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求是》1994年第18期)
资华筠
舞蹈的概念及其分类
舞蹈 以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性的人 体动作表达浓缩 、 升华 了的人 类感情 。 不 同的舞蹈有着不 同的功能和生成 发展 的历 史 , 试 以我们常见 的舞种为例 :
芭蕾舞 , 源于意大利和法国 , 如今 已成为世 界 性 的艺术瑰 宝 , 具有很 高的观 赏 价值 。 “ 芭蕾 ” 一 词有舞剧的意 思 。 从 1 5 8 1 年第一部宫廷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 》在法 国诞生至今 已有四百 多年的历史 。 芭曹立起足尖的跳法是 1 8 2 2 年 由一 位年轻的芭蕾舞星—玛 丽 · 塔莉奥妮 创造 的 , 这 一 创造 日后竟成为芭 蓄舞最 显见 的形态特征 。 芭蕾舞那独具 规范 的动作程式对 人体美的充分展 示 , 那充溢着非 凡的艺术想象力和 人文 主义 精神的 一系 列精彩剧 目 , 那高雅的殿堂艺术气息 , 都有着成熟期文艺复兴时代的鲜明印迹 。 舞蹈 在这 一 时期的活跃 程度与成果 ,丝毫 不亚于 绘 画 、 雕塑 、 文 学 。
以邓肯 、 魏格曼 为鼻祖的现 代舞 , 与 芭蕾舞有 着不 同的美 学法则 和 呈现 方式 , 仅从邓肯被称为 “ 赤脚舞蹈 家 ” 便可窥其一斑 。从表象上看 : 芭蕾舞强 调动作的严谨规 范 ,现 代舞则强调不拘一格 ; 芭 蕾舞追求 缥缈的仙境 , 想方设法创造高空造 型 , 体现 人体的升腾 , 现代舞则 追求 “ 与大 地 的亲近 ” , 颇多地 面动作 ; 芭蕾舞重视师 承关 系和 经典舞目的保 留 , 现代舞则主 张独 创性 和个 人 意绪的表达 。 现代舞的出现 在舞蹈发 展 中是 一个重要的变革 , 也是时代的产 物 。 邓肯以 《马赛 曲》 创作并 在街 头演 出 的同名舞蹈 , 使 广大观者如潮奔涌 , 令人对舞蹈刮 目相看 , 在近代舞史中传为佳话 。 在现 代舞一百 多年的发展 历史中 , 不乏 杰 出的舞蹈大 师 。 他们的成功 之作 , 大都受 到 了传统 文 化的滋养 , 并深刻表达 了对现 实 生活的感受 。
在 日常生 活 中 , 常常有人称 时代流行舞—如交谊舞 、 迪斯科 、 霹 雳 舞等为 “ 现 代舞 ” , 其实 , 这都是群众中流传的 自娱性舞蹈 ( 虽然与交谊舞有密 切渊源关系 的国 际标准舞带有表演性 ) , 它们各 自的源流 、 功能和发 展脉络很不相 同 。 如 : 霹雳舞起源 于美国有色人 种聚居的 “ 穷街 ” , 由械斗间歇中活 动身体而 发展成竞技舞 ; “ 迪斯 科” 一 词原指放唱 片 ( 无 高雅乐队 ) 的俱乐部 , 而迪斯科舞的起源却可追溯到非洲 ; 至 于交谊舞包罗 了多种舞蹈 , 譬如 “ 华尔兹 ” 起源 于欧洲 , 舞风潇洒典雅 , “ 伦 巴 ” 起源于 拉丁美洲 , 节奏强 烈 , 活跃多变 。 凡此种种与自成体系的属于舞 台艺术创作的现代舞并无共通性 。
如果说 “ 芭蕾 ” 是公认的西方 古典舞 ,东方的 “ 古典舞 ” 概念却要宽泛复杂得 多。如 : 日本 、 印度 、 泰国 、 缅 甸 、 土耳其 、 埃及等国都有着源远流 长 、 风格各异 、 体系严谨的传统性古典舞 。 中 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 , 其中当然包括舞蹈 。 汉 、 唐盛世 更是古代舞蹈 艺术发 展的高峰 。 但是 明清以后舞蹈融入 了戏曲 , 失去了独立性 , 以 至于今夭 我们难 以确认 出明 确 、 统一 的中国古典舞 体系 。 就 目前视野 所及 , 有从戏 曲中提炼出来的 ; 也有根据史料 、 壁画 、 画石 、 石窟艺术等整理 出来的 , 如 “ 楚韵 ” 、 “ 汉 风 ” 、 “ 仿唐 ” 、 “ 敦煌舞派 ” 等 。
我 们常说的 “ 民族 民间舞 ” , 更是一 个异 彩纷呈 的世界 。 民族舞 、 民间舞并非同一层 次的概 念 , 前者是指有特定风 格的足 以代表 民族特 征 的舞蹈 , 其 中包 括舞台艺术 品 ;后 者则指 民众 中自然 传衍 的民俗舞蹈 。 但 是在我 国 , 人 们也 习惯于把 由民俗舞加工成的舞台艺术品通称为 “ 民间舞 ” 。
科学 的舞蹈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需 要 进行 形 ( 形 态 特征 ) 、 功 ( 功 能作用 ) 、 源 (源流谱系 ) 、 域 (播布地 区 ) 等多种考察 。
舞蹈的欣赏
舞蹈 所具有的直观性 、 抒 情性 、 形象性 、 动 态性等决定 了人 们对于它 的感受方 式往往从观其形 “ 入 门 ” , 通过审 美过程 而得到情绪的感染 、 情操的 陶冶 、 思想境界 的升华 , 甚 至引发起对 于崇高理 想 的追求和 人生价值的思考 。
舞对 于美的激发 和 呼唤作用 , 取决 于舞蹈 自身的品 格 。 低俗的 、 诱发感官刺激的舞蹈当然 不能起 到健康身 心的作用 。 同时 , 在很大 程度 上 也 取 决于 观赏者 、 参与者 的 情趣 、 品味 、 鉴 赏能 力 、 审美水准 。 对于这 门艺术认识愈深 , 理解力愈强 , 愈 能接受美的信息 , 进而转化为对美好人生境 界的追 求 。有 人 说 , “ 读懂 了舞蹈 , 就 能读懂天 下 的一切 书 ” ; 也有人说 , “ 任何人都可以在 一 瞬间与舞蹈结缘 ” 。 这恰恰说明接受舞蹈之难和 易的两个方 面 。 其实此 中并无任何特殊的奥秘 , 认识和 理解舞蹈也须像熟悉其 它事物一样 , 通过学 习知识和提高修养来达到 。
我们常见 的观赏性舞蹈体裁多种多样 。如 :独舞 、 双人舞 、 三人舞 、 群舞 、 组舞 、舞剧 、 标题性舞蹈系列 、 音乐舞蹈史诗等 ,这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 , 历代专业舞人 创造 、 积累 的结果 。 与此相关的舞 蹈 的题材 ,也必 然是多样化的 。 如 : 可以是浓 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 可以是精工细刻的喜 、 怒 、 哀 、怨 、 羞 、 躁 、 惊 、 恐的感情表达 , 可以是 以比兴 之手法摹拟 飞禽走兽 、 花 鸟鱼虫 ; 也可选取特定的角度 展现 民俗风情 。 舞蹈 之体裁有大 、 中、 小型 之分 , 题材有重大 、 轻巧之别 , 表现手法有具象与抽象 、 写实与浪漫之异 , 但只要 是优秀的舞蹈 都应 具有鲜 明的独具特色的人体语言构成的美的形象 , 蕴含着美的情韵和美的意境 。 一般说来 , 舞蹈应该形神兼美 。 它所具有的美育功 能 , 可 以而 且应该高 扬时代的 主旋律 , 塑 造英雄形 象 , 在潜移默化中 , 起到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 人 , 以优秀 的作品鼓舞 人的作 用 。
中国的舞蹈
中 国舞蹈 有 着光 辉 灿 烂的 历 史 , 5 6 个民族各具特色 的舞蹈遗存之丰厚为世界各 国所望 尘莫及 。 振兴 民族舞蹈对于 弘扬 民族文化 和 激发爱 国主 义 精神无 疑具有积极 的意义 。
历代史书中有关舞蹈 的记载 , 多以太平盛世 的宫 廷乐舞为主 , 对于 真正 负载着创造 、传衍 舞蹈 文化的历史作用 的人 民大 众 , 并 未给予 应有的重视 。 专业舞人 的创造 固然 比较集中地体现 了一个时代的舞风和舞艺水平 。但就本质而言 , 专业舞人之舞艺水平 , 取决 于其对民族精神及时代风貌所 反映的深 度 。 因此 , 直接或间接地从植根 于人 民群众中的舞蹈汲 取养分就是专业 舞人 的重 要使命 。
毛泽 东 同志的 《在 延安 文 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 》 划 时代地 阐明了 人民大众在文艺发展史 ( 其 中当然 也包括舞蹈史 ) 中的作用 , 科学地 论证 了 “ 文 野 ” 、 “ 精粗 ” 、 “ 高低 ” ,继承 、 借鉴与创造等等之 间 的辩证关 系 , 指出一 切 专 门家 应 该 “ 吸收 由群 众 中来 的养料 , 把 自己充实起来 , 丰富起来” 。 这 对于艺 术家 ( 包 括舞蹈 家 ) 具 有重 要 的指 导 作用 。 延安新秧歌运 动的蓬勃发 展 , 正是 《讲话 》 精神指引下 的典型 的时代产物 , 由此而引发的 中国 民族 民间舞蹈 之勃兴 , 构 成 了 当代舞蹈史 上光辉的一 页 。 新中国建立 以后 ,广大舞蹈工 作者在 《讲话 》 精神指引下 , 对于那 些 “ 粗糙的” 但也是 “ 最 生动 ” 的 民众中自然传衍的舞蹈 , 大规模地搜集 、 整 理 、发展 、 创新 , 优秀 的舞蹈家 自觉地 探索着 自身创 作个性与时代精神的交 融点 , 力 图使 自己的脉搏与时代同步 , 创作 了一批具有鲜 明的 民族风格 、 昂扬的时代精神和 较高 的 审美价值的 舞蹈 作 品 。 这 些 具有 中 国 特色 的舞蹈 , 既不 同于西 方 “ 民族民间舞 ” , 不 主张一成 不变地 保持 “ 原始性 ” , 也 不 同于孤芳自赏的象牙之塔的产物 , 而 是追求艺术家 的能动创造和 为群众所喜闻乐 见的完美统 一 。
舞蹈精品的出现 , 需要诸多条件 , 其中最 重要 的是制 定 向高雅 艺术 (绝不 仅限于 芭蕾舞 ) 倾斜的优化 “ 舞业 生 态 ” 的政策 。 它应该是实质性的而 非权宜性的 , 系统的而 非孤立 的 , 稳定 的而 非一 时性的 。 同时 , 还 应该花 更大的力气 ,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造就一代知识丰富 、 情趣高尚 、 善于欣赏高雅艺术 的观众 , 这 不仅是舞蹈精 品生成 、 发 展 的审美 基础 , 也是提高 民族素质的必 要措施 ,实乃 治本之 举 。
作者简介
资华筠 (女)原籍湖南,1936年出生于天津,汉族,中共党员。
舞者、学者。 国家一级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舞蹈艺术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舞协顾问。曾任第五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中国舞协副主席等. 2012年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舞蹈艺术终生成就奖.2014年《舞蹈生态学》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的著作类特等奖。
1950年初中毕业于南开中学,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少年班,开始专业舞蹈生涯。1952——1987年历任中央歌舞团领舞、独舞、领衔演员、教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表演过中外各种风格的舞蹈近百,其首演,领衔的经典舞蹈,如:《飞天》、《孔雀舞》、《荷花舞》、《长虹颂》、《金索与银锁》等,在新中国舞蹈发展中具有时代标志性。曾参加国际、全国舞蹈比赛,获金奖、铜奖。2012年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舞蹈艺术终生成就奖.
第一批尖子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评为研究员(舞界唯一获艺术、学术双项正高职称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博士生导师资格。1987年—1999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主持、参与国家“八五”至“十一五”规划艺术科研重点课题,如:《中国当代舞蹈精粹电视艺术科研片大师专辑》,《影响世界的中国乐舞》〉、《中国大百科全书》 二版(任总编委会委员、舞蹈学科主编)等。主要研究成果《舞蹈生态学导论》(1991年出版)、《舞蹈生态学》(2012年出版)(合著)为创新性交叉学科,对舞蹈生成发展的规律及民族文化特异性的研究,提出科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对舞蹈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年多来经受实践检验,为舞界、学界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获好评。此外,有《舞艺 舞里》(中英文)、《中国舞蹈》(中英文)(主编并撰稿)、《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合作主编、撰稿),《黛尔伯西荷拉遐想》、《舞思》等专著10多部,以及论文、评论、散文等计300多万字。其中,论文、评论、散文,均曾获国家级一等奖,专著《中国舞蹈》曾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并获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重要贡献奖。2009年在“光明讲坛”发表《话说中国舞蹈》(2万字),2010年5月出版单行本,被高等艺术院校定为必读、选读。其舞蹈批评倡导践行“三真精神”(真实的感受,真切地表达,揭示真谛)具有公信力。近年来关注、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精神植被”、“优质基因传承”、“原生态的科学界定”等理念,并有多项建议为中央领导采纳。
作为舞蹈理论家,其舞蹈批评以“三真”精神和对当代舞蹈其学风严谨、重视实践,在本学科中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最多,毕业后已陆续成为舞界领军人物。
曾出访亚、欧、美、澳、非洲50多国,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先后获美国名人传记中心(ABI)20世纪成就金唱片奖;1998年英国传记中心1998—99世界杰出妇女奖等。自1988年入选伦敦(IW’SW)世界名人录(其它国际、国内名人录未计其详)。1997——2002年曾任国际全球艺术委员会执委。
2009年建国60周年,中国舞协授予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
2010年荣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终身研究员
2012年荣获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4年《舞蹈生态学》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的著作类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