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纪新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两卷本)出版

1 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3)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版

开本:710毫米X1000毫米,1/16

字数:900千字

配图:96幅

定价:149.00元(上、下卷)

内容简介该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先秦两汉艺术观念进展的力作,前后历时10余年完成。作者认为,先秦两汉是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国艺术最具原创性、最能彰显本土价值的时代。这一时代可分为三期:一是远古夏商西周,二是春秋战国,三是秦汉。其间由艺术创造衍生、由哲学反思确立的艺术观念,基本规划了后世中国艺术的走向。礼乐是这一时期艺术的核心命题。作为一种观念,它弥散于中国早期礼器、音乐、舞蹈、绘画、图像、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并决定了中国人关于城邦、国家乃至天下的整体设计理念。研究这一时期的艺术观念,必须在实用、审美之外兼及艺术的象征价值。通过象征,先秦两汉时期的艺术最终走向了哲学,并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入而广泛的关联。该书力图打破固有中国艺术史和艺术思想史研究的窠臼,主要特点如下:一是以艺术观念为切入点,解决中国艺术史研究和艺术理论史研究长期分离的问题;二是将中国艺术视为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连续环节,从而使艺术史关涉的问题更趋多元化;三是突破审美对艺术史的疆域限制,在审美之外更多植入哲学(象征)维度的内容;四是追求“照着讲”而非“接着讲”,避免前置判断,保持价值中立,让艺术史最大限度地回归中国历史本身;五是追求史料的坚硬度、哲学的深广度和精神的高远度相结合,力求实现对这一时代艺术状况的整体观照。

目录

导论

一、先秦两汉:中国艺术的前历史

二、现代艺术观念与中国艺术史写作

三、中国艺术观念史的起点和奠基问题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今、雅俗之争

五、春秋战国时期对艺术的肯定与否定

六、汉代艺术及艺术观念综论(上)

七、汉代艺术及艺术观念综论(下)

八、艺术观念史的特性及研究法

九、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的特性及文献辨析

第一章 远古夏商:艺术观念的浮现

第一节 中国艺术观念之萌芽

一、艺术的起源问题

二、人工制品与艺术作品

三、远古器具与艺术观念

四、远古艺术的观念性特征

第二节 中国艺术观念之初型

一、文字史与艺术观念史

二、甲骨文中的艺术概念

三、甲骨文中的艺术评鉴

四、殷商时期的艺术观念

第二章 西周:中国艺术观念之奠基

第一节 “心”的发现与“诗言志”

一、殷周之际人神关系的变化

二、“心”的发现

三、“诗言志”的提出

第二节 西周典礼艺术的物体系

一、诗、礼、乐之关系

二、从身体到服装、佩饰

三、上手之器:青铜器

四、建筑与城市

五、意义物与人工物

六、表意体系的复原与拓展

第三节 西周音乐艺术与音乐观念

一、西周用乐状况

二、诗、乐、舞之关系

三、释“百兽率舞”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艺术与政治

一、西周政治的情感特性

二、诗与政治

三、礼与政治

四、乐与政治

第三章 春秋用诗及诗用观

第一节 春秋用诗状况及价值定位

一、春秋用诗状况

二、诗教与雅言

三、诗的价值定位

四、诗与乐的分离

第二节 春秋用诗原则

一、“诗之志”与“诗之言”

二、“诗以合意”与“以诗证事”

三、“诗以合礼”与诗的等级制

四、“赋诗断章,余取所求”

第三节 诗的文场与审美标准的建立

一、诗的准入制

二、诗的情感取向

三、诗的文场

四、诗的错位式理解

五、贵族私语体系的形成

第四章 春秋音乐及音乐观

第一节 音乐艺术的独立

一、音乐与音乐家

二、音乐价值的二重性

第二节 音乐的神性问题

一、“乐与神通”及理论根据

二、音乐中的自然感应

三、音乐中的生死预言

第三节 春秋音乐的古今之争

一、古乐的边界

二、新旧乐之比较

三、新乐的界定

四、对新乐的批评

五、历史特性及后续影响

第四节 审美批评观念之诞生

一、季札观乐

二、审美批评诸层次

三、政治批评与审美批评之辨

四、音乐认知模式与审美批评

第五章 春秋建筑及建筑观念

第一节 春秋建筑的价值取向

一、听与看:从诗、乐到建筑

二、建筑的审美取向

三、建筑中的理性与欲望

第二节 周礼对建筑制式的规定

一、建筑作为礼制观念的物态形式

二、建筑制式与尊卑等级制

三、建筑装饰与艺术等级制

第三节 春秋建筑批评的礼制原则

一、相关史料集录

二、对权臣大夫的批评

三、批评的尺度与向度

四、礼制批评的有效空间

第四节 春秋建筑批评的俭奢原则

一、春秋时期的诸侯建筑

二、相关批评文献集录

三、尚俭的批评观

四、礼制与俭奢之关系

第五节 审美批评观念的浮现

一、建筑中审美批评的位置

二、“美”的语义拓展

第六章 老子与孔子

第一节 艺术的形而上学

一、老子的道论与艺论

二、老子的气论与艺论

三、老子的象论与艺论

四、艺与真

第二节 艺术的经验论

一、孔子与早期艺术史

二、孔子时代的“艺术”

三、孔子对艺术的分类

四、孔子的艺术价值观

五、孔子的艺术批评

六、孔子删诗与理性启蒙

七、孔子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战国时期艺术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艺术末世论

一、退化的历史观与艺术史观

二、诗的衰亡与诗、史之变

三、艺术的重新定义

第二节 战国音乐的世俗走向

一、音乐的色情化

二、音乐的民间化

三、音乐的地域化

四、音乐的多元化

五、雅乐之遗存

第三节 造型艺术:青铜器与绘画

一、战国青铜器的世俗化

二、绘画及其艺术取向

三、新型艺术主体之诞生

第四节 造型艺术:宫殿与墓葬

一、宫殿建筑及欲望表达

二、墓葬建筑及欲望表达

三、秦皇陵与秦皇城

四、两界混成的营造体系

第八章 战国诸子对艺术的否定

第一节 道家的自然原则

一、道家艺术否定论的哲学基础

二、对音乐和典礼艺术的否定

三、对儒家艺术史叙事模式的批判

四、对儒家礼乐观念的批判

五、对庄子“反艺术”的评价

第二节 墨家的经济实利原则

一、墨家艺术否定论的理论基础

二、对美的批判

三、对艺术的批判

四、对儒家礼乐观念的批判

五、对儒家艺术史观的批判

六、对墨家“反艺术”的评价

第三节 法家的政治集权原则

一、法家艺术否定论的历史和地缘背景

二、商鞅之反艺术

三、韩非子的法哲学

四、韩非子法哲学与艺术的对立

五、韩非子法制观与艺术的对立

六、道、法艺术否定论之比较

七、对儒家艺术史观的批判

八、对法家“反艺术”的评价

第九章 战国诸子对艺术的肯定

第一节 《乐记》

一、与西周、孔子音乐观的比较

二、《乐记》的音乐哲学

三、《乐记》对音乐的形式认知

四、《乐记》论音乐的接受

第二节 孟子

一、孟子对儒家音乐观的发展

二、孟子乐论的人性论基础

三、孟子的音乐政治学

第三节 荀子

一、荀子的艺术整体观

二、“礼养”论与艺术等级制

三、为欲望性艺术辩护

四、荀子论伦理性艺术

五、艺术的人性论基础

六、对墨子“非乐”的批判

第十章 《吕氏春秋》的理论融创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与诸子之学

一、《吕氏春秋》的哲学贡献

二、《吕氏春秋》对音乐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音乐与自然之关系

一、音乐的自然本源

二、音乐在自然中的位置

第三节 音乐与心灵之关系

一、音乐的心灵依据

二、音乐中的自然与心灵

第四节 音乐与空间之关系

一、音乐的空间配置与音乐地理学

二、四方之音的史源学根据

第五节 音乐与时间之关系

一、音乐的四季配置与时间的音乐化

二、音乐史及音乐史观

第六节 音乐创作的“适音”原则

一、《吕氏春秋》论“适音”

二、对侈乐的批判

第七节 音乐鉴赏中的“知音”原则

一、《吕氏春秋》论“知音”

二、士人音乐的先声

第十一章 先秦工艺体系与制度

第一节 工艺体系的生成

一、天工与人工

二、工艺的分类法

三、先秦工艺体系(上)

四、先秦工艺体系(下)

第二节 先秦工艺制度

一、“百工”初义

二、工匠与工官

三、百工地位之递变

四、可能的匠作制度(上)

五、可能的匠作制度(下)

第十二章 释器具

第一节 石与玉

一、中国石器审美之诞生

二、中国玉器审美之诞生

三、玉的表意体系

第二节 陶器

一、农耕文明与陶器的生成

二、史前陶器的器具史意义

三、史前陶器的东与西

四、工艺连续体与审美之网的形成

第三节 青铜器

一、中国工艺史上的陶铜之变

二、作为青铜共同体的天下国家

三、青铜纹饰与图像政治

四:饕餮之眼与图像神学

第十三章 先秦工艺哲学

第一节 器具的哲学发生

一、世界的人工图像

二、《周易》的器具哲学

三、《周易》时代的实物印证

四、卦象对器具的构建

第二节 道论与器论

一、道论的生成

二、老子的道与器

三、老庄道器观念的内在矛盾

四、一种理想主义的器具

第三节 器具与宇宙

一、基于道论的宇宙论

二、器具与天地四方

三、器具与时间

第四节 道与技

一、先秦技术哲学的进展

二、墨家的技术哲学

三、道家的技术哲学

四、先秦时期的“巨匠”观念

第十四章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音乐哲学

第一节 释“乐”

一、诗、乐、舞一体观

二、“乐(yue)”与“乐(le)”

三、音乐哲学的生成

第二节 汉代音乐哲学

一、思想史背景

二、风声

三、音律(上)

四、音律(下)

第十五章 汉代音乐观念

第一节 汉代音乐与政治

一、音乐向政治的生成

二、音乐与人间事务

第二节 西汉乐制:观念与实践

一、高帝时代

二、文帝时代

三、武帝时代

四、王莽时代

第三节 东汉乐制:观念与实践

一、概况

二、乐律

三、乐论

四、大予乐

五、黄门乐

第四节 汉代乐风

一、楚声

二、悲丽

三、琴(一)

四、琴(二)

第十六章 汉代的图像世界

第一节 哲学图像

一、道体、道性与道图

二、汉代黄老与儒家的图像化

三、汉代哲学的宇宙图像

第二节 神学图像

一、神迹与神域

二、汉代谶讳与图谶

三、汉代图谶小史

四、汉代的神仙世界

第三节 地理图像

一、地理认知与地理想象

二、汉代的天下地理体系

三、汉代的地图

第四节 大一统美术之诞生

一、汉代的宇宙图像与美术图像

二、汉代地图与山水艺术

第十七章 汉代书画观念

第一节 汉代绘画观念

一、图与画

二、肖像画与人物画

三、汉代画制与画工

四、汉代绘画原则

五、对于绘画讲述的讨论

第二节 汉代书法观念

一、“书”辨

二、汉代书制

三、汉代书论

第三节 “书画一体”问题

一、释“书画一体”

二、“书画一体”的史源学根据

三、“书画一体”的艺术表达

四、总结与拓展

第十八章 西汉建筑及建筑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 西汉前期(高帝~景帝)

一、汉初建筑的威势与尊贵原则

二、贾谊论建筑与权力之关系

三、汉初政治哲学与建筑实践的矛盾

四、汉初建筑的奢华原则

第二节 西汉中期(武帝~宣帝)

一、武帝时期的帝王建筑体系

二、武帝时期大兴土木的原因

三、文学想象、神仙信仰对建筑的影响

四、武帝的帝王生涯与建筑之变

五、士人的态度

六、辞赋家的态度

七、司马相如的建筑观念体系

八、昭、宣时期的艺术观念

第三节 西汉晚期(元帝~平帝)

一、对宫殿苑囿的全面清理

二、西汉晚期的丧葬建筑

三、贡禹关于丧葬建筑的奏议

四、元帝时期的毁庙争论与实践

五、元帝之后的宗庙存废之争

第十九章 新莽时期的建筑及建筑观念

第一节 西汉末年的政治与建筑

一、儒家化潮流与王莽的崛起

二、成、哀时期建筑的过渡性特征

第二节 王莽的建筑政治学

一、明堂:王莽新政的奠基礼

二、九庙:重建家族史

三、明堂、九庙的深层价值取向

四、从城市到国家:建筑礼仪空间的拓展

第三节 王莽的建筑语言学

一、王莽的建筑语言学实践

二、语言对建筑属性的重建

三、语言乌托邦与城市幻景

第二十章 西汉两都之争与城市观念

第一节 洛阳在中国城市史中的位置

一、天下之中的地理定位

二、王朝正统的政治定位

三、儒家的礼制之城

四、贯通人神两界的帝乡

五、周秦之际的洛阳

第二节 西汉前期的帝都争论

一、娄敬的地理优势论

二、汉初建都争论的价值分析

三、贾谊的城市伦理学

第三节 武帝时期作为欲望都市的长安

一、司马相如的长安意象

二、作为欲望之都的长安

第四节 元帝时期的灾异论与迁都主张

一、元帝时代政治的全面儒学化

二、翼奉的阴阳灾异论与迁都主张

三、翼奉论洛阳作为帝都的优势

四、元帝对翼奉的回应

第五节 新莽时期的迁都计划

第二十一章 东汉两都之争与城市观念的进展

第一节 东汉初期的洛阳与长安

一、东汉初帝定都洛阳的原因

二、东汉初帝对洛阳城的重建

三、东汉前期旧都长安的存废

四、杜笃为长安城辩护

第二节 班固对两都的比较

一、基于城市历史的比较

二、基于城市景观的比较

第三节 班固对洛阳的哲学辩护

一、基于“汉德”的地理优势论

二、基于“汉德”的人文优势论

三、基于“王者无外”的天城观念

四、洛阳帝都地位的强化

第四节 两都之争的终结

一、东汉建城实践对文人论争的消解

二、《两都赋》、《二京赋》之比较

三、《二京赋》对帝都争论价值的消解

四、董卓时代向长安的回迁

第六节 总结与拓展

结语

一、美和艺术与中国早期制度文明

二、礼乐的边界与中国早期艺术的边界

三、美和艺术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

四、中国艺术史研究亟待回归中国历史本身

五、历史家的个人立场与学术立场

插图

参考文献

名索引

后记

2005年,是我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9月,承蒙叶朗先生垂爱,我到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做博士后研究,自此开启了在京工作和生活模式。

10余年来,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从对中国美学一般问题的关注,转向更真切地靠近中国艺术。记得2005年刚入流动站时,北京大学美学和美育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分派我主持教育部《中国艺术批评通史》项目。为此,我不得不勉力强化对中国艺术史的理解。事后证明,这次学术方向调整是重要的。套用老师的话说:做中国美学史研究不懂中国艺术,终究隔了一层。

也是在这10年,除了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常的科研教学工作外,我陆续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中国美学史课程。这里的历届同学多是国内已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和他们交流,使我强烈感觉到哲学与艺术对接的重要。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愿意将这本著作视作相关教学活动中“自反”或“自强”的成果。

10余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中国艺术史研究,不仅仅属于艺术史家,也不仅仅属于美学家,而是最终属于哲学的事业。中国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具像表达,审美是重要的,但它也仅仅构成了艺术多元价值中的一个维度。所以要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艺术和美学修养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哲学。一部好的艺术观念史,应兼具史料的硬度、哲学的深度和精神的高度。在介入这项工作之初,我为自己立下了这一目标。目前看来,可能它还远远没有达到。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原本计划能写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艺术观念史,但现在10多年过去了,却只完成了其中的先秦两汉部分。生年有限,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时间将这项工作做完了。同时,由于写作时间跨度较大,过去曾认为很到位的判断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新想法。我希望能在以后的修改中使其臻于完善。

最后,我要感谢国家社科规划办将该书纳入后期出版资助计划。同时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同事们,感谢在京高校的师友和同行们,感谢人民出版社洪琼先生,感谢河南省社科院席格副教授。西方有句谚语讲:你以为你在游泳,其实是一股暗流在推你前行。做学问是一件相当孤寂的事业,好在有大家的默默支持,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也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有更多进步。

 

刘成纪于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寓所

                                   2016年12月

作者简介

3

刘成纪,河南虞城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博士后。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特聘教授等。任现职以来,出版学术专著1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项,获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2011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汉代身体美学考论》、《庄禅与中国诗学精神》、《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