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原点解析》读书报告

《中国美学原点解析》读书报告

从本书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的重点在于对中国美学的起点或者说是原点进行解析。更进一步说是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起点分析。虽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但也不能完全说它与现代中国美学全然没有联系,联系肯定是有的,当今中国美学发展肯定离不开对中国古代美学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在此书里,邹老师建构性地提出了他的理论——四象三圈,来解释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生成机制。不得不说邹老师所提出的理论为中国美学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本文将简要概述邹老师理论的主要内容,间或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非难。

邹老师的理论核心是“四象三圈”,他用“四象三圈”理论创造性地解释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机制,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国美学研究来说也是一项重大贡献。此核心理论中之核心是“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按照我自己的看法来说,“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在“四象三圈”理论中属于动力因。正是由于“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的不断运动才逐渐形成了“四象三圈”理论。所以,要解释“四象三圈”理论,就必须先对“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做一番解释。

一、逆向聚中

要对“逆向聚中”进行一番阐述,需要先澄清几个概念。即天道与人德。这里所说的天道与人德,不是宋明理学中所说的天理人欲等伦理范畴,而是放在中国上古历史时期下的原始人民在集体生活中所逐渐发展起来的关于理性的思考。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文化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的理性萌芽大多是发生在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对于原始宗教,人们所崇奉的无非就是两个神灵,一个是自然神灵,一个是祖先神灵。恰好这两种神灵作为远古人们内在理性的外在投射,为古人理性的萌芽和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随着人们对自然祖先的崇拜越来越看重,人们对于自然祖先神灵的理性思考也不断发展,最终抽象出道与德。道乃是从自然神灵那边抽象出来的,德是从祖先神灵那里抽象出来的。进一步说,祖先神灵与自然神灵不过是人的理性精神的两个侧面而已,即人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道与德两个方面。

那么,道与德毕竟不是同一事物,虽然都是理性的精神。然而道的主要功能是认知功能,主要探究外在事物的本质规律,然后对本质规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也可称为认知理性。那么,作为德的理性精神更多地表现为后天的实践活动,即人在社会上对功利的追求,并且通过世俗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现为一种实践理性。又由于理性与感性的二分,邹老师认为,作为认知理性的“道”具有超越和凌驾于感性之上的倾向。道的这种超越性有两种原因,其一是认知理性能够把后天感觉经验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实现对后天感性的超越;其二是人不满足于本能的感性经验状态,人对于外界的探寻以及自我的实现和满足都需要不断地向上超越,就必须借助外在的自然的力量来帮助自我提升,从而实现对当前的感性世界的超越。在这两种作用之下,认知理性之道不断超越人的感性最终达到纯净彼岸世界。这个彼岸世界被称之为天道。另外,实践理性所发挥的作用与认知理性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实践理性不是要对感性的超越,而是要融入感性,即在人的性情以及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实践理性主要是对人在世俗生活中对欲望和功利的追求中进行规范和约束,起引导作用。此可称之为人德。至此,天道人德齐全,同为人的理性精神的一方面,虽二者各有侧重,但却共同发挥着作用。就是二者作为理性的两个侧面,为理性分离感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即使人脱离了感性的世俗,向着理性的彼岸的理念本体世界飞升。同时在形而上的理念世界之外必然还有形而下的人的肉体以及世俗社会生活。由此,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对祖先神灵和自然神灵的崇拜,将理性抽象出来,并且帮助人们飞升到彼岸世界,从此形成了超越的彼岸世界和世俗的此岸世界。

人们有了两个世界,那么“逆向聚中”也就可以发生了。而且,鉴于中国上古时代历史的特殊性,人们对于自然神灵的崇拜要小于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所以,人们会对祖先神灵进行过度崇拜而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有所忽视。因此,作为道的理性精神(自然崇拜)本来要飞升到彼岸世界,但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崇拜有所忽视,所以,本来要飞升到彼岸世界的道的精神有些下贯。同时,人们把对自然神灵崇拜的忽视全部投向了祖先崇拜,因此作为德的理性精神(祖先崇拜)本来是融入到人的世俗生活而进行引导和规范的,但由于人们的过度崇拜,德的理性精神被提升了。理性精神的两个侧面,一面是下贯,一面的提升,也就出现了“逆向聚中”。

何以称之为“逆向聚中”?主要是因为“逆”。就上文我们知道,道与德的本来位置应该分别是在超越的形而上的彼岸和世俗的形而下的此岸的。但是由于人的理性精神的侧面发展不均衡,导致二者的冲突产生出一种力量来使得“逆”这种作用得以发生。由于过分强调祖先崇拜,所以人德的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对形而上的彼岸的道向下拉,即天道的下贯。而在天道下贯的同时,天道自身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对人德所处的形而下的此岸产生向上拉的作用,即人德的提升。总的来说,这就是“逆向聚中”。

“逆向聚中”发挥作用产生了两个效果。其一,天道下贯,人德提升。出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三大特点,邹老师概括为:道不高,德不低;道性柔,德性刚;道性隐,德性彰。其二是产生了一个中和的新的世界。原本是形上形下彼此两岸的世界,如今两个世界都发生了改变,一个从疏远变得临近;一个从密合变得舒展。如此便成就了一个新的自由舒适的中间状态。而这个中间状态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古代美学的三大特点正是邹老师的独特贡献所在。不但如此,邹老师还进一步对这个中和的世界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把中国美学的原点解释的万分清晰。

最后再提一下“原位返回”。至于“原位返回”就不必再单独拉出来详细说了,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逆向聚中”的补充。为何这么说呢?在“逆向聚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它只能对原有的天道和人德发生外在作用,并不能对天道和人德本身造成任何影响和改变。即在天道下贯的同时,天道本身所固有的原位回升的力量依然存在,只是往往下贯的力量要大于回升的力量,所以天道表现出下贯的趋势。同理,在人德向上提升的同时,人德所固有的向下原位回落的力量也存在,只不过是表现为被提升的状态。那么,天道与人德所表现出来的“逆向聚中”状态时,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原位返回”的状态,只是后者没有显现出来,但不可因此而否认后者的存在。二者虽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在逻辑上却是共同存在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再补充一点,虽然往往是“逆向聚中”的作用大过“原位返回”作用而表现出“逆向聚中”所呈现的那个中和的世界。但不能因此就说永远都处在“逆向聚中”所展现的世界中。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也有可能是“原位返回”的力量占了主导,而使得天道没有下贯,人德没有提升,即没有达到那么一个中和的世界,而直接就是原先的两个世界的划分,那么这种情况就又回到了原先的理性与感性两个世界的划分,无须多讲。

不过,在此,还是可以找到新的问题的,那就是两种力量能否找到一种平衡点呢?(我自作主张认为“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是一种力量)就是说天道与人德所分成的两个世界是一种理想的两个世界,其中“逆向聚中”发挥了作用,天道下贯,并且人德提升。此时我们再考虑“原位返回”的力量,在天道下贯和原位返回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平衡点,就是下贯的力量(逆向聚中)和提升的力量(原位返回)平衡了,这样所产生的一个新的中和的世界。如果有这个平衡点,那么就有这个新的世界。不过这个新的世界可能与老师所说的新的中和世界有所区别。老师所讲的新的中和的世界是在那个世界中“逆向聚中”的作用还在发生着,即新的中和的世界还在继续发展着,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而当我们找到这个平衡点的时候,是否这个新的中和的世界就不会再继续发展了,就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状态中。在这个状态中直接使用的就是邹老师的“四象三圈”的审美机制,永远不发展,不前进。不过这个似乎是不可能的,就人的生生不息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就“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两种力量的平衡来说又为这种假想提供了可能。

二、四象三圈

“四象三圈”说白了就是在解释“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发生作用时产生的新的中和的世界里所用到的审美意识。也可以说是对之前上文提到过的邹老师对古代美学所概括的三大特点的阐释。如果说“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是体,那么“四象三圈”就是用了。

下面我对邹老师的“四象三圈”做个简单的描述。

“四象三圈”类似几何中xy所构成的平面坐标系,并且分了四个象限,在象限之外根据“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的程度不一又分了三圈来对各种状态下的审美意识进行解析。在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上,这算是精确而又独到的解析了。平面内,竖轴代表的是天道和人德。上为天道,下为人德。横轴代表人与自然(或者内外)。左边为人(内),右边为自然(外)。“四象三圈”的审美生成机制为“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基本框架搭起来了,现在开始往里面填内容。

4x3q

第一圈:

眉寿:天道下贯人身,形成灵魂与肉体的合二为一。

氤氲:天道下贯自然,形成气蕴与外物的结合。

圣境:人德提升,与人格结合形成不离凡俗的圣人境界。

节文:人德提升与自然相融,形成随天象运行的节文。

第二圈:

逍遥:天道的初级回升在人那里形成了重神轻形的逍遥状态。

清疏:天道回升,稍稍脱离自然,自然外物形成了重蕴轻物的状态。

乐教:人德的回落,在人格上形成了重理轻情的状态。

治事:人德的回落,在社会上形成的是重质轻文。

第三圈:

肆欲:天道的二级回升,在人身形成与虚无相对应的的肆欲状态。

物化:天道回升,在自然形成了与空寂相对应的物化状态。

制欲:人德的二级回落,在人格形成了情枯理僵的节制欲望状态。

实利:人德的回落,在社会形成了文尽质裸的实际利害状态。

总结:

1、身象(人身):

眉寿、逍遥、肆欲

全性合生(形神)

2、物象(自然):

氤氲、清疏、物化

流观合化(意境)

3、性象(人格)

圣境、乐教、制欲

明德合圣(兴象)

4、事象(社会)

节文、治事、实利

节文合序(文质)

以上是“四象三圈”的具体内容。

邹老师认为,以“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为生成机制的审美意识,从原始宗教到殷周时期基本上大体已备,后又经历了汉唐和宋明两个时期的演变。其中可以肯定的是在汉唐时期,很明显是“逆向聚中”和“原位返回”为主导的审美意识生成机制,上文所建构的“四象三圈”的审美世界才得以显现。而到了宋明时期,完美的“四象三圈”审美意识被打破了,其所生成的新的审美意识与之前的“四象三圈”相比较也难分伯仲,至于二者的孰优孰劣的比较,不是本文的重点,也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需要后人继续沿着邹老师的步伐走下去或许可以略窥一二。但是我们的重点必然是也是肯定的是放在“四象三圈”这一审美意识上的。至于这一独特的审美意识有什么特点,我下面直接摘取邹老师所总结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那种对灵魂与肉体合一的永生意念,那种在自然物态中体悟诗韵节律的生命意识,那种将天象展现在人间的人生理想,那种圣境不离凡俗的个体人格等。一句话,中国人在此岸中追寻彼岸的超越精神,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天道提升的强大执着的世俗稳定感,将成为泽被后世的伟大遗产。”这就是“四象三圈”的内涵,将成为泽披后世的伟大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