。

认为审美观赏实际上是移情过程,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投射到外部事物中去。

2、审美移情的特点:

(1)对象必须存在由主体灌注的生命悟感而成为自我对象化的对象。

(2)主体必须是生成在对象的形象中并且进行观照的自我。

(3)主体必须通过生命情感与对象联系起来达到统一。

二、“心理距离”说

代表人物:爱德华﹒布洛  《作为一个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1、主要观点:美感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插入了距离(心理距离)才产生的

2、“心理距离”审美的特点:1)有距离才有美感2)距离是易变的

三、本能欲望升华说    19世纪末,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1、主要内容:(1)本能欲望在文明社会里受到压抑

(2)被压抑的本能欲望要得到释放

(3)艺术想象是一种特殊的“释放”方式

(4)艺术想象被赞许是因为未被满足的欲望得到了替代性的满足

四、异值同构说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20世纪初,德国 

代表人物: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艺术与视知觉》

主要观点:1、人的精神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外在事物的表现在于大脑皮层组织结构的力与外在事物的力同构同形

第二节    审美意象

一、美在意象

1、 意象的基本结构

2、 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问题

意境与意象

重要理论是意象说。另一重要理论是意境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意境”说的思想根源是老子的哲学

第一,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对于一切具体事物的观照(感兴)最后都应该进到对“道”的观照(感兴)。

第二,“道”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道”包含“象”,产生“象”,但是单有“象”并不能充分体现“道”,因为“象”是有限的,而“道”不仅是“有”,而且是“无”(无名,无限性,无规定性)。就“道”具有“无”的性质来说,“道”是“妙”。

唐代,“意境”的理论诞生了。

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境”当然也是“象”,但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趋向于无限的“象”,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常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

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

意象说是关于艺术的本体的理论。这个理论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

“诗”和“志”(思想情感)的界限。“诗”和“史”(历史实录)的界限

具有某种宽泛性,某种不确定性,某种无限性。

二、意象的性质    1、审美意象是感性世界

2、审美意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3、审美意象是真实客观的

4、审美意象让人产生美感

第三节  审美心理过程

一、审美的感觉、知觉和错觉

(一)审美感觉

1、概念:事物外在的、局部的审美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审美感官,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主观感受。

2、表现:(1) 视听感觉器官是主要的审美感官。

(2)嗅味、触觉器官可以辅助审美,强化视听形象的作用。

(二)审美知觉

1、概念: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外部个部分审美特性的整体反映。

2、表现:(1)综合性;(2)恒久性;(3)选择性

(三)审美错觉

1、概念:是人对外界实有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和知觉。

2、表现:(1)视错觉;(2)听错觉;(3)空间距离造成的错觉

3、错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1)错觉可以在装饰、装璜和舞台装扮及其事务关系上扬长避短。

(2)错觉可以扩大特定审美对象的范围,增强艺术的质感。

(3)错觉可以形成一种似动现象,是人从静态事物里面获得动态美感。

二、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

(一)审美联想

1、概念:指人在审美中感知或回忆特定事物时连带想起其他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2、审美联想的类型

(1)接近联想: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相邻近所引起的联想。

(2)相似联想:事物之间在性质、形状上向似所引起的联想。

(3)相比联想:事物之间在性质、形态上相异相反所引起的联想。

(4)关系联想: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种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客体、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联想。

3、审美联想的作用

(1)可以突破有限对象、固有的时空、形态、内容的限制,是审美从有限到无限、从平面到立体、从直观到理性的过渡连接。

(2)可以引起欣赏者情感的自我扩张、转移等心理特征。

(3)可以作为支撑艺术创作和审美表达中烘托、陪衬、夸张、象征等手法的心理基础。

(二)审美想象

1、概念:在特定对象刺激、诱导下,人脑将积累的众多信息表象进行组合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作用

(1)可以是审美感觉、知觉迅速升华,并使之理性化、情景化。

(2)可以是搭建审美理解、审美判断和激发灵感、顿悟的心理基础。

(3)可以唤起审美情感、促进情绪活动的发展。

(三)审美通感

指借助于刺激引起的单一感悟、感觉或知觉,通过联想、想象、情感等的作用,又引起其他感官感觉、知觉兴奋和整体感受的心理现象。

三、审美理解

1、含义:是指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功能、相互关系和内容与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及其规律的把握和揭示 。

2、审美理解的层次

(1)区分现实状态与虚幻状态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情节、情感;审美中的事件、情节、情感。

(2)对艺术形象含义的理解

对艺术内涵——故事情节、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的理解,构成审美欣赏的必要条件。

(3)审美意会式的理解

理解溶化在感知、想象和情感中,在情感和想象的自由运动中显现作用,使美感不同于生理上的快感,也不同于对概念认识的感受。

特点A、非概念性:审美不是通过概念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B、意味性:审美总是在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形象来捕捉或展示生活本质的无限、必然的内容。

四、审美情感

1、含义:指人对审美客体特性是否符合自己的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2、审美情感的特点:(1)是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客观境遇性与主观倾向性的统一;受感性与弥散性、反思性的统一。 (2)是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的统一  (3)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4)是个人独特性与社会普遍性的统一。

五、各种形态美的美感结构

1、自然美的欣赏

以感知为主,感性因素占相对突出地位。想象有较大自由,理解积淀其中。

2、社会美的欣赏

理解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想象活动不甚活跃。

3、艺术美的欣赏

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各因素处在合规律的自由运动中,各门艺术的特点决定各因素作用不同。

审美作为个体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人们审美时首先出现的是审美态度(审美立场)。由审美注意获得审美经验

(二)实施阶段——对审美对象的感知,由审美注意获得形式感,之中又包含情感、想象、理解,经过多种心理功能共同活动产生审美愉快。

(三)成果阶段——审美经验积累产生审美观念,形成审美趣味,促就审美理想。

第三节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的含义

是人们接触到美的事物或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或是过程。

二、美感的特点       美感的形象直接性

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美感的社会功利性

美感的想象创造性

第七章    美育

一、美育的界定

四种不同的观点:美育就是完人教育;美育就是关于美的价值的教育和艺术教育;美育就是美学理论的教育;美育即美感教育。

美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指借助各种形式的美,运用美的规律,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二、美育的任务和功能

1、美育的任务   (1)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2)提高人的审美鉴赏力;(3)发掘人的审美创造力。

2、美育的功能  (1)陶冶性情;(2)促进智力;(3)提高境界。

三、美育的实施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大美育体系;

建构美育社会平台;

美育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思考题(一)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如何认识学习美学的意义?   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基本内容?

什么是自由创造?如何理解美和“自由创造”的关系?

美和真善的关系是什么?

社会美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什么是“人化自然”?

“人的自然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电影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思考题(二)

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同现实美的关系是什么?

优美与崇高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崇高美?

什么是悲剧?什么是喜剧?喜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移情说”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什么是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的特点有哪些?

什么是美感?美感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心理过程是什么?   自然美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如何欣赏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