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丽
(转载自马美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艺术与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意与文化批评紧密相关,在当代社会批评将获得新的理论与实践的增长空间。2017年7月14日至15日,第六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在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主楼会议厅(Main Building Council chamber)举行,会议主题是:创意、批评与全球化。本届论坛由卡迪夫现代语言学院与中国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联合主办。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和中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在全球化语境中,艺术与文化创意、批评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艺术与文化创意实践如何有助于社会进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在大会开幕式上,卡迪夫大学现代语言学院院长拉夫·朗福德(Rachael Langford)女士表示了对于来自各国学者的热忱欢迎,并对卡迪夫大学及卡迪夫大学现代语言学院做了相关介绍。威尔士政府议院院长简·赫特(Jane Hutt AM)女士代表威尔士政府致辞,她在致辞中指出,威尔士政府一向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友谊与合作。创意与文化是此次会议交流的主要话题,也是中国与威尔士交流的关键要素。中国与威尔士已签署了文化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这个备忘录中也已重点提及了文化与创意问题。在我们的交流活动中,文化包括许多话题,诸如视觉艺术、文学、影视、语言和体育运动,在谅解备忘录中已经提到威尔士与中国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国家博物馆、合唱团等机构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所展开的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并表达了今后加强与中国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保护和提升威尔士文化事业的良好意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王杰教授,作为论坛主席介绍了关于此次会议筹备的相关情况,并代表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对于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王杰教授指出,在大数据管理已经成为政治治理模式的一种基本手段的条件下,新媒体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创造力、审美习性和品味都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随着文化经济和审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审美和当代批评再一次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目前,的确有许多美学和文化问题严重地困扰着当代中国,我们需要严肃而认真地思考并应对这些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角度发出当代学者的声音。卡迪夫大学齐泽克研究中心主任海克·费尔德纳(Heiko Feldner)和法比奥·维吉(Fabio Vighi)教授指出,创意与批评二者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没有创意的批评理论是空虚的,而没有批评理论的创意则是空洞的。威尔士艺术委员会主任艾伦内德·哈舞(Eluned Haf)女士向大会介绍了威尔士艺术委员会主任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并表达了通过文化交流政策改革以深化威尔士与中国在文化各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希望。北京师范大学—卡迪夫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马海丽女士对于为此次会议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以及不远万里来参加会议的各国学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欢迎。
在7月14日关于“全球文化与创意”的讲演与讨论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委员会负责人克里斯汀·默克尔(Christine Merkel)女士做了关于“参与性政策在促进文化表达多样化中的作用”的专题演讲。她以一个通往德国西南部的记录着4万年前人类祖先艺术创作的山洞为例,开启关于全球化文化交流的讨论。她指出,文化产品并非一般的商品,而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二重性。目前,各国文化部长都积极参与全球化文化政策改革,其中,文化差异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联结点。在文化政策改革中,各个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对于文化与创意的理解日益获得了重视与考量,较好地促进了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她指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强调,艺术家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艺术与文化在经济的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撼动的重要作用。克里斯汀·默克尔尤其强调政府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性,政府如何考察文化的差异性及其价值对于如何实践文化表达多样性以及全球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围绕着该议题,埃鲁德·哈芙与马海丽女士就威尔士与中国在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前景作了回顾与展望。纽约大学斯卓森·哈罗德(Sjursen Harold P.)在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习俗的价值与意义”中对于传统文化习俗、传统社区、自然资源、技术等概念及其内在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和思考,并探讨了传统文化习俗的保存、保护实践如何可能及其在全球化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岭南师范学院王钦峰教授在“中国前殖民城市的文化政策与文化选择——以湛江为例》的报告中指出,在当今中国,在某些前殖民城市或半殖民城市中,在文化传承和文化选择方面往往表现出自我矛盾性、文化政策的暧昧性以及文化学术话语的残缺性,并表达了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呼吁。卡迪夫大学罗宾逊·乔什(Josh Robinson)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重构:美学与商品”的报告中分析和阐释了在审美和文学形式中所存在的矛盾与张力,并且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关于形式的两种革命性理论,亦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商品形式的论述以及阿多诺关于审美形式、音乐形式和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写作。浙江工业大学刘圣鹏教授在关于“新型城镇化与江南城镇美学”的报告中综合运用中西城市美学、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具有江南特色的城市、特别是小城镇(浙北、苏南地区为主)的考察,展开关于江南城镇审美品格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批评,以期更好地建构江南城镇美学体系。云南大学向丽教授在关于“审美制度问题研究与当代美学批评之维”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审美和艺术的制度维度的反思是当代美学超越美学和艺术批评传统范式的重要方式。根据当代情境,当代美学批评向度主要蕴藉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变形的艺术、审美资本主义批判、弱势群体艺术的政治潜能以及审美制度批判与自由治理等主题中。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武教授在“文化的彩虹之桥——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京派文学的跨文化交流”的报告中介绍和论述了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京派文人的个人交往、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作者作品在中国的译介、阐释以及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对于中国文化的异域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京派文学的文化、文学的交流实践,客观上证明了跨文化交流在现代世界中不可抗拒的趋势和普遍意义。卡迪夫城市大学哈德曼·埃伦(Hardman Alun)教授和唐啸云博士在关于“中国足球革命——创意产业的前景如何”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各种创意产业,包括音乐、电影、戏剧、艺术、动画和网络游戏、体育等都被公认为受到自上而下的文化政策的影响,对“体育”尤其是“足球”文化的重新理解对于中国如何推动文化商品的战略性生产和分配至关重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张小娟副教授提出了如何通过社交网络设计改善和提高人类与宠物之间的互动体验。韩山师范学院许娇娜副教授在“新世纪底层书写的空间叙述、情感结构与伦理缺憾”的报告中分析了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底层文学如何通过建构底层民众主体经验中的或者想象中的空间形象,展现这个群体的情感结构和精神危机,以及这些作品在伦理层面上的缺憾和有待提升的空间。东北师范大学李新副教授以吴为山写意雕塑为例,分析了“写意”的特性与价值意义以及它如何能够成为中国雕塑独特的艺术追求。上海艺术研究所杨子副研究员在“狂欢叙事:艺术节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的报告中以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戏剧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为案例,对于艺术节的主题、节目安排、开幕辞、闭幕辞等所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和美学价值及其如何表现城市的文化空间及社会转型;艺术节中的表演与观众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艺术节的生产机制、组织方式、资源分配及相关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国立台北大学邱淑宜博士以台北市西门红楼一创意区为个案,回顾并分析了台北市政府如何采用艺术、文化和创意解决社区问题和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西门红楼如何转变成青年文化的消费、表现和经验呈现的场域,并吸引新的投资和发展。
7月15日,会议围绕“当代批评理论与美学”展开讨论与对话。上午,海克·费尔德纳和法比奥·维吉教授在“关于2008年危机及其后果的社会分析”的专题报告中向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三个神话发起了挑战。这三个神话分别是1989年的历史宏大叙事,亦即将共产主义的消亡解读为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的胜利;资本主义将拥有永久自我更新的神奇能力;把当代社会的危机描绘成一个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蓝图。海克·费尔德纳和法比奥·维吉教授力图通过拉康式—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双棱镜来检验和剖析这些神话,提出,作为社会再生产系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已经达到了发展的极限,并且在走向衰落,它的衰落本身也不会迎来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资本主义的历史解体是不可逆转的,它通过消耗资本产生新的剩余价值。后资本主义的形成不再依赖于劳力的增值,通过享乐主义来替代资本主义,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在下午开场的主题演讲中,王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悲剧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关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项研究”的专题报告。王杰教授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理论设想的失败分析入手,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悲剧人文主义的重要性及其不同的呈现形态。他指出,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悲剧观念与情感结构,并力图运用比较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主要从悲剧人文主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和历史逻辑以及悲剧人文主义与当代美学价值的重建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中国悲剧人文主义的形成机制和理论意义。王杰教授指出,自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社会的情感结构是一种由“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组成的双内核的动态双螺旋结构,这两种乌托邦互相影响,时而对峙,时而共振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特殊性所在,中国悲剧人文主义也正是在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的各种艺术表达中得以重建和表达。
利兹大学约翰逊·拉切尔(Rachel Johnson )教授在谈及电影文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时指出,电影是意识形态融合与对抗的场域,国际电影节网络作为文化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已经跨越了国别,并且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某种表征。卡迪夫大学拉格尔·西蒙(Simon Rajbar)教授在关于“作为一种症候的伊朗”的报告中指出,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彻底改变了伊朗的社会组织、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拉格尔·西蒙力图以拉康的精神分析法介入伊斯兰共和国意识形态批判,该方法侧重于将无意识视为大他者。莫纳什大学米尔·安德鲁(Andrew Milner )教授在关于“气候科幻小说:一种世界体系方法”的报告中将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应用于当代气候小说研究之中,并提出了关于“全球科幻”的宏大构想。杜伦大学周杨博士在“中国诗歌的乌托邦未来:以卞之琳为例”的报告中指出,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乌托邦思想在中国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以卞之琳诗歌为例分析和阐释了中国诗歌如何以乌托邦的审美形式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和审美拯救。浙江大学何扬鸣教授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不同国家记者报道的比较分析为基础,强调了真实之于新闻的重要性。卡迪夫大学沃特金斯·劳埃德(Lloyd Watkins)教授对于资本主义与后资本主义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阐释。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高迎刚教授在“关于当代中国文化与经济转型的美学思考”的发言中,对于当代中国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强调了审美和艺术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大会闭幕式上,王杰教授对本届论坛作了简短的总结。他指出,文化经济、审美资本主义、创意经济、审美治理和当代艺术批评已然成为当代学术界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在此次会议中,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围绕着全球化时代创意与批评的互动关系以及审美与政治、文化与经济之间内在而微妙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对话,向学术界呈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立足于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所展现出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王杰教授就第七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会议将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举行的情况向大会作了说明,并做了相关设想与展望。两天的会议给与会者带来深刻的启发,最后,在热情洋溢的掌声中,第六届国家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