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荣: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

朱志荣


转载自文艺争鸣


11

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是近百年来在不断学习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无疑体现着现代性特征。但是这种学习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的移植和引进。中国传统美学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变迁,自身是有着生命力的,存在着走向现代的因子。其中很多有价值的闪光思想,值得我们发扬光大。这就需要我们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美学加以审视、判断和继承。研究和继承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学习、借鉴和研究西方美学之间并不矛盾。我们不能因为学习西方美学还不够,就不去继承传统了。各种反对继承传统美学的说辞是不妥的,继承传统美学思想并不妨碍学习西方美学。几乎从100多年前美学学科传入中国的时候开始,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美学先辈,如蔡元培、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人就结合中国历代文艺作品和传统美学思想的实际,对西方美学进行参证,进行消化和吸收。他们对西方美学的学习和吸收,既有可资借鉴的探索,又有削足适履、生搬硬套的情形。我们今天讨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需要深刻反思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讨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离不开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本没有美学学科,20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美学研究,是几代学人站在时代的立场上,根据现代美学的学科特征进行探索和整理的。中国现代美学是通过借鉴和学习西方美学建立起来的,其学术形态、研究方法和学术语言也更多地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美学,尤其受到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也是适应现代审美实践的需要进行研究的。因此,我们讨论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离不开作为现代美学范本和全球化主要背景的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的新观念、新方法为中国传统美学灌注了新的血液,使之获得了生命活力。《诗经·小雅·鹤鸣》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美学研究上,我们也应当借西方美学之石作为方法,攻中国传统美学之玉,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创造性的阐释。因此,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阐释中国传统美学,是我们激活中国传统美学,走向当代、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和路径宗白华当年在接受了西方特别是德国美学的基础上,返观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既看到了中西文化的相通之处,又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之处。他对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和谐、节奏等方面的具体诠释,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的转化。

中国传统美学研究需要借鉴西方美学的观念和方法,但不是对西方美学的简单移植和比附,而应当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研究自身的内在要求,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整体进程息息相通,从而揭示出中华文明现代性的独特特征。因此,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需要我们用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的具体实际,以新视角和新方法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内涵,把中国美学上升到美学学科应有的理论高度。

中国当代的美学学科体系建设,必然要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的资源和独到思想,有寻根,有反思,而不能只是西方美学学科体系的简单移植。佛学思想曾经对中国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当时我们并没有罢黜百家,独尊佛学。学习和研究佛学,与继承儒、道学传统思想并不矛盾,与古人立足当下的思想创新也不矛盾。同样,研究中国传统美学,不能简单地将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作为西方美学思想的注脚,更不能将中国古代的精辟思想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注脚,混乱时空,颠倒源流。同时,学习西方美学也不能盲目跟风。西方当代新学说不断呈现,不断淹没,被淘汰,说明其本身价值不高。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研究,可以补充当代西方美学。现代新儒学援西入儒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质辉映,异质互补。我们需要深度开掘中国传统资源,参照西方,强调逻辑性和科学性,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加以提炼,呈现到全球化视域中,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

中国现代美学早期曾经套用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附研究,以西释中。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是寻求中国传统美学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是有一定的价值的,但是其中有不少牵强附会的情形。例如王国维用叔本华的悲剧观解释《红楼梦》,其中也多少有一些牵强附会的成分。他甚至把宝玉的“玉”与“欲望”扯在一起,简直风马牛不相及。我们反对简单地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比附于西方理论,削足适履,取同弃异;杜绝将西方美学简单机械的生搬硬套地移植过来的情形。现在,我们需要揭示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独特价值,为世界美学贡献独特的美学思想,应当在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从适应时代的角度进行整合。

中国传统美学在对待西方美学的态度上,要以共识推进深化,以特性促成互补。在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过程中,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和学术形态是必要的。但更进一步的目标则是中西会通。会通不是简单的“依傍”,而是通过对话进行“交流”。中西美学的相通可以互证的内容,固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相关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会通本身有助于思想的深化。但中国美学必须具有独创性思想,对世界美学有独到的贡献,与西方美学和而不同,其重点在于求异,把真正的独到的内容揭示出来,推动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现代阐释,共同促进世界美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中西差异可以互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会因其独创性而更值得重视。因此,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虽然有着种种的不足,但其中依然有着值得继承的部分,我们应当重视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贡献融汇到世界美学的洪流中。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必将探讨如何向世界呈现,如何被世界接受等问题,这是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可以与西方美学的交流对话中,共同推动世界美学的现代化进程。宗白华说:“我们现在对于中国精神文化的责任,就是一方面保存中国旧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伟大庄严的精神,发挥而重光之,一方面吸取西方文化的菁华,渗合融化,在这东西两种文化总汇基础之上建造一种更高尚更灿烂的新精神文化。”这当然是他当时的理想。我认为,我们应当在对西方美学的接受、融合中整理中国传统美学,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粹拓展到国际美学话语的舞台上,要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话语表述方式,要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进行现代阐释,顾及到当下语境,尤其是西方语境中的可接受性。因此,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把握和整理需要西方的范式。中国美学必须拥有现代学术形态,必须借鉴西方美学方法。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研究和创新,必须与世界美学可对话,可交流,可接受。要立足于现代已有的知识系统,至少在目前不可能另搞一个知识系统。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贡献,这种贡献可以融汇到世界美学的整体中来。

我们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整理、发掘和创造性继承,遇到两方面的责难。一是国粹论者认为我们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原汁原味,对它们在当下语境中的取舍有实用主义之嫌。二是虚无论者认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陈腐、过时,不及当代西方美学先进,因而没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其中有的学者把全球化理解为全盘西化,认为学习西方美学,让西方美学在中国落地生根,才是我们的方向。甚至有人提出,西方美学的中国化,就是中国美学,这无疑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思想。我们重视学习西方美学,但不能简单地用殖民文化和半殖民文化的心态对待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人自身对数千年审美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其中包含着许多精辟、独创的见解,理应得到我们自身和世界的重视。其中的许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在中国传统美学独特的系统、范畴和概念中,不乏在现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思想,有着可以为当下中外美学所借鉴和利用的资源。诸如立象尽意的意象象征、默而知之的虚静体验等,都是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和发展的。中国传统美学自身,也包含着现代性因子。德裔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对中国画论的相关论述虽然有着误读,但他说:“这些古代东方思想一直保持着活力”,“它们听上去还相当现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因子是我们自主创新的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作为对中国古人审美活动规律的总结,其中必定包含着人类活动的普遍规律,乃至包含着西方美学思想中未能总结到的一些规律。这就不仅有益于中国现代的美学学科建设和审美实践,也会有益于世界的美学学科建设和审美实践。中国美学有一个以意象为中心的潜在体系,并且形成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值得我们加以继承。而中国传统的整体性和体验性等特征也依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活动中物我浑融的表达,是独特的;而其中从有机生命整体的角度把握人的审美活动的特征,则是深刻的。中国美学体现了创造性和超越性特征。宗白华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放到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社会观的大背景中去理解,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实际的。

朱光潜的美学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时借鉴,一是补苴罅漏,二是张皇幽眇。在世界美学系统中,中国传统美学有补苴罅漏的功能。同时,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一些有价值的萌芽也需要我们发扬光大,这就是张皇幽眇。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特殊性与致思方式的特殊性,一方面需要我们研究者适应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其独到之处,也值得我们张皇幽眇。中国传统美学顿悟式的感兴和印象式的点评,以及其中所呈现的类比思维方式,虽不能作为学术基本形态,但是依然可以作为现代美学补苴罅漏的辅助形态。

我们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对历代审美创造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审美创造与传统美学思想之间是可以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审美创造中有很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在当下的审美理论与实践中直接继承和发扬光大。宗白华力求将诗歌、音乐、书法等艺术创造与古人的美学思想统一起来加以研究,值得我们重视。中国数千年来的审美创造和美学思想共同铸造了我们审美的心灵,我们在具体研究中必须将两者加以参证。

中国传统美学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中国传统美学将审美活动与生命崭新境界的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询紧密相连。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独特致思方式,中国传统重体验、重感悟的特点等,有现代美学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人在农耕文化时代形成的生态意识依然值得今人的重视。对于审美判断,中国美学重视体悟、反省,重视创造精神。中国传统美学在文体形态、范畴特征和表述方式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依然有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妥善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的问题,那么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建设就会更具有中国特色和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当下语境和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积极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现代汉语在继承宋代以来日常口语的基础上,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西方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在学术表述上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些范畴和思想的精微与奥妙在现代汉语中未能得到准确的传达和继承。例如气,势,几,微等范畴,都是现代汉语语境难以言传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这些语义的现代传达。

当然,我们对待中国传统美学的态度不能仅仅抱残守缺,不能夜郎自大,作井底之蛙,肆意夸大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作用。我们既要尊重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事实,又要跳出古代的窠臼,以现代性眼光整理中国传统美学遗产。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曾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这种态度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继承与发展。

 三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特征,是在学习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适应当代审美实践、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全球化时代审美实践和理论建构的需要。它具体表现为独创性、开放性、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等特征。

现代性是一种独创性。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美学,需要揭示出中国传统美学中具有独创性的、在当代依然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个性。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审美欣赏,乃是欣赏者与创作者,欣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一是要有共同的审美趣味为前提,二是要以文本为基础。世界对主体的感发,主体对世界的感应与共鸣。这与西方传统美学是截然不同的。宗白华说:“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也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所以中国的画学对将来的世界美学自有它特殊重要的贡献。”中国现代美学虽然在早期有明显的移植西方美学的特点,但是一经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就有了自身的特征。中国现代美学从引进、借鉴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发扬光大,其中就包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独创性。

现代性是一种开放性。我们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和再发现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博物馆陈列式的,而是在阐释中必然地运用到西方的范畴、观点和方法,必然在贯通中西的视域中去审视中国传统美学。尤其要通过西方美学的镜子,厘清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之处。要把传统美学资源放在现代背景下,放在全球化视野下发挥作用,审视其价值,用外来思想和时代精神激活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内在生命。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全球化时代的普遍可接受性,便于当下的理解。研究中国传统美学要着力开掘可与世界美学交流对话的内容,以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为基础对外来思想的审视、消化和吸收,两者交流本身,也会翕辟成变,产生新的思想,拓展新的思路。这种开放性不仅有利于通过交流与对话学习西方提升自己,也有助于以自身的特点影响世界美学。

现代性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特征。中国古代的审美实践与理论研究,是相对独立的,但长期以来都是在中外交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性本身是一个流动的范畴。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及其在现代中国的发生、发展,就包含着现代性成分。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取舍和运用,必然受到现代性的影响和制约。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进程本身是动态发展的,是趋于现代的。汉唐通过西域与外部的交流,积极推动了本土美学不断地焕发生机与活力。明代以降的个性觉醒与解放,本身就昭示着超越封建、走向现代的轨迹。近百年来在大量学习和借鉴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反思和整理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本身就带有现代性视角,使得中国美学在继承古典美学的基础上走向现代。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挖掘和整理,审视和评价,离不开当下的历史境遇和时代要求。如果我们还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引进,或王国维时代的比附研究阶段,漠视近百年来的中国美学研究进程,显然是不当的。

现代性也是中国当下美学研究继承传统、面对当下和走向世界的桥梁。在当今美学界,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对西方美学的吸收、借鉴和参照,与立足当下审美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以及对传统的创造性的继承,这三者是统一的。因此,我们继承传统美学思想,要让他们与西方美学对话,与当下的创新对话。这些融合古今中西的尝试和努力都是必要的。客观上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有益。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超越古今中外,融合古今中外,面向当下审美实践的美学理论体系,真正实现古今中西的对话和交流。现代性本身是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并最终导向未来。因此,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传统,就是继承传统,借鉴外来文明和关注当下的传统,积极顺应了世界对中国美学的需要。

从现代性立场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整体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下中国美学界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更是丰富和深化世界美学的必然要求。中国美学要在继承传统、借鉴西方和面对当下审美实践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话语权,为当今的世界美学作出更大的贡献。世界美学的格局是不会一成不变的,它将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和不断转型,将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世界美学的多元性需求,积极推动了中国美学的现代性探索。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的现代性追求,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美学的观念和方法,与中国当下的审美实践和美学理论探索紧密结合。历经近百年来数代学者的努力,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依然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努力的方向。学者们在古今、中西的对话和会通中寻求现代转型。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研究本身就包含着古今对话。而借鉴西方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又包含着中西对话。这种古今、中西对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华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从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研究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研究,从选取的内容,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国内的学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需要相互交流,共同推动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