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

吴景滨

摘要:康德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康德美学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就是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对美学的独特洞察,从而奠定了康德美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康德美学带有了历史局限性,又是对美学的一次盲视。认真研究学习康德美学,将为我们理解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内涵、走向,以及我国的现代美学,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康德美学;判断力;

 

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再到主观合目的性,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认同的条件,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我们对他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从他的思想中便可看到一些睿智的东西以及所造成的思维上的困惑。

康德在鉴赏判断不带任何利害的成分时,某种程度上沿用了他所提出的 “物自体” 的理论,但不同的是,他并不是让人们搁置对彼岸物的认识,而是只向人们谈论物的表象及其在审美过程中对人的影响。也就是说,人在审美过程中,直观的只是物的表象,而非物的实存。 “我们只想知道,是否单是对象的这一表象在我心中就会伴随而愉悦,

哪怕就这个表象的对象之实存而言我会是无所谓的。 ” [1] (P39)因而他认为人一旦意识到物体的实存,就会产生一定的占有欲望,就会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了偏心,从而混杂利害在内,就不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

为了把美真正从伦理的领域中脱离出来,让美真正摆脱概念的束缚,康德明确提出了“审美无利害”的美学命题,进而把它作为他美学理论的基石,开始全面展开对美的分析。例如,康德《判断力批判》中提到: “一个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即完善性,已经很接近于美的谓词了,因此也被一些著名的哲学家看作和美是等同的。”[1]

康德具体阐明了具有利害性的快适和对善的愉悦。快适是感官感到喜欢的东西,是个人的口味,是完全渗透占有欲的愉悦。而善是借助于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喜欢的,它使人在追求一种善的目的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理性上的喜悦。不管是快适还是对善的愉快都是与对象的实存相关联的, “快适和善二者都具有对欲求能力的关系,并且在这方面,前者带有以病理学上的东西为条件的愉悦,后者带有纯粹实践性的愉悦,这不只是通过对象的表象,而且是同时通过主体和对象的实存之间被设想的联结来确定的” 。 [1] (P44)

这样,不仅排除了利己之心和占有欲望,而且也排除了对象存在的内容和性质。从而为康德后来寻求审美普遍性作了铺垫,也就是说审美普遍性已经不能从客观对象的普遍性中去寻找,而必须从主观的普遍性中去寻找。也正是仅仅抓住了事物表象的形式而不管它的内容,才真正抓住了审美的特殊领域和特性。黑格尔高度评价了康德的这个美学观点, “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 ,[1] (P39)认为 “这是关于美学所说过的第一句合理性的话” 。 [2] (P299)康德这一美学思想,提供了美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根本依据,使美学走上了真正独立发展的道路。所以,康德被认为是独立学科的美学的真正创始人。后来许多美学家都是在康德的无利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说,都是以这一理论为前提的,如席勒,布洛。

,审美无利害就是在审美时对于对象的存在 “绝不感兴趣”, “对象的单纯表象在我心中就伴随着愉快”, “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 ,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 。 [1](P41)审美无利害是康德为审美作出的最根本的规定。这一命题 ,常被视作康德美学的最主要特征 ,对近代美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康德自己觉得 , “我们对这个很重要的命题不能有更好的说明 ,除非我们把那和利害感联结着的快感来和这鉴赏判断中纯粹的、 无利害关系的快感相对立” 。 [1](P41)正面对鉴赏判断的阐释只能达到一种程度 ,若想深入 ,只好把审美判断的愉快与其他愉快 ,如:与快适和善的愉快加以对比、 区分 ,以便更加突出审美判断快感的无利害特征。

康德的 “审美无利害” 思想除了为美学开辟了一条发展的新途径,在艺术领域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为艺术而艺术” 的口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十九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唯美主义思潮,是受康德这一思想影响最明显的一个思潮。正如艾布拉姆斯在他主编的 《文学术语汇释》 中对唯美主义所作的解释: “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以法国为中心而波及到整个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理论根源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1790 年提出的美学理论— — — 纯粹的美感经验源于一种 ‘无利害’ 之念的沉思,与美感对象的现实性或 ‘客观’ 实用价值及道德性无关。 ” [3] (P13)虽然这一信条使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但同时这种纯形式的艺术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因为这种绝对地超脱于内容、 超脱于现实环境的艺术是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的。并且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的过程中,也并非完全会被其形式所打动,有时还是要借助于内容的展现。

康德美学是他解放人的一种尝试,把审美主体受制于客体解脱了出来。从此,人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的喜悦也不是因为对象表象的特质,而是因为人本身具有一种先天判断的能力。人在审美过程中,完全体现了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约定的自由,完全享受了游戏的快乐。也正是这一点,康德的美学才对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了人本主义美学的研究,使其从形而上走向了形而下,并且把艺术当作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使美学与艺术一起共同成为当代人类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精神支

注释:

[1 ]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9 ,44 ,47 ,53 ,55 ,62 ,761

[2 ] 谢麟译. 哲学史讲演(第四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2991

[3 ]赵澧 ,徐京安.唯美主义[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