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7年12月16日上午,由《美与时代》杂志社、北京美学学会主办,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美与时代》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北京美学会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美学家汝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于友先,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高建平,北京美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宋瑾,中华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碧辉,《美与时代》创始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涵,《美与时代》社长赵影,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等。与会嘉宾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阎国忠、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敏,《美与时代》副主编宋国栋、执行主编靳晓华以及编辑团队。北京美学学会秘书长史红主持了此次会议。
会议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美与时代》社长赵影重点介绍了刊物的历程、宗旨、特色、风格、影响、目标等。随后是《美与时代》创始人张涵讲述了创刊动机及其紧扣时代脉搏的办刊原则,并表达了在宏观上坚持人类战略学美学,微观上坚持人格学美学的大美学的核心思想。最后是嘉宾对《美与时代》创刊30周年的祝贺。汝信对《美与时代》的坚守精神表示钦佩,并提出杂志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美育来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审美修养、审美趣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于友先赠送了题词并表达了祝贺之意。高建平建议《美与时代》既保持学术向高端发展,也应联系艺术、城市、生态各方面实际来研究美学;成为青年学者提供发表美学思想的平台;设置一些专栏并提出一些新话题;提升内涵,保持学术含量。宋瑾把《美与时代》比作是聚宝盆、集散地、交流场域、精神家园,他建议要放大视野、突破思维格局来办好杂志。徐碧辉的发言则充分肯定了《美与时代》30年来对美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其对促进年轻学者的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蒋广学建议做好杂志的品牌营销,与互联网优势互补,以扩大影响力。
会议第二部分是北京美学会的美学学术研讨,主要围绕四个议题展开。第一,“美美与共:寻找最大公约数”。北京大学的阎国忠认为美学要在批判地继承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必须将美与真、善内在地统一起来,落脚点于“人是什么”。美学必须立足时代,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新时代的实践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中央音乐学院的宋瑾从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将分析美学家戴维斯在《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中的言说音乐的常用术语明晰化,提炼概括为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3种术语。他认为技术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技术分析;认知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分析,而情感术语主要对应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和体验表达。隐喻被不同程度应用于各类分析的表述中,它是审美表达的主要方式。隐喻的语言具有非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性。随后他又分析了音乐与语言的“异质性”、“近质性”和“同质性”三种类型,即表义性语言是音乐的异质性语言,表现性语言、美术语言是音乐的近质性语言,表演的音乐是元音乐的同质性语言。他的独到阐释使大家对言说音乐的术语以及音乐与语言关系有了全新、深刻的理解。首都师范大学的史红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美感指数”,认为它是衡量人来自审美客体而获得的主观愉悦感受、体验的具体程度的数值,是表征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内心所产生的美感强度的符号,是一个反映社会的审美化、人的审美能力的综合性美学指标体系。“美感指数”主要测量客体的完美性、和谐性的水平;主体美感的强度和频率。客观性“美感指数”采用形成性模型,主观性“美感指数”采用反映性模型。“美感指数”是客观性与主观性测量结合的多维度测量,也是“个体美感指数”、“群体美感指数”的综合统计的结果。“美感指数”测量方法有组合式、自呈量表式、问卷调查式、语义差异式、体验采样式等。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晶从哲学角度梳理了“万物一体”的基本意蕴,又由此生发了对中华美学气质的生成路向的思考。他认为“万物一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表述。“万物一体”由宋代思想家张载、程颢明确提出,而作为仁学的基本内涵,却是从先秦儒家经典中发源。道家哲学也从另一系统进入这一命题的汇流之中。张世英的“人—世界”的在世结构,就是以“万物一体”为其思想资源的。中国人民大学的余开亮认为中国美学学术的发展与文明交流密切关联。传统美学要在参照世界美学、借鉴西方现当代美学研究问题域与研究意识的基础上来实现发展。传统美学发展要立足本土资源,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阐释自身的美学精神,总结出具有本土独特性的美学理论,从而参与到世界审美文明的互鉴交流中。传统美学发展要面向全球当代审美实践,以贡献其在解决全球问题上的中国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林琳以古琴文化元素在影视作品的应用为例,通过对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分析,探讨中华美学精神的影像表达途径,希冀影视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播优势,有效展示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戏曲学院的王九成对中华美学的创新性做了认真思考,指出中华美学要有如孟子“今之乐犹古之乐”般的包容心态; 《文心雕龙》“澡雪精神”般的精神准备状态; 老子“知美即恶”般的相反创新精神; 卫夫人《笔阵图》般的拐点发力; 石涛“一画论”般的不断创新。
第二,“互联网+青年文化”。北方工业大学的王文革研究的是宇宙万物与网络的联系,发现“万有相通”存在“显”(“在场”)与“隐”(“不在场”)两种因素,后者更具有决定性作用。互联网为“万有相通”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条件。“网络互联”虽然也体现了不同人之间的广泛联系,而且也为人们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它与“万有相通”在相通的对象、范围、方式、作用、时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距离,因而“网络互联”通向“万有相通”存在较大困难。北方工业大学的于隽认为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构成的传播环境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呈现了感知器官媒介化、感知效力制式化、感知内容他者化以及感知比率再分配等新的感知经验。微媒介环境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个人建构中丰富性、媒介性、身份飘移等特征。她建议积极利用微媒介,达到个人的逐渐完善,同时也应当警惕其对人的负面影响。中国戏曲学院的孙焘发现了“带宽革命”中的美学理论新问题,即自拍、弹幕与应援。他认为基于最近的信息和媒体技术出现的手机自拍、软件修图、弹幕视频、粉丝组织及其应援文化等反映了一种变化。这些围绕着影像制作、传播和信息互动的现象,意味着“图像—文字—言语”所对应的社会等级结构出现了根本的动摇,精神生活会更多地从气质、性情等心灵世界的特性上获得直接的解释。新的局面和问题形成了中国美学发展的契机。上海大学的侯明认为如何展现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以实现中国梦是电影产业教育的重要命题。在电影及新技术发展的当下,艺术创作、技术发展、市场推进等方面的创新给予了中国电影产业教育发展新的希望。
第三,“美学与时代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成纪把研究目光投向中国现代美育,认为中国现代美育开启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这使对宗教问题的讨论成为理解美育现代价值不可回避的背景。蔡元培之所以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除了宗教与封建专制及迷信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外,还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类似性。蔡元培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将“纯粹之美育”从宗教中剥离出来,另一方面则成功保留了美育之于人类精神的神圣价值。蔡元培反宗教,并不意味着必然反传统。相反,他通过对孔教的批判,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纳入到了现代美育体系之中。所以其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一是他赋予了美感神圣性,二是他使中国传统美育具有了现代性。北京印刷学院的龚小凡解读的是1949-1966年的红色书籍封面的政治图像意义,揭示了政治与图像、历史与艺术的深层关联。她认为红色书籍的推出、发行是国有出版体制实现其专属社会政治功能的体现,其作为政治机制的构件发挥了提供体制的合法性叙述、建构政治文化和新意识形态的作用。红色书籍封面是政治合法性与象征性符号,是建国后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和不断革命所形成的激昂社会情绪与心理冲动简约而集中的视觉表达。中国政法大学的张都爱认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体系是由“艺境”的诞生、“艺境”的本体表现、“艺境”的各门艺术的表现、“艺境”的审美类型、以“艺境”为核心的人生观五个部分构成的。宇宙、艺术、人格和人生相辅相成、上下贯通于这五部分之中。北方工业大学的王德岩以王国维为范例,以《红楼梦评论》为中心,以“悲剧”问题为线索,以“境界”问题作参照,考察了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初期的逻辑起点与文化生态。北京理工大学的许晶从强国复兴、人民为本、立德树人三方面指出了美育的新时代价值,分析了“讲台(课堂教学)-舞台(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社会资源共享)”之间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普及人人、惠及人人”的高校美育工作理念。北京电影学院的朱青君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她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应从生态环保开始!生态文明的普及,生态环保的落实,应该人人投入。中国传媒大学的姜燕对电影中的音乐创作观念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在电影中我们可以设计符合作品需求的音乐形象来表现独特的情绪和情感,并指出电影中音乐的情感不仅是电影人物的情感,也是音乐创作者的情感、观众的情感。北京大学的张中秋认为科技进步要求美学研究要紧跟时代脚步,应密切关注科技动态,以最新科技揭示美学奥秘。清华大学的范大邯则发问“美与时代”的关系究竟为何?他谈了自己的见解,又探讨了康德未谈及美与时代的关系的原因,以及康德研究审美愉悦忽视时代性的问题。
第四,“美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外交学院的唐骅用精美的、形象的摄影图片,介绍了这几年他深入生活、深入乡村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采风情况。他认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风格,即使同一内容,也会出现迥然不同的审美表现方式。首都师范大学的魏家川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美学意义,他以戏剧表演的观点和舞台表演艺术的原理来审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认为社会是超级剧院,人人都在表演。日常生活昼夜交替的生存样态,周而复始的生物节律,为人生与社会提供了和光同尘、知白守黑的哲学范式以及逢场作戏、计白当黑的审美效果。各种表演呈现了“日常戏精”们的演出套路。北京服装学院的杨道圣发现目前服装研究比较分散,他提出在艺术学学科里面建立一门“服装学”,以便综合服装研究,提供特定的学科规范,并促进艺术学的完善和发展,为服装行业的发展以及国人外观形象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此次北京美学会年会学术研讨气氛浓郁,思维活跃、话题广泛。北京美学会会员们有对互联网与青年文化的探讨,有对美学与时代精神的阐释,有的美学与生活关系的分析。但是无论是对艺术术语的探究、审美价值的挖掘,还是对审美意义的提炼、审美意蕴的表述等发言,都表现出了敏锐的目光、缜密的思考、严谨的逻辑、科学的态度等研究特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美学观点、概念。此次北京美学会年会展示了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家各抒己见,有交流又有交锋,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散发出了强烈的美学智慧的芳香,这些思想的花朵又汇集成芬芳的百花园。集聚了高校、研究机构的美学知识分子的北京美学会,通过年会这一交流机制,进行学术对话、思想碰撞,生发新的研究方向,引发新的时代思考,不断提升美学研究、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传播着美学思想,培养着美学学术新生代。
(撰文:史红 摄影:唐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