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最优化

史红

微信图片_20170403224459

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维、意识、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在逐渐改变,但普遍缺乏对传统艺术的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在审美风格、欣赏趣味、艺术种类等方面的西化倾向严重,存在着对传统艺术认同的危机。为了不淡忘、不丢弃传统文化精神,唤起对传统艺术的审美情感,学校教育传播就尤为必要。这是国家需要、时代需要、人民需要,意在传统艺术形象里彰显、振兴中国精神,提升对传统艺术的趣味导向,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形象的载体,传统文化是传统艺术的本体。传统艺术传播途径主要有宣传、演出、教育等。宣传是意识导向式传播,演出是审美欣赏式传播,教育是学习继承式传播。就家庭、学校与社会渠道比较而言,学校渠道最为有效。通过学校渠道弘扬与传承传统艺术,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核心素养,培养传统艺术的古典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结构,加深对传统艺术与中国美学精神的理解与认知。

一 、现状:成绩与问题

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有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本文的“学校教育”概念主要指非专业教育。实际上,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育早已存在于学校的教材、课程与活动之中,但是实施程度、力度与时间不一。传统文学的内容大量地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如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一至五年级中有一些古诗,六年级年级有少量的文言文。八年级有《桃花源记》、《爱莲说》、《核舟记》、《岳阳楼记》等。九年级有《水浒》里的《智取生辰纲》、《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范进中举》等。高中语文课本里有《林黛玉进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并有古代小说鉴赏,感受小说魅力。 传统音乐在初中课程中主要有民歌和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选段。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2014年正式进入学校教育,主要为校本课程,教材多种多样,其中中国舞就包含了民族民间舞与古典舞。美术也是学校主要的艺术课程之一,人教版五年级教材里出现学习山水画的内容,六年级教材有中国画与油画的对比。戏曲的学校教育原来较为薄弱,主要包含在音乐课程里。后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开展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的地区不在少数,主要有北京、上海等地,其中以北京做得最为出色、最为成功、最为典型。北京自2005年开始就进行了“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其宗旨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力图“走进校园、走近艺术”,“走进经典、走近大师”。2016年参与的单位就有中央级别、北京市级的艺术院团等60 多个演出单位,如中国评剧院、中国杂技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京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都在学校的校园里、舞台上表演过。北京的“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性质是课堂教学之外的传统艺术传播活动与行为。2011年北京教委特别制定了《北京市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了管理机构职责、院团的申报条件、评审流程、资金管理、监督和检查。在这一管理办法之下,北京“民族艺术进校园”已经形成“五有”的“北京模式”,即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有网络的申报系统,有监督与检查机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有数量的要求。其成绩喜人,这一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的千余所学校以及所有高校,演出场次近万场,观看人数近600万人次。它使学生接触、欣赏、体验了传统民族艺术,达到了提高兴趣,增加爱好,发展技能的效果,并营造了校园内浓郁的传统艺术氛围。

当然,在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制度,多头管理、形式主义、工具思维、临时行为。如教育部发布“京剧进课堂”指示以后,没有相应的制度,各地试点完全依靠自觉,缺乏制度保障,课时经常被占用。学校的艺术教育管理者有的是学生处,有的是团委,有的是艺术中心,形成多头交叉管理。有的学校把这一活动当做校园文化的点缀,走形式、摆样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研究传统艺术学校教育中的传播质量最优化的问题。

二、核心:模式与思维

要使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的传播质量最优化,首先要转变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模式。其一,变“进入”为“扎根”。现在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是以观赏为主的浅表层次的“进入”为主,即只是“进入”学校空间环境,“进入”学生眼帘,但未必进入学生大脑、心灵。真正要使传统艺术深入学校就要“扎根”,这意味着传统艺术长期存在于学校之中,深入课堂、深入大脑、深入心灵。其二,变“外在片断”为“内在融合”。许多艺术院团尽管有精彩节目呈现给学生,但这些演出还是属于片断式活动,没有与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产生真正的融合,存在着一定的隔离。其三,变“客体”为“主体”。传统艺术进校园的演出,存在着演员为主、学生为客现象。学生被动接受,主客没有互动。作为客体观赏者的学生虽可以产生审美情感,但较难有参与感。只有学生变“客体”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动选择、积极参与与体验,才能实现传统艺术的教育价值与目的。其四,变“短期”为“长期”。那些艺术院团的演出活动都是暂时性的短期行为,这种非长期行为的活动的传播影响力难于持久。传统艺术的传播若要变成长期行为,就需要与系统的课程、连续的课堂教学结合、统一起来。其五,变“点状”为“网状”。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的演出活动呈现点状分布,网状分布是让每一学校、每一学生都受到传统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扩大传播面积。

其次,要转变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思维模式。现在的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有分离之嫌,如欣赏与体验、外引与内培、老师与艺术家等的分离。就艺术与体验而言,艺术欣赏与体验密不可分,欣赏突出的是视觉与听觉的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全身心的感受。传统艺术若只是让学生看与听而没有行动体验,其效果大打折扣。就外引与内培而言,学校不能只依靠外来艺术院团的演出活动,而是要考虑开设学校内的传统艺术教育课程。就老师与艺术家而言,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不是学校老师,学校老师也不是艺术家。艺术家离开校园之后,似乎传统艺术也消失了。避免以上分离之嫌,需要思维模式的转换,即以复合思维代替单一思想,把不同因素结合起来思考,难题就迎刃而解。

再次,要转变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模式。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主要还是灌输式、权威式、单向式,学生一味接受,而艺术教育是感染式、浸润式。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不是艺术知识的灌输,而是审美形象的感染。用传统艺术中所传达的古典、含蓄之美;讲究的韵味、意境之精神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关键:方法与途径

方法被英国哲学家培根称之为“心的工具”,他认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灯,是条条蹊径中的路标,它的作用在于能“给理智提供暗示或警告。”方法是一种达成目标的正确途径、手段和工具。方法可以是方式,也是手段、程序、途径,也可以是规则的集合。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适宜、适用、有效,其特点是依据活动或事物的不同而建立。活动或事物的成功与否一半因素在于方法,方法得当,成功就唾手可得;方法失当,会功败垂成。

作为实践性强的教育工程,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需要有传播方法论的指导。传统艺术的传播方法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是不同的。学校教育分为许多部分与不同环节,不同部分与环节有各自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落实、执行、管理有关工作与任务,应把方法的研究当做重要课题研究,其研究目标是进行方法论体系的顶层设计。由于方法与目的有关,与理论有关,与实践有关,因此综合性、整体性地对这一方法论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十分必要。另外,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传播过程中还会出现流动性、变化性,所以,我们也应把传播方法视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当然,在一定时间内,它还是具有稳定性的。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活动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传授艺术的形式,主要包括教育者、信息、传播媒介、教育对象及教育传播效果五个因素。根据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情况,教育者有教师、演员;信息为传统艺术的不同内容;传播媒介有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影像等;教育对象为大中小学生。由于教育者、信息、传播媒介、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教育传播方法的多样性。

学校是借助制度化组织形式,按照艺术规范向学生传授传统艺术理论与赏析作品。其特点是分级、分层、分类,是一种点对面的系统传播,文化继承功能不可代替。以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考虑的方法主要有,其一,教育方法。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大纲、教材、课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传统艺术的教育亦如此。传统艺术不仅仅是进校园,更是要进课堂、进大纲、进教材、进系统。在中国传统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曲已经进入基础教育课堂的情况下,后续需要研究的是与大纲、教材、课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融合的问题。再进一步研究传统艺术与不同学科的渗透,即传统艺术教育内容以及教育传播过程的渗透性,开发整合型的课程单元。其二,师资培训方法。传统艺术进课堂,需要大量的艺术师资,而师资缺乏是最大瓶颈。如有的学校担任京剧教学的是音乐老师,担任书法教学的是美术老师。如何采用独特的教学法,如何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如何设计传统艺术课程标准,如何传达传统艺术审美观等,都是师资培训内容。其三,管理方法。学校应设有相应的传统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方法与任务,避免多头管理与交叉管理带来的问题。其四,保障方法。硬件设施(器材、场地)是一种基本保障,经费是一种经济支持,二者都不可或缺。其五,评价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反馈、评价,都对传统艺术学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有修正、调整功用。其六,社团活动方法。这涉及传统艺术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宣传推广等具体细节的制定,方法完整清晰,才行之有效。

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的传播途径可以分解为不同方面,其一,宣传途径。传统艺术可以利用学校媒体(广播、电视、校报等)、社会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报刊等)、现代媒体(网络等);自媒体、公众媒体等立体宣传。这些媒体既是宣传工具,也是宣传渠道、途径,巧妙利用、叠加使用是现代传播的特点。特别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视频、活动影像等多种媒介进行点点交互、非线性自由传播已经成为主流,其效果为多元的,其特点为综合性、即时性、双向性、多感性。其二, 教学途径。传统艺术的学校教学途径一般为固定的艺术课程和专题性的艺术讲座,这两个主次途径互为补充。其三,欣赏途径。学校教育中的传统艺术欣赏多为线下艺术演出,而现代化的线上欣赏越来越受青睐,但线上欣赏为学校教育薄弱环节,加强资源库、线上平台建设,是传统艺术教育以信息化形式符合时代要求的主要任务。其四,活动途径。各种艺术节不失为传统艺术集中展演的形式,也是学生直接增大审美体验量的途径。其五,实践途径。全身心参与的艺术实践是传统艺术知识的延伸,这一过程学生将知识化为感受,化为能力。学生社团与实践技艺课的实践区别在于老师的在场与否。

四、 未来:建议与目标

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已实行若干年,需要反思、总结与调整。为了提高效果与质量,有如下建议:

第一,搭建传统艺术校园信息平台。有关传统艺术进校园的资讯并非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收到,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专门发布传统艺术演出、讲座信息,并且有预约观看的网上订票、下载演出票等功能,方便学生观看。同时,还应设计反馈、统计、点评的功能,可以在后台对学生的观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第二,实现艺术资源共享。现在传统艺术进入的是某一个学校的校园,其他学校的学生无法观看。我们提倡艺术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跨校观看演出活动,可以聆听传统艺术讲座,选修相关课程,并互认学分。第三,建立传统艺术数字化虚拟资源库。这一资源库除了放置大量的传统艺术作品之外,还要配以专家的讲解和点评,设置讨论版供学生观后发表感想,大家可以评判与研讨,以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第四,开设传统艺术欣赏慕课。慕课是现代新型教育形式,它十分适合传统艺术内容的传播,学校可以邀请知名艺术家讲解,进行经典作品赏析,制成慕课,并认定学分。第五,推广“北京模式”示范计划。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的“北京模式”十分成熟,值得在全国推广,以北京带动全国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的规范、规模发展。第六,建立新型联合方式。除了艺术院团与学校联合之外,相关的企业也可以与学校联合。另外,学校聘请艺术家为学校客座教授或驻校教授,颁发教学艺术家的资格认证证书,发挥艺术家的直接指导作用。艺术院团、艺术家、企业与学校协同合作,可形成良性互动圈。传统艺术的教育并非学校之事,更应是社会之事。

未来的传统艺术在学校教育方面的理想目标是多重的,主要有:

第一,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活动常态化。制度上,建立组织领导制度、考核反馈制度、场地经费保障制度等,确保活动长效性和实效性。操作上,建立艺术基地,引入艺术家驻校,形成内融外合的机制。第二,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面积全员化。由少数向全体转变,由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扩展,增加活动数量、展演种类。第三,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内容体系化。构建层次丰富、内容科学、形式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递进性的体系,即小学以欣赏课程为主,中学以艺术技巧课程+艺术渗透课程为主,大学以理论课程+评价课程为主。第四,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形式多样化。以新颖的、有创意的、现代的形式吸引学生。第五,传统艺术的学校教育传播效果最大化。提升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改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态度,影响其审美行为,推动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复兴。

传统艺术树立中国形象,演绎中国故事,蕴含中国精髓,彰显中国风格。若每一个学生都被它的美、它的韵、它的情所感动,那中国文化就不会断裂、停滞,而会长久地延续、传承下去。

注释:

培根:《新工具》,《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三联书店1958年,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