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段丹洁 查建国
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杭州讯(记者段丹洁 查建国)9月23日,中华美学学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挑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上百名学者参会。
国际美学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康德式美学和分析美学于社会发展不适应,学术界对现实的介入能力较弱。注重现实关怀,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则受到了国际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的实践,意识实践的天然的优势,具有强大的活力。对发展当代美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要面向实际,面向审美现实,发展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符合当今世界美学的潮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党圣元提出,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承担着推进、深化、建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学术使命,肩负着活跃、拓展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的切实任务与责任,作为当下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创新性建构,思想和学术文化转型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文艺理论批评的中国形态化,当代形态化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崛起之后对文化崛起的渴望和布局。在当前新的历史语境,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要始终面向发展中的中国当下的文化、文艺现实,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当代美学文艺理论批评多样性的学科生态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承担起应尽的学术使命。
美学与马克思主义都致力于解决普遍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所长熊秉真认为,专业学术团体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而组织的这一次国际会议是如此恰当及时。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美学学会会长徐岱在致辞中欢迎大家的到来,希望大家相聚一堂,共商大事,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再度成为公共话语,使其能够对中国当下许多现实问题进行回应。浙江大学教授王杰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种重要切实的理论资源,在思考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未来发展上,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必要进行理论的更新与发展,这正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美学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进一步学理化和系统化,提高应对当下现实的能力,切实承担起批判现实的责任。
致辞过后,大会选举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王杰教授当选第一届委员会会长。
大会还讨论并通过了委员会章程以及委员会未来五年(2017-2022年)的工作计划。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挑战学术研讨会同期举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教授托尼·本尼特以“美学的实践历史与文化观念”为题发表演讲,国际美学学会前会长柯蒂斯·卡特则做题为“艺术家与社会变革”的演讲。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此次由中华美学学会统筹管理,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组织成立的“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正是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它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的文艺批评的发展,也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基础理论层面的发展,从而为文艺批评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可以作为一面旗帜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者结合在一道,共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时委员会的成立还将提供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国内美学研究与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理论对接。
国际美学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致辞(查建国/摄)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党圣元致辞( 查建国/摄)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所长熊秉真致辞( 查建国/摄)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美学学会会长徐岱致辞(查建国/摄)
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