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2017年西方美学研究动态

——走向实践的当代西方美学

 

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7日。

中国学界过去对西方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00年以前,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为主。这种研究思路,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像历史是在各种不同的领域里,起着或大或小作用的人的历史,而不是几个英雄人物的历史一样,美学史也是众多美学家的历史,而不是几个天才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四个人留下的文本,成为后世解读的依据,许多思想都是从这些文本发展而来。只是在近些年,学术界才开始关注20世纪的西方美学。20世纪的西方美学,经历了世纪之初的心理学转向,世纪中期的语言学转向,世纪后期的文化学转向。抓住这三个转向,就可以把握20世纪西方美学的大致轮廓。

那么,进入21世纪,西方美学呈现出什么趋势?我先回顾一下在21世纪召开的几次世界美学大会:2001年,第15届世界美学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主题为“21世纪的美学”;2004年,第16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主题为“美学与实践”;2007年,第17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土耳其安卡拉召开,主题为“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2010年,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主题为“多元文化中的美学”;2013年,第19届世界美学大会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主题为“美学在行动”;2016年,第20届世界美学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主题为“美学与大众文化”。从每届会议主题可以看出,美学正在走向一个与实践结合,与多元文化的世界状况结合,与新艺术和文化潮流结合的道路。

这些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种种“后”学之后的特征。20世纪中叶的“分析美学”,建立在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的哲学基础之上。“分析美学”适应了欧美先锋派艺术发展需要,并通过给艺术重新下定义的方法,为先锋派艺术辩护。20世纪后期出现了“后分析美学”,以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为基础,反对美学话语的普世性,强调区域性和多样性;“后现代美学”针对后现代生活的平庸性,重树“崇高”的大旗;“后殖民美学”反对美学上的西方霸权,重视非西方的美学资源。进入21世纪,各派理论家继续依照自己的理论线索向前发展,但是,面对的问题在改变。

当代美学理论面对一系列矛盾:第一是多样与对话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都会产生出各自的美学,这是美学与对现实的依存性决定的。如果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美学存在于语言游戏之中的话,那么,并不存在统一的语言游戏,不同的现实生活、文化传统、国际地缘政治和国内现实政治,都决定了各自的语言游戏状况,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同美学之间要对话,有共同的关注兴趣、相似的道理,有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可能。因此,这种“多”与“一”的问题,具有永恒性。第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文化学转向带来了用文化研究取代美学的趋向,而文化研究却放弃哲学思考,这一点正是当下美学发展的关系。

2017年,美学会有什么新的发展?像美学这样的理论学科发展,是无法有一个时间表的。然而,从以往的会议及一些欧洲国家正在筹备的关于环境和生态与美学关系的会议,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美学家关注的是美学的理论品格与现实功效间的关系。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要继续保持理论性,从各种理论资源中汲取营养,保持和发展分析与思辨的方法。同时,要将理论指向艺术、文化、生态和城市,跟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步伐,又能保持自己独立的学科特性。

 


※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华美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