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北京美学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了“美学与美育高层论坛”。此次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主办,北京美学会协办。北京美学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等2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由北京美学会会长宋瑾主持。这些学者各抒己见,就美学与美学的理论、方法、途径、意义等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中华美学学会长高建平的发言题目是《美育的“提高”与“普及”》,他认为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及普及与提高,但没有谈美学。70年后习近平的讲话几处谈到美学,是因为在速度加快的时代,要出精品,就要讲美学。我最近在思考,怎样将美学化为大众能够接受的东西。朱光潜写的美学可以给几十万人看的,当然我们也需要学术性的给几十个人看的。这个时代需要美学,需要很多人去普及美学。我们开会,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需要专门知识,也许要普及知识。宋老师在成都介绍了一些非常专业的知识。现在我们也许要普及美学,为美育做一些工作。
中华美学学秘书长徐碧辉以《美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与形式教育》为题,发表了她对美育性质的看法。她说1980年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在昆明召开,文革后的第一次盛会,当时她还是大学生,没有机会参会。但她知道情况。那个会议开了13天,会后一些代表给中央写信呼吁重视美育。1985年左右,中小学教育大纲就写上了美育。去年以来,总书记提倡中华美学精神。时代在进步,美学也从精英文化走向社会。今天这个会议,非常有意义。在新时期讲美育,不但是当代国家的呼吁,也是中国审美文化的传统。从儒家到近现代的教育,都如此。它体现了民族凝聚力,起到了相似于西方宗教的作用。在网络时代,或者微时代,特别需要美学美育。社会上审美领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需要美学介入。今天比起刚刚开放的时候有了提高,但是基本的美与丑的素质在一些人那里还没有具备。因此高老师重视社会美育很值得敬佩。美育究竟应该怎么做?她只能从理论上探讨,她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美育应该是生命教育,对万物生命的尊重,平等意识和情感。这在当今社会还相当缺乏。例如去年玉林地区的“狗肉文化节”,不仅没有受到限制,反而有些人还说是文化传统,要发扬光大。其二,美育应该是情感教育,虽然现在人们没有受到压抑,但是情与欲、情与理的关系仍然没有搞清楚,出现了很多以欲代情的现象。其三,美育还应该是形式教育。形式是人天生的一种情感的表现,作为集体记忆传承下来。人对形式的感受是不断发展了,过去追求和谐、平衡,现在打破了。其中的界限应该思考,现代艺术的反和谐应该思考。我想到一句话:美应该是一种智慧。高尔基说爱美是人的天性,但是到底怎样才是美的,这需要相关知识和体验。我们应该培养高贵典雅的美感。
北方工业大学的王德岩教师以《汉语美学浅议——对今天的学生讲汉语之美》,讲述了大量的生动的语言之美实例。他认为语言与艺术密切相关,他想谈的是中文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美育问题。他最近给《幼儿美育》写专栏文章,很多语文老师对教学情况不满意,也和这个问题有关。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西式汉语替代了传统汉语,一切标准包括美学都深受西方影响。汉语的文化特点和审美特点受到遮蔽。他小时候接受语文教育,还比较感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现了认知主义+实用主义的特点。例如“猪”,指出其是哺乳动物,皮肉有何功用。现在的中文系学生,也没有了解中文的文化传统,周易1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汉语是歌,汉语自带音乐性。这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中都很重要。朗诵、朗读很重要。老舍的文章很适合朗读,就是因为他注重这种音乐性。平仄有讲究,就容易被人接受,容易流传。自古以来都是通过音乐学文学的,即吟诵。古人先吟后录,今人有义无声。据统计,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毛诗39224字。如今读而不吟。大部分学生能唱一千首以上的流行歌曲,大约有十万字左右。汉语入画,汉语固有意象性。系辞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清]车万育《声律启蒙》内容都是意象,同时具有音乐性,有利于吟诵。古人三字经、百家姓等,都有这样的特点。我们的语文课本编写不如古人。汉语有理,汉语内在的科学性。汉字的规律,例如“辰”,震动,凡带震动意思的字,就含辰。古文规律:小说结构往往有黄金分割律。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的结构。汉语有趣,汉语趣味性与游戏性。苏东坡的回文诗,董以宁《卜算子》倒读以成词。做对子,包括鲁迅作品集中的文章对子,《彷徨》对《呐喊》等等。汉语有脉,汉语的情境性。一个嗯字,不同情境有不同音调。
北方工业大学王文革的发言题目是《“亲自”之于艺术》。他从“亲自”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亲自”的深层意蕴以及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他认为艺术感知、欣赏、创造都必须“亲自”,这是不可替代的行为。登、观、望、临,以及情感体验,都离不开“亲自”。我的“亲自”是否他人的“亲自”,或相反?《庄子·秋问》涉及子非鱼的亲自问题。苏轼的水冷暖鸭先知,也如此。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人际能否相通的问题。相通并非相同。康德提出共通感。我觉得相同很难做到,但却可以相通。2013年挪威的“慢电视”火了一把,让人体验缓慢的自然过程。观众通过电视台观看,镜头,现场人员,三种“亲自”可以相通,但感受不同。郑板桥手中之竹于胸中之竹不同,却相通。鱼之乐乃人之乐,以及感同身受的事例,都是相通而非相同。相通存在变异,但基本色调保持不变。对他人他物的感知,以及对他人感知的感知,没有相似的亲自,就很难有感同身受的亲自。齐白石说“我从来不画自己没有看见过的东西”。画鬼魅容易,画圈马难。丰子恺认为应该反过来,因为没有可怕的亲自,难以画出鬼魅。二者都以“亲自”为标准。如今现场速写、相机拍照,留下美景或现场。姜宝林认为这样做为绘画基础有害。潘天寿也如此看,他提出记忆法。另一些艺术家采用遗忘法,最后留下来的、内化的才画出来。实际上是遗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当然,有时候“亲自”未必亲自,例如挪威的慢电视,还有现在很多视频,让我们很快进入情境,如同亲临。通过印刷品观看造型艺术,并非对作品原型的亲自,因此有人说那是“伪经验”。例如陈丹青对原作与印刷品之间区别的论述。艺术创作中的流水线作业,出现大量的复制的亲自,不是原创的亲自。即使是原创,比如写情书,电脑打字,不用笔书写,我认为不是亲自。王文革认为要表达情感,手写和打字是有很大差别的。
北京美学会秘书长史红谈了关于创建《中国美学门户网》的设想。她认为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做些事情,但做什么、怎么做?美学如何实现互联网+?美学如何权威发声?如何引领时代潮流?如何扩大影响力?美学工作者有使命推动美学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共进步;引领审美文化,引领美学热潮;提升当代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当代人的生活品质。美学要推广“美学+”概念,关于“美学+”衍生意义,它包括“美学+”大数据;“美学+”指数;“美学+”展示;“美学+”互联网;“美学+”咨询;“美学+”社群;“美学+”培训。史红现在策划、运作《中国美学门户》网,试图在曲高和寡的美学理论和流于表面的实用主义间找到平衡点,制定各行业的美学+标准,引领大众审美潮流,形成美学指数(美商),传承美学研究精髓。其功能是宣传阵地+互动平台+大数据应用+合作项目孵化地。其目的是传播美学理念,打造美学权威发声平台,奠定美学主流门户地位。内容有美学课程、大师风采、美+分类(艺术、生活等),美学指数(调研、测验、事件营销等),项目合作(生活美学等已落地项目)等。其定位是美学航母、美学智库、美学联合国、美学大本营、美学博览馆。网站目标是展示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学习平台。网站作用是进行美学发声、美学评价;引领美学潮流、美学时尚;树立美学权威、美学风向标;实施美学普及、实现美学大众化、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信息化。我们利用卫星推广方式去做,如美客app,美+微博,美+微信公众号,各类H5,美学公益讲座,与合作方的互嵌式病毒推广等,精准定位、吸纳美客客群,形成部落群文化增加粘合度。《中国美学门户》网的愿景是让美学影响社会、影响大众,影响生活; 让大众树立审美观、建立美商、提升精神生活品质,推动美学革新与美学进步。
北京美学会副秘书长魏家川谈的是《语言美育:祛除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他说,作为文学院老师,语感和美感问题是我们所关注的。周立波说“以上观点是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的观点,与周立波本人无关”。表面上是语言游戏,实际上具有语感和美感,和文化传统有关。语言的游戏性,“锅你得洗吧,碗你得洗吧,锅碗你得洗吧”。这里有戏仿。“你想得美吧,你长得丑吧”,具有后现代性。唯美主义等被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消解。亲自亲历亲为,艺术必须上心上手上身。高手老手新手,都强调艺不压身。虚拟的电子经验是伪经验 ,去除了嗅觉味觉触觉。电子经验取代了现实经验,这需要警惕。
北京外交学院唐骅发言题目是《文化场:大众审美心理定势的形成与发展》。小泽征尔指挥的时候,台上台下互动和谐。如何评价中西文化关系?大家都说艺术是知觉组织形式。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他分析了一些艺术作品觉得格式塔没有涉及历史文化,因此他提出“文化场”的概念。其中包括共同的生活和体验。它能解释情感的共鸣与认同。社会历史,民族性时代性,都表现了人类共同理想,也表现了个性,衍生出不同文化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原生态意识和思维方式,感受方式。淮阳的泥塑,留存了历史文化记忆。文化的强化,靠文化场。文化场的弱化有经济因素和时代因素。各地民间戏曲社团普遍存在生存困难的情况。现在需要创立新文化空间,跨文化交流。
北京印刷学院龚小凡的题目是《设计教育应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设计教育与美育》。国际上的设计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我国政府、公众和教育界对设计的美育作用已达成共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重复制,轻创新。应该把设计加入中小学和普通高校的美育课。设计应该是共享的美学资源。
北京美学会副会长刘成纪发表了关于《美育哲学基础的重建与美育的目标》的看法。1990年之后,美育做得还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美学没有进步。蔡元培早年就指出美育是美学在教育中的应用,那么,没有美学的进步,就没有美育的进步。在美学课,审美教育总是放在最后,处于美学的末端。美育成功者寥寥无几。为此我觉得应该对美育重新认识,看看理论发端上到底应该怎样做。现在使用的审美教育理论基本上是从康德和席勒那里来的,审美无功利、自由,一直是蔡元培以来我们的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追求审美纯粹性、崇高性。反思一下,是否康德的非功利思想有其偏执?西方18世纪之前从来没有讲美的非功利性,中国历来都是社会介入的。这个背景要看清楚。美的自律会导致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其一,对美的理解过于强调超越,极端理想主义。我们生活在具体社会中,彼岸世界提供了精神目标,但是也提供了虚幻的承诺,提供了审美乌托邦,在现实追求中将陷入审美骗局;其二,过分强调超功利,人就会变成现实社会的否定者和反对者,憎恶现实,抨击现实。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理想的隐喻,是对现实政治的挑战者和抨击者。审美无利害仅仅是个手段。今天的美育不应当培养否定社会的力量,而是要促使人面对现实,融入社会。那么我们该如何重置美学美育概念?刘成纪觉得应该回到包姆伽登的感性论,我们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感性,强调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亲自在场。理性知识的学习是前置性的,它构成人的认识基础。我们先形成了认识世界的概念,然后再去看世界。美作为反思的判断力,应该重新摆放它的位置。另外,我们的美学学科天然的特性是什么?“美”这个字天然地表达了对生活的肯定。例如中央音乐学院校园,有其是古建筑部分,我觉得“真美”,这就是对生活的肯定。这种肯定表明美学天然具有正价值的确认。我们要让孩子读诗,有个向上的提升。只有爱的基础,才会有审美的赞叹。只有跟事物构成正面关联,才会有爱,才会克服孤独感,才会有审美。其三,美具有超越性,天然指向理想。无论对社会承诺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理想,符合人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现存世界上的。因此审美教育总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我们要从美学中重新寻找资源,通过美学的进步来促进美育。
中国人民大学余开亮就《儒家伦理美学如何可能》谈了他的见解。美学既有批判又有肯定,他不想说美学就一定要放弃功利,也不认为完全是非功利的,希望寻找一个中道。在现代性康德美学基础上建构了现代美学,而儒家被称为功利美学。他觉得儒家虽然追求善,但是在今天完全可以成为重建美学美育的理论。儒家在美善合一上做出了贡献,提供了一个范例。美育因此不拘泥于感性教育,而走向了整体生命的建构。其一,儒家伦理美学不是伦理加美学的外在组合。外在的组合是庸俗的功利主义。儒家美学是“美/善”,体现了文质统一,其善的价值评价是与审美体验紧密结合的。正因为韶乐具有尽善品质,因此引起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高峰体验。文艺作品应该具有现实的担当性,从而体现尽善尽美。从情感论看,康德并没有排斥附庸美,而儒家采用了有机整体论的做法。理学家的道和道家的道是不同的,天道和审美之道同一起来,成为本体价值的善,无间伦理和审美密切相关。
北京电影学院朱青君特别《关注生活之美和民间艺术》。她认为传统是创新的源泉,民间艺术是很大的源泉。江南老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美丽模样。心灵美就健康。她今年发展了一位89岁时装模特,她走得非常优雅。民间艺术质朴无华如母爱。现在的城市已经缺少了原来的建筑。
美学美学会副会长王九成就《喜剧美学时代美育的思考》发表了其观点。他说今年我们召开全国第五届喜剧美学研讨会,1985年至今开了5届会议。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人的喜剧意识、喜剧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召开的。喜剧为主导的社会文艺生活形成了“喜剧美学时代”。其特征是种类不断出现、繁衍,出现了喜剧性、幽默性的产品和产业,出现了持续不断的热点。在中国历史上是凤毛麟角的。儒家不苟言笑,鲁迅不承认中国有幽默。喜剧意识多年处于休眠状态。当代出现的喜剧,冲击了以往的沉闷。喜剧美学是哲学意义的,超过了范畴美学,刘成纪老师假借“荒诞”词来阐释另一个现象。喜剧美学现在已经建立了学科框架,以丑、喜剧分类等为具体内容。有人提出“奴隶性的笑”。这几年喜剧美学研究走向了学科化,甚至产业化。从雏形走向了成形。山西、北京、武汉三足鼎立构成喜剧美学基地。目前有两个常态研讨系列,一个是高峰论坛,一个是研讨会。前者在北京具有独一无二的喜剧资源。有人提出“后悲剧时代”来反思当下戏剧现象。戏剧美学已经有了第四代研究人员。对戏剧精神的探索,董建始发,概括出轻松活泼、乐观、自由三个特征。后又有人加入讽刺批判,自由狂欢、理性超脱3个层面。出现了“主客合一存在论”转向。戏剧美学白皮书,初步提出了中国戏剧走向世界的宣言。明年可能召开第二届高峰论坛。现在笑得不高,是因为不美。如何笑得美,需要研究。美育不应该是艺术教育、技术教育。
北京联合大学的吴丽颖对电影声音美学进行了综述性发言。她说新的电影创作中出现的声音美学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为此我们立项研究。电影声音美学是电影美学的分支,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研究。1987年周传基《国际电影声音理论的发展动向》指出我们的研究落后了10年。1986年的《电影艺术词典》指出电影声音是视听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音响和音乐。后来逐步出现了电影音乐、录音技术、声音理论、电影美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涉及电影声音美学问题。研究对象包括电影声音美的形成、意义,审美关系,音乐、语言和声音交叉与融合的问题等。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具体涉及精神分析、阐释学、接受美学等。1895年电影诞生,1911年卡努多提出“第七艺术宣言”,1926年首次被引入美学研究。1978年美国《电影评论》第5期专题栏目就是“声音”,约纳坦·罗森巴姆等人发表了《电影声音》等文章。美国的Tomlimson Holman,法国的Michel Chion,等人是这方面的专家。Sound Dedign从具体艺术实践到理论,不断发展,提高到美学的考量上。国内情况,1950-2014 专著349部,1928-2014论文821篇。涉及录音工艺、音乐配器、录音机械设备原理、声音后期制作等论域。但是一直没有出现电影声音美学的基础理论。
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认为现在电影画面、表演研究比较多,他经历了从单声道到多声道、数字媒介、环绕声的研究,因此引发了对电影声音研究的想法,曾经出版了30万字的书。迄今招收电影声音美学研究的博士生只有他一人。本来想搞声音美学,后来觉得太大,先从电影声音美学搞起。
刘成纪补充说,电影声音美学首先是声音美学或哲学的问题。因此先关闭视觉,获得声音感知世界的独立本体。中国古代包括西方,什么样的人可以跟神灵沟通,是盲人。例如师旷。声音无形、弥漫,游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音乐是上帝的礼物,可以通神。这种声音哲学探讨,对电影声音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就电影而言,总是声音导入,最后也结束于声音,通过声音获得超越。画面的断裂,靠流动的声音连贯起来,形成有机整体。而且使画面更饱满。表面上声音是边缘的构成因素,实际上是灵魂。刘成纪:现在的影视极大扼杀了人们的想象力。避免把声音技术化。
北京科技大学的刘静珠也是从从形式美理论中谈电影声音美学。她认为电影声音美学非常有意思。形式美三要素“色、形、声”,其中声音非常重要,而且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发言的题目是《审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他在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工作。艺术人类学学会目前有800人,大家对人类学的方法论有兴趣并开始大量应用。审美人类学中心出版了一批论著。还有一些学位论文。他翻译的著作作者是荷兰大学的学者,但是作者本人没有做过田野,但是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博士论文写《语境中的美》,其导师反对,因为美学课题不好做。2011年作者来中国,发现有那么多人在搞研究,从此几乎每年都来华。书名“视野与方法”是李修建加入了,因为这本书概括了很多方法。人类学强调整体性研究,而不是单独研究艺术作品。跨文化比较,比如美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会有共通之处和不同之处,后者包括概念和实践等。这跟纯思辨的传统美学研究有所不同。放在原生环境里进行还原性的理解。宋瑾老师说人类学具有很强的渗透性,确实如此。在西方它已经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北京美学会会长宋瑾最后发言,他探讨的是《美育:政治概念与美学概念》。作为国家声音的美育,在国务院的文件中得到清晰而全面的表述。他概括一下,就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也提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但是明显具有国家意识形态的语境。他觉得在这种语境下,美育应该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德育。这里的“德”具有国家标准,“育”贯穿着国家意志。以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项目为例,艺术课标和其他课标一样,要以上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核心素养”为纲,宽穿到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学业质量标准中。而发自美学界声音的美育,西方强调的是人本主义感性论,人是审美主体,艺术是审美对象,美育即感性完善,结合理性完善,达成完整的人。中国强调天地人合一的超感性论,人不具有单独的主体性,而是超主体中的一个构成成分;“大乐与天地同和”、“大音希声”的表述,表明国人追求的是超感性世界,美育的目标是天地人乐大和。为此中国古人采取了“移情”的美育方式,“气听”的感受方式,“自况”的行为方式,“神为之君”的身心状态。以琴为例,它讲究食道、身道、衣道、水道、香道这些统合在琴道里,遂归一返道。国家部委官员常常指出学者科研立项,往往按照自己的学术兴趣选择课题,而不是考虑国家急需解决的理论或实践问题。宋瑾希望各位学者应该了解以上这些,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