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1997年版。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 (德)鲍姆嘉通:《美学》,王晓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德)黑格尔:《美学》三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 (意)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 (德)歌德:《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 (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 《周易》,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96年版。(唐)
- (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法)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 (匈牙利)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 (美)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滕守尧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 朱光潜:《谈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蔡仪:《新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 王朝闻:《审美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钱钟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年版。
- 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版。
-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彭立勋:《审美经验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德)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 (美)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美)卡罗尔:《超越美学》,李媛媛译,高建平校,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 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 王德胜:《视像与快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张法:《美学的中国话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张法:《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华书局,2004年版。
- 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摘要
【经典部分】
1.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1997年版。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青年时代曾追随苏格拉底求学。后回到雅典建立了他著名的学园,在讲学进程中写出了四十篇左右的对话集,内容涉及宗教、神话、政治、伦理、教育、哲学和文艺理论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本书以文艺理论题材为主,选收八篇对话构成“文艺对话集”。内容包括:《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关于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诗人的罪状;《斐德若篇》论修辞术;《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斐利布斯篇》论美感;《法律篇》论文艺教育。最后还有题解、译后记关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等内容。这部作品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都提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般地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作者把对话体运用得十分灵活,他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而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进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诗学》是古希腊著名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诗学》本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现存二十六章,有六分说、五分说、三分说三个分法,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表达了亚里士多德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作者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摹仿是把艺术和技艺制作区别开来的基础,也是学术分类和界定个别艺术的本质的基础,并提出了摹仿理论的四个内容。悲剧是《诗学》讨论的核心,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个定义也涉及到了悲剧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悲剧的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是由六个要素构成的,即情节、性格、思想、台词、扮相和音乐,其中情节和性格是最为重要的。《诗学》以哲学的睿智,审察、提炼古希腊艺术创作的精髓,建树了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合理的美学理论,它对后世西方的美学思想、艺术理论有深远影响。
3.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拉奥孔》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今传本二十九章,是全书的一部分。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型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这些艺术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的。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莱辛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朱光潜在“译后记”中说:“《拉奥孔》是启蒙运动时代对前此的人生理想和文艺思想进行批判和斗争的产品,对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改革与民主改革都起了推动作用。”
4. (德)鲍姆嘉通:《美学》,王晓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鲍姆嘉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知、情、意三方面。研究知或人的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人的意志有伦理学,而研究人的情感即相当于人的感性认识则应有“Aesthetic”。“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感性学”,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1750年鲍姆嘉登正式用“Aesthetic”来称呼他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他的这部著作就被当作历史上的第一部美学专著,《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在这部著作中集中了他关于美学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他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二是确定了美学研究的对象,认为美学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虽然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但他却并不排斥艺术,而且以艺术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认为 “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从鲍姆嘉通之后,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研究的任务,艺术问题等的问题争论不休,开始了美学研究的新时代。
5.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这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另二部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最后一部。本书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前一部分,重点分析美和崇高两个范畴。在“美的分析”中,从质(肯定、否定等)、量(普通、个别等)、关系(因果、目的等)和方式(必然、偶然等)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作了严格的界定和概括。在“崇高的分析”中,把崇高与美作为两个对立的审美范畴,提出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的概念。后一部分则从审美判断力的“主观合目的性”转向对自然界有机体组织的“客观合目的性”的探讨,辩证地表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观。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它既带知性性质,又带理性性质,从特殊去寻求普遍的反思判断力,按照“自然合目的性”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两大领域,实现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与道德界的自由王国的和谐,康德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构反思判断,最终完成了其先验论哲学体系。《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之作,对费希特、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人,乃至整个欧洲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6. (德)黑格尔:《美学》三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这是他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全书共分三卷。该书是黑格尔后期成熟的美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它集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和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美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它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其核心观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将辩证法全面地运用到美学中去。他的《美学》实际上是艺术哲学,即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艺术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及其发展规律。他说自己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为了科学地认识艺术是什么”,从三卷的论述中就看以看出他对艺术在他的美学中的地位:第一卷主要论述了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分讲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卷详细论述与上述三类艺术相应的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历史发展,其中又把诗(文学)作为重点分析。海德格尔认为“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因为那是根据形而上学而做的沉思”。(《艺术作品的本源》)
7.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这版《审美教育书简》收录了席勒的最重要的美学散文六篇:《审美教育书简》,《论美》、《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秀美与尊严》、《论悲剧艺术》、《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这是一个席勒美学思想的大众化读本或者普及读本。第一篇《审美教育书简》,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体现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作者鉴于他所处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就此,席勒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李泽厚在谈到建立“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时对席勒曾给予崇高的评价。他说:“如果从美学的角度说,我以为,并不是时下许多人所套用的公式,康德一黑格尔一马克思,而应该是康德一席勒一马克思。”(《美学四讲》)
8. (意)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维柯在书中力图说明人类如何从神的时代,经过英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各有相应的不同的心理、性格、宗教、语言、诗、政治和法律。但他一方面认为“真理即事实”,“人类的真理是人在知的过程中所组合和造作出来的”,神和宗教都是由人凭想象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又把神看作世界秩序的最终建立者,把人性作为历史进程中的本原,并把宗教看作文化发展的动力,显得有点矛盾和不科学。在如何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维柯强调语言学与哲学结合的研究原则。在美学上,维柯也结合其历史哲学观点提出了卓见,认为美在秩序与和谐,这种秩序与和谐起于天神意旨创造的人类制度。他提出“诗性智慧”的概念,指出了诗性智慧(形象思维)有两个规律:一是“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从“无知”走向有知;二是以物的类比,以物度物,把个别事物“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类似于典型化手法)。《新科学》第一次生动地说明了形象思维与艺术创造的真正关系。
9. (德)歌德:《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谈话录》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文集,是研究歌德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共分三部分,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他的宗教观点和政治观点,关于艺术鉴赏和自己的创作经验等。在书中我们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特别是文艺方面,《谈话录》体现出来了几个关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概念:比如浪漫的与古典的,艺术与自然,世界文学等。本书以“谈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方面地体现歌德思想,不受时空体式的限制,没有逻辑思维的束缚,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也是我们来阅读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贴近的一扇窗户。
10.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这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组成,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其中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手稿》主要表现了马克思几个方面的美学观点: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在审美创造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充分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材料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于人类审美创造做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第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一方面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行,另一方面又具体分析了异化劳动对于审美活动的两重性在美学上所具有的两种意义:既制造丑,又创造美。第四,艺术本质理论。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此外,马克思主义美学还对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艺的真实性问题等作了论述。《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
11.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丹纳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丹纳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最后一编“艺术中的理想”,为丹纳的美学。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第一,“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第二,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傅雷在向儿子傅聪推荐本书时曾经说:“这本书若能彻底消化,做人方面,气度方面,理解与领会方面都有进步,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一句话说出读经典的意义:西方先哲的文字,不仅仅是看他的学问与修辞,也在感受他的风范和气度。
12.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克罗齐是20世纪初西方美学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实现了世纪之交西方美学价值论的转向。《美学原理》是克罗齐的第一部著作《美学》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历史”部分,由于朱光潜先生只译了原理部分,所以书名为《美学原理》。作品对二十世纪初欧洲出版的最重要的历史、哲学及文学作品均有评论,同时对其“精神哲学”进行系统的阐述。它所讨论的不只是普通的美学问题,尤其涉及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区分和关系。作者反对从作为经验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去研究美学。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称认识活动是美学和逻辑学的对象,实践活动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对象。他的全部美学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那就是:直觉即艺术。《美学原理》的主要观点是“五正”、“五反”。“五正”是:直觉即抒情的表现;直觉即艺术;直觉即欣赏;直觉的成功表现即是美。“五反”从反面肯定了艺术是一种纯直觉的存在。它包括(1)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2)艺术不是功利活动;(3)艺术不是道德活动;(4)艺术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5)艺术不能分类。克罗齐作为美学上“表现论”的创始人,本书基本勾勒出他一生的哲学、美学思想。
13.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本书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它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美学史现。从黑格尔派立场出发,着重形式与表现的对立,作者有独到的见解。本书重点论述了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个时代的美学理论予以考察和论证,并叙述了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鲍桑葵自己认为本书不是 “一部美学家的历史”,而是“一部审美意识的历史”。
14.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生活与美学》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处女作,也是使他成名的作品。这本书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了黑格尔及其学派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把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学说,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他强调了美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生物的生命中,并试图说明,不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不同等级的生活,是人们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美感和审美理想的原因,普通农民和“上流社会”的人,由于生活方式不同,便在美的观念和标准上形成差别和对立。他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指出“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他反对唯心主义关于“崇高是观念压倒形式”等定义,认为“一件东西,凡是比人拿来和它相比的任何东西都大得多,或是比任何现象都强有力得多,那在人看来就是崇高的”。他不同意悲剧与命运或必然性的观念有本质的联系。车尔尼雪夫斯基他把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应用到了艺术范围,表现了革命的唯物主义倾向,留下了宝贵的美学遗产。
15. (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一个乌托邦:使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他满怀信心地相信艺术会繁盛,认为“艺术的繁盛是文化性质的最后尺度”,艺术将与道德结合,而艺术家与想象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书中主要阐述了作为艺术的经验与普通经验的来源——“日常生活”之间的连续性。在杜威看来,艺术是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艺术是形式与体验的统一;艺术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艺术是经验与自然的统一。杜威的艺术观改变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观念,使艺术从形而上开始向形而下发展,颠覆了中世纪以来的神秘主义艺术论。本书是作者美学理论的代表著作之一,被现代诸多学者视为20世纪的美学经典著作。
16.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它集中体现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它显示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即使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论语》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美学以善为美,兼顾实用的美学思想,然而其所谈美学问题的目的仍是在谈伦理问题,因此其美学言论也带上了浓厚的伦理色彩。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值得所有人去学。
17.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老子》又称《道德经》,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全书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他还以辩证观论述美与善、美与真,以及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后世美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他提出的“有相无生”、“道-气-象”以及“玄妙”观点,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范畴。其中对美的本质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认识,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他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18.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庄子》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庄子》一书不仅语言挥洒自如,而且思想恢宏博大,其内容作如下大致的归纳:万物以“道”为本的本体论思想;人生以“无为”为最高准则的人生观;“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自由逍遥的理想人格;“心斋 ”、“坐忘”的人生修养功夫 。《庄子》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极其丰富的,“大美”思想是《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内容质朴混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为完善的,具有至高无上的美;“人格之美”也是他所推崇的;“鱼之乐”的人生价值审美观是庄子美学的最高境界。《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独树一帜。它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美学思想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19. 《周易》,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它包括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政治、管理哲学,和处世方式。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而今人也用它来指导生活。《周易》中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刚柔,神、感、象、意等范畴的阐释成为了美学上解释各种艺术现象的美学依据,并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20.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文心雕龙》全书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它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 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做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刘勰还看到,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这部富有卓识的专著,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
21.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96年版。(唐)
本书是盛唐诗歌各种美学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是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在诗学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唐以后的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十四诗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在理论上已经步入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是一部普通的诗歌理论著作,它是贯通古典美学与现代文艺的美丽通道,是激活技术文明时代诗与思的一个能量源。
22. (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叶燮的《原诗》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史上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在这部书中,叶燮将以往诗话单纯从“诗教”、“诗法”角度研究诗歌的模式提升到审美的层次,因而它既是一部诗学论著,又是一部美学论著。书中主要表现出了几个美学观点:首先,关于美的客体分析,叶燮用“理”、“事”、“情”来解释他对客体世界的认识,这是叶燮美学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其中叶燮对于“理”特别强调,并论及了它与“道”、“气”的关系。他还提出了诗歌创作主体所具备的四种素质:才、胆、识、力。对这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叶燮一方面肯定审美主体的直觉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又强调指出主体的理性和认知能力。另外,对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多层次的分析和艺术审美观也是叶燮美学的重要内容。这部颇具体系性的诗学论著已受到了学界空前的重视,其影响从诗学界一贯延伸到美学界
23.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艺概》是作者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艺概》论文既注重文学本身的特点、艺术规律,同时又强调作品与人品、文学与现实的联系。《艺概》采取的是是传统的诗话的写法,用精悍语言评论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概括其艺术特点。本书有两个特色:一、它评论作家、作品,主要着眼于艺术作为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理论性比较强,不像传统诗话、词话那样,用大量篇幅记载传闻逸事或搞史料考证,所以它更带有美学的性质。二、它不像传统诗话、词话那样,只涉及文学的一个门类,而是涉及诗、文、词、曲、书法等艺术的各个广泛门类。刘熙载从分析各种艺术的具体实践出发,概括出100多个对立统一的美学范畴,意在运用两物相对峙的矛盾法则来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作规律。可以从七个方面加以概括: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本质论、真实与虚幻统一的真实论、“一”与“不一”统一的意象论、似花还似非花统一的意境论、阳刚与阴柔统一的风格论、用古与变古统一的发展论、人品与诗品统一的鉴赏论。矛盾法成为《艺概》论艺及其审美方法论的核心。在清代有关文艺批评的论著中,《艺概》是颇受后人推崇的一种。
24.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它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从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终求得“真”与“是”。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本书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主流部分】
25.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全名为《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本书主要探讨了理解现象的本体论问题、存在范围、个体性及语言在理解活动中的作用,集中表达了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美学的观点。在第一部分中,伽达默尔考察了“教化”、“共通感”、“判断力”、“趣味”这四个人本主义美学基本概念,指出了艺术经验的关键是在主体参与下的理解活动,认为真正的艺术是源于主体体验的表现艺术,艺术作品就是体验的表现。在第二部分中,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活动是普遍的人类经验的一部分,发生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伽达默尔在第三部分中主张:理解具有语言性本质,理解对象依存于语言,语言是解释的构成要素,它起到沟通过去、现在、未来,沟通作品、作者、读者的作用;人在语言中拥有世界,世界在语言中向人呈现;语言将个体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些思想,直接启迪了接受美学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本书不仅使当代美学和美学史的研究发生了一个重要转折,而且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转向。
26.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在本书中阿多诺美学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文化产业的流弊,现代艺术的职能和美学发展的前景。书中所呈示出来的是他对西方美学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气度与能力,这种美学思想是以他独特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他强烈反对自黑格尔到卢卡奇以强调“总体性”和“同一性”为特征的辩证法,因此他与黑格尔“整体是真实的”命题针锋相对,提出“整体是虚假的”的口号,以摧毁社会强加于个体身上的总体性枷锁,反抗社会对人性的禁锢。他用反体系、反统一性的方式和激进的现代主义艺术观对抗理智和意识形态的诡计。本书笼罩二十世纪的深沉的危机意识,处处渗透着关切当今世界人类命运的人道主义用心。
27. (法)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梅洛·庞蒂以迥异于前人的叙述风格,清晰平实的语言,探讨了世界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人感知世界的过程,在身体与心灵之间的互动,做了简洁深刻直入本质的分析与表述,更赋予艺术家,尤其是画家在认知世界方面以重要的地位,提出诸多精辟见解。《眼与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著作,但是充满了美学意味。梅洛·庞蒂的美学和哲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他的美学实际上就是潜藏在他的哲学里的一个梦,也是一种含混却又逼真的想象。他从“知觉”出发,廓清了长久以来人们对“知觉”的误解,也重新解放了“身体”。 “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那么,哲学作为一门对“世界问题”、“存在问题”的最根本、最原初的把握的学问自然也应该从对身体的思考开始。他以“身体”与“空间”这二者作为中介,不仅将现象学带入到新的时空,而且也使得它的视域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在关于“非思”之“思”的过程中,梅洛·庞蒂十分关注身体问题、语言问题、他人问题。梅洛·庞蒂的美学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知觉”与“身体”之上的对于世界、他人之思。其中,“空间”和“身体”就是他的现象学美学的起点。本书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学家开始切实地关注起身体问题 ,“身体美学”渐成热点。
28.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完形心理美学”。他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知觉场”概念和“同形论”引入审美心理研究领域,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按照韦特默组织原理(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方向性),将视觉刺激力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生理力样式的过程。人们从艺术形式中知觉到的张力式样,绝非等同于对象的实在结构,而是对象的刺激力与大脑皮层生理力的对立统一。由此,阿恩海姆断言艺术作品是以主体的知觉行为为基础的。他反对用“联想”和“移情”来解释艺术形式的表现性,提出艺术形式之所以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因素,取决于知觉式样本身以及大脑视觉区域对这些式样的反应。本书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书中力图将那些潜在的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本书可以使我们对视觉效能有系统的了解。
29. (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书应该是现象学美学的经典之作,杜夫海纳用现象学来解决美学中的诸如什么是审美对象、艺术作品、审美知觉等问题,为很多美学难题廓清了道路。
他将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经验主义化,把研究重点由创作主体的“意向性”转向鉴赏主体的“审美经验”,以审美对象和审美感知作为研究的中心。他认为审美对象和审美感知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艺术作品与审美知觉结合才会出现审美对象。在书中,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及二者间的关系作为论述的中心,明确表示自己描述观赏者审美经验的步骤是:先加以现象学的描述(胡塞尔现象学),再进行先验的分析(经萨特、梅洛·庞蒂深化了的知觉与意识现象学),最后从中引出形而上学的意义(通过黑格尔的辩证法)。这样他“把前人为了对艺术进行明确的现象学研究在各方面所作的最细微的努力推到了高峰”,而被认为是“在现象学领域中出现的唯一最全面、最完善的著作”。
30.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苏珊·朗格作为符号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其贡献在于她并不是从大而话之的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的问题,而是具体到艺术活动的个别,从而使符号创造活动和理解活动给人以更为清晰的印记。《情感与形式》是她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艺术符号、符号的创造、符号的力量,它们有机地组成一个对艺术问题研究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朗格把艺术问题提升到哲学的角度,然后具体分析艺术符号的创造,这里不仅探讨了某几种艺术的相对独立性,而且也关注到其本身作为艺术的基本统一性。最后,通过艺术符号的表现力及作品与观众的关系的研究,探寻艺术“传达”问题。本书可以使我们对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的理论架构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更加可以理解她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艺术创造论的论述,可以深入理解符号学美学的独特的理论品质和特征。
31. (匈牙利)卢卡契:《审美特性》,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和历史主义为指导,对人类的审美反映和艺术的基本特性作了哲学的和社会学的系统分析,作者区分了三种反映形式:日常生活反映、科学反映和艺术反映。他详细论证了审美和艺术的历史形成,揭示了巫术在审美形成中的作用,分析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结构特点、主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探讨了作为审美结构本质的特殊性范畴、自然美的本质以及各门艺术的模仿特性等。本书全部论战的锋芒指向哲学唯心主义,卢卡契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是第一性的,它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科学和艺术是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对现实的更高更复杂的反映方式。这三种基本的反映方式都是对同一客观现实的模写,但又各具纯粹形式的特性。在研究方法上,卢卡契强调既忠于现实又忠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书中不但对人类审美现象作了系统分析,而且旁征博引了历史上各种不同的观点,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一部试图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理论,推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复兴的著作。
32.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艺术的起源》被公认为是艺术史的代表作、艺术人类学的开山之作,集中体现了格罗塞的艺术史观。它开篇明志就探讨了艺术科学的目的;艺术科学如何建立;以及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这两种学科的内在缺陷及其对于建立艺术科学的弊端等问题。格罗塞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艺术起源的考察研究,初步建立起社会演进论的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框架,并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石。他还对原始民族的艺术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强调了艺术科学的首要研究任务和方法是基于对原始民族、原始艺术的分类考察,对于后来的艺术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33. (美)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滕守尧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是根据这样一个假想写成的,即在艺术哲学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趣味史和一般思想史之间完全可以相互置换或替代。本书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对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密切关系的极力强调。本书采取了由浅入深的写法,从美学研究对象,到艺术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再现、表现等的论述,在这一过程中他完成了对现代艺术哲学的阐释。布洛克关于现代艺术的观点是和其哲学思想分不开的,他认为语言乃是美学误解的根源所在,面对西方当代艺术现状的复杂景象以及日益模糊的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界限问题,他提出“艺术”和“艺术品”的概念应该是具有开放性的。他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关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布洛克也否定艺术批评有普遍的标准,这些都是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
34.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和美感是美学上的重大问题,本书辑录了西方美学史上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初共52位学者的有代表性的论点,资料丰富全面,为学习和研究美的本质和美感问题提供了一些历史资料。全书按时代先后划分为个四个时期,第一个是古希腊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个是十七世纪和是把世纪,第三个时期是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四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每个时期内按作者排列,选文作者均有简略介绍。
35. 朱光潜:《谈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书是朱光潜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对美学的重要话题,如美的功利性,审美态度,审美距离,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艺术与游戏,艺术与创造等问题以诗化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也对诸多美学范畴如创造、想象、模仿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重要探讨。《谈美》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其在全文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深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36.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法国留学时的一部处女作。正如书名所写的,本书所要探讨的是悲剧的心理机制问题,它从审美态度与悲剧的“心理距离”说谈起,分别讨论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尼采的各派悲剧理论与范畴。书中给尼采以很高评价,认为他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的一部著作”,他的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说“把握住了真理的两面”。但是朱光潜并未在尼采面前止步,而是对各种悲剧快感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他对悲剧的审美特征、悲剧快感的根源,悲剧的净化作用以及悲剧与哲学、宗教关系等的探讨,有不少独到之处,体现了他的深厚功力与批判精神。最后通过整合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这一长线哲学家的概念,他把悲剧感人的心理学机制确定为“恐惧”和“怜悯”,这两个词意味着“崇高感”和“惋惜”,悲剧性就是崇高与怜悯相结合的结果。本书记录了朱光潜理论上探索并皈依尼采的过程,也是其深入研究美学的开端。
37.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对美学学科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它奠定了此后中国的西方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和书写体例。作者开篇首先写了全书成型的两个基础:第一,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因此美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作者以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足点,介绍了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美学一些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这些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标准是:代表性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的才可入选。最后作者还对美学史上几个重要的问题:美的本质问题,形象思维的问题,典型人物性格以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了自己独到的阐述。由于朱光潜熟谙西学,直接研读原文,提炼材料,呈出思想,从而使这部著作至今仍有自己的特色。
38.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其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本书荟萃了宗先生的美文精品22篇,是宗先生所写美学论著精品中的精品,先生用洋溢着艺术灵性与激情的生动文笔,揭示出诗歌、音乐、绘画、雕塑、戏剧以及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所隐藏的美。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等。宗先生在这些作品中阐述了自己在该领域独特的见解,论文观点新颖,论据确凿,理论性强,独具见解,别具特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许多观点、论题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探讨,本书曾影响过整整几代学人。
39.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第一部对西方美学史上从康德到黑格尔的美学做出系统研究的权威性重要著作。作为西方美学发展的高峰,德国古典美学既是西方启蒙主义美学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主流的结果,又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各种美学思想和潮流的来源。本书以德国古典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费希勒、歌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的美学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深入阐述了德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内在精髓。蒋孔阳以批判为主要基调,虽然有诸多局限,但仍为我们研究德国古典美学提供了重要帮助。
40. 蔡仪:《新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成体系的,只有蔡仪一家。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著作。这本书的序言明确宣称:“旧美学已完全暴露了它的矛盾,然而美学并不是不能成立的。”《新美学》的撰写证实,在科学的美学建设上,“以新的方法建立新的体系”,完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美学》曾以它的鲜明的战斗性和坚定的党性原则引人注目。一方面,它对三、四十年代正在我国泛滥、并把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的种种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批驳;另一方面,又力求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来建立新的唯物主义美学的体系,也就是坚持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充实、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科学。本书主要论述的问题是:美学方法论、美论、美感论、美的种类论、美感的种类论、艺术的种类论。《新美学》是一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自成系统的美学专著。
41. 王朝闻:《审美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朝闻先生以一种随感式的写法,对美学中的基本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本书以一种中国式的语言用二十余章探讨23对美学问题:喜爱与嫌恶,有趣与有益,主体与客体,敏感、错觉与灵感,联想、想象与记忆,直觉与思维,经历与体验,共鸣与同情,自然美与情感,典型与典型环境,艺术中的美与丑,同样与异样,形象的真实感,倾向性与艺术性,再现与表现,意境与“我”,继承与独创,形式与形式美,矛盾与意味,含蓄与明彻,虚与实的互动,心悟与神遇,适应与不适应。王朝闻先生的谈论基于一种唯物主义的立场,认为对审美关系这些问题的探讨,只有从两个实际——艺术现象与生活实践出发,而不只是从美的本质等定义出发,理论研究才更有可能避免空洞抽象,对艺术的欣赏和对艺术的创作一样,都是以欣赏者和创作者的生活经验为基本条件的。因此,这本书所要探讨的直接对象主要是人对艺术的审美活动,而不是空洞的美学概念。王朝闻先生以实践家、艺术家的身份跻身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以艺术创作苦辣酸甜的亲身体验去研究理论,去探讨美学,因而不屑徒发空论,不至于隔靴搔痒。正是这些植根于实践,深谙艺术规律的真知灼见,构成了此书的基本特征。
42. 钱钟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释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主要对中国近体诗进行广泛批评。全书45万字,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钱钟书先生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举凡钱先生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创、批评之流敝起衰等,都包容其中。书中关于江西诗派和元好问的关系、阮大铖的评价、钱谦益的作伪及王渔洋的浅陋疏忽等考证都深见钱先生考据功力。各节论述具体入微,多所创见,行文则或兼综、或条贯,或评点、或专论,长短自如,不拘一格。本书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论著500余种,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读书。《谈艺录》是开掘不尽的宝藏,但它属于阳春白雪之作,曲高和寡,对读者的文学功底和思维能力都要求极高,它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43.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年版。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但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对中国数千年的世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浪漫而感伤并随现实之变迁等重要观念。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而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李泽厚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情,如斯亲切,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理出了中国美学思想独立发展的来龙去脉。
44. 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版。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涵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上学。本书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调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从内部描述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本书与《美的历程》构成李泽厚先生的中国美学史的内外篇。
45.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这版《中国美学史》包括魏晋南北朝编和先秦两汉编两本,第一编魏晋南北朝,本书介绍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先生《美学的历程》曾认为魏晋是人的觉醒和文字的自觉时期,根据这一观点,在大量史料基础上,本书全面地分析论述了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文论、书论、画论、乐论、人物品评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第二编先秦两汉分为绪论、先秦、两汉三个部分。作者依据人的社会实践是美学产生的根源这一基本观点,论述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线索,确立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作者认为在禅宗诞生之前,中国美学以儒道、楚骚美学思想为三大主干。此书 “堪称为近代处理中国美学的皇皇巨制”。
46.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美学通史。本书分为四部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中国近代美学。论述的时间跨度为先秦至近代,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理论、诗歌、小说、戏剧、书画、园林等。作者采用“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著作,注重把握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的演变和发展,因此本书又可看作一部中国美学思想史或中国美学范畴史。
47. 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许多人对阅读美学原著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又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读的,选择最值得阅读的中国美学的基本典籍,这本书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编写的。 本书选取的文章所论之内容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涉及关键性的美学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上一定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在文本辨析、文字注释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理论阐述,以方便读者阅读,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材料,以备读者进一步研究之需。本书还注意对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介绍,给读者研读原著提供必要的背景,了解学界的研究重点,昭示值得注意的学术问题,并对其中的疑难问题予以交代。在介绍学界研究情况的同时,针对一些重要问题,也尝试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尤其是对一些争议较多的问题,作者一般也会陈述自己的判断。
48.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本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中国美学范畴的酝酿(自先秦至秦汉);第二卷,中国美学范畴的建构(自魏晋至隋唐);第三卷,中国美学范畴的完成(自宋元至明清)。作者认为,中国美学范畴史,是一个由“气”、“道”、“象”所构成的三维历史、人文结构。人类学意义上的“气”、哲学意义上的“道”与艺术学意义上的“象”,依次作为中国美学范畴的本原、主干与基本范畴,各自构成范畴群落且互相渗透,共同构建了中国美学范畴的历史、人文大厦。本书对此进行了持之有据的深入研究,期望历史与逻辑能够达到统一,力求体现历史优先、回到文本的治学原则,为人们体认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提供了富有启发的独特思路。
49.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本书采取“以人带派”的方法对当代西方美学流派、美学倾向进行介绍,并分章节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艺术的性质、创造、分类原则、多门艺术中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当代西方美学包括:完形心理学美学,心理分析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实用主义美学,新自然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以及后来成为新时代主流的实证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符号论美学。作者对这些学派的主要人物的美学思想做了重要概括。同时作者也对西方美学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审美经验,客观论和主观论,关系论的思想做了总结论述。当代西方艺术中的美学问题,各门艺术中的美学问题也在作者的思考范围之内。可以说这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当代西方美学的书籍,对我们理解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脉络,研究当代美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50. 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这套《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共四卷,第一卷,世纪初的新声,本卷选录了20世纪前期流派纷呈的美学名著。包括表现主义美学,人类学和艺术史美学,生命直觉主义美学,俄国形式主义美学,早期心理学美学,形式主义美学,新批评派美学,自然主义美学,艺术科学派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作。第二卷,回归存在之源,本卷辑入20世纪20-50年代西方美学名著。包括精神分析美学,实用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符号论美学,新托马斯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前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语义学美学著作。第三卷,结构与解放本卷,收录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和后期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与阅读理论。第四卷,后现代景观,本卷主要汇辑20世纪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女权(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广义文化研究等各种前沿思潮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此书具有强烈的当代气息,是二十世纪的美学经典的荟萃,为现代西方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51. 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在方法论上,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逻辑引领历史,以历史贯穿逻辑。它是一部理论层次较高的美学史著,也是目前国内外所能见到的比较完整、全面、系统的西方美学范畴史类著作,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全书三卷共二十六个(组)审美范畴,第一卷为哲学基础性范畴,第二卷是审美活动和美学学科的主干范畴,第三卷是具体审美范畴。本书以主要篇幅对每一个范畴在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上的起源、发生以及各个时期其意义的发展、演变,结合社会思想文化语境的变化,进行历史性地梳理和勾勒,充分体现了“范畴史”的主旨。这样便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建构起了整个美学学科范畴体系的大厦。
52.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本书以“传统美学和当代美学的贯通;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的融合;美学和诸多相邻学科的渗透;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的并进”为原则,站在全新的高度,以全新的视野,构建了全新的现代美学体系:从审美活动(即历史上已存在的审美形态)开始,通过审美意象、审美感兴、审美文化各章遨游审美王国,最后寻本溯源,追究审美活动的起源和本质。全书自有主见,旁征博引,逻辑严谨,涉猎丰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当代意义。
53. 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这是一本系统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读本,又是一本研究美学理论核心区的前沿课题的学术著作。本书把“美在意象”作为美学原理的标题,可见“意象”在叶朗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它继承北京大学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以“意象”和“体验”为核心,系统讲述审美活动、审美领域、审美范畴和审美人生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归结为提升人生境界。 “意象”理论回答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美”和艺术的本体是什么,又是如何存在的?另一方面,它们的基本意蕴是什么?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什么意义?叶朗的回答是:“美”和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它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意象的基本意蕴,是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使我们在自我超越中复归自然和自由,从而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阅读本书是审美理论的提升、知识的拓展,同时也是一种情趣的熏陶、审美的享受。
54.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本书力图在对中西文化心理、中西语言与思维进行比较中领会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对中西文艺美学的历时比较、中西文艺美学观念的分类比较,中西文艺审美形态的分类比较,认识东西方文艺美学的异同点,理解东西方文艺美学交流与融汇的重要性,形成文化比较与文化更新相结合的自觉意识。作者从对中西美学的比较中得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整体是气,而西方则是形式与实体。而中西美学与文化在四个重要范畴上达到汇通:和谐是中西文化理想追求中的审美凝结,悲剧是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崇高是中西文化超越意象的审美凝结,荒诞与逍遥是中西文化自由极静的审美凝结。而从中西审美对象结构、审美对象、创作理论和审美方式等的具体分析比较中,也能够看到中西美学与文化的异同和连通。本书对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颇具参考价值。
5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从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到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心理要素的描写,到审美经验的过程描述,并通对审美经验与表现、再现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完成作者关于审美心理的描述。作者总结了审美经验的特征:一、这是一种在观看和倾听中获得的极其愉快的经验。这种愉快是如此强烈,以致使人忘却一切忧虑,专注于眼前对象。二、这种经验可以使意志中断,不起作用,人似乎觉得自己像是在海妖的美色中陶醉了。三、这种经验有种种不同的强烈度,即使它过于强烈或过量,也不会使人感到厌烦。四、这种愉快的经验是人独有的。人的审美快乐则是源自于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和谐。五、虽然这种经验自于感官,但又不能仅归因于感官的敏锐。六、这种愉快直接来自于对对象的感觉本身,而不是来自它引起的联想。本书对审美心理的详细的描述,使得中国的现代美学的研究重心与国际研究重心同步。
56. 彭立勋:《审美经验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对审美经验的整体特性、结构层次和动态规律等问题,从宏观上做了新的阐明和分析。针对当代西方审美理论在解释审美经验的特性时,往往只注意到其构成要素的特殊性,却忽视其要素构成方式的特殊性的弊病,该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各种构成要素、结构方式、活动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出审美经验或审美愉快的发生是以主体审美认识结构为中介的新观点。作者认为主体在审美实践和认识中通过形象思维而形成的形象观念或意象,是审美认识的基本形式。由形象观念发展所建构的美的观念,便形成主体的审美认识结构,从客体的美的对象的作用到主体的审美经验或审美愉快的发生,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反映或反应,而是以主体已形成的审美认识结构——美的观念作为中介。如果客体的美的对象和主体的美的观念恰相适合,美感迅即产生。美感的直觉特点和愉快特点,通过美的观念的中介作用,可以从心理发生机制上得到较合理的阐明。本书推动了美学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美学观念的变化。
【前沿部分】
57.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审美意识形态》是一本比较艰深的书,它以20世纪德国美学的重要理论为对象,对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马克思、本杰明、阿多诺等对20世纪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想家的理论作了深入的意识形态剖析,其中渗透着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一贯关注和对审美艺术形态问题的认识上的深化。本书的一个基本的立场是在审美话语精神内涵的内在分裂中探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张力意义,从而揭示美学话语的内在运行机制。审美话语并不仅仅是感观体验的直接综合,它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审美意识形态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强调是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内化的压抑”,从而达到人类心灵解放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伊格尔顿还提出了“肉体”的概念并探讨了肉体与审美、肉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本书是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思考中的一部重要的作品,为现代美学的发展拓展了现实空间。
58.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马林内斯库的这个“现代性”并不是泛论现代性的全部意义,他着重讲的是美学的现代性,具体讲就是抓住了现代艺术的重要阶段和若干次特征鲜明、影响深远的运动,展示美学现代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这些面孔间的家族相似性。这些重要的阶段或运动被归结为五副面孔是: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作者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他同时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现代性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的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美学转变到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的美学,这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野。本书可以让我们从美学的视角来理解现代性的多样化,以及现代艺术的丰富性。
59. (德)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是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冈·韦尔施阐述当今美学问题的代表作。作者批判性地思考了当代全球的审美化现象,阐释了美学和伦理学、哲学的关系,特别是阐释了现代建筑和艺术中的审美问题。本书探讨了美学的新问题、新建构和新使命。作者认为当今审美过于泛滥,过度追求时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使传统美学面对普遍的审美现象感到无能为力,因此美学必须重构,美学必须超越艺术和哲学问题,必须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美学也必须关注当今科技的发展,重视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巨大变化。韦尔施在审美泛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认识论审美化”,抛弃了自康德以来的纯美学概念,转而复兴了鲍姆加登最初的感性学,以此力图达到对美学的重构。本书对中国文艺学、美学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引发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广泛的学术争论。
60. (美)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本书是丹托2001年在美国哲学学会东部分会年度会议上的演讲录,副标题是《美学与艺术的概念》,在这部以“美”为主题的书里,作者不仅对“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论述,更重新思考了当下对美的认识。作者认为在新的世纪,人们对“美”的定义发生改变,并为艺术在生活中扮演新的角色。作者在本书中试图厘清艺术的历史哲学问题、艺术的现实困境、艺术批评的行为所在以及当下的后历史时代艺术该怎么样。作者试图解释美是如何地以及为什么不再是艺术家的核心关注点——它也试图重新定义我们与艺术的关系,因为艺术并不是审美地向我们呈示。当然,除了美,还存在着更广泛的美学特性——但是美是唯一同时具有价值的美学特性。丹托告诉我们,美的经验对艺术而言可以是有选择的,对生活而言,却是必需的,而这正是一本必需读的书。艺术远离了美,最终走向叙事的终结,这是丹托艺术美学的关键。始终从当代艺术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思辨的体系出发,这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61. (美)卡罗尔:《超越美学》,李媛媛译,高建平校,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超越美学》收集了作者有关艺术及其相关问题的23篇哲学美学论文,探讨了一系列当代美学的关键问题,包括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关系,历史叙事与艺术哲学的关系,意图与解释的关系,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等。这些问题涵盖的范围之广阔和论证之深刻正体现了美学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当代盛行一时的“美学消亡论”,卡罗尔的“超越美学”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反驳。与传统的审美理论,即主张作者意图、艺术史、道德和情感反应都与艺术经验无关的理论不同,诺埃尔·卡罗尔赞成更为多元且具常识感的观点,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能在我们与艺术品的接触中扮演一个合法的角色。全书始终将哲学理论的建立与说明性的例证结合在一起,这些例证包括高雅文化作品和先锋派作品,也包括通俗文化作品、笑话、恐怖小说及悬念电影。本书告诉我们英语国家曾有过的探讨和争论,并挑战了哲学美学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审美”。
62. 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书为译者多年翻译之精选,全书分四个专题,分别涉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先锋派、文化与文化研究、艺术史论与理论学派等方面。本书以广阔的视野反映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脉络和主要问题,文章所选文献多为西方学界著名思想家和理论家的重要学术文章,所论述的是一些美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包括现代与后现代之争,现代艺术,也包括建筑、绘画、音乐、小说、戏剧等具体领域的问题探讨,以此描绘出思想界复杂的激进理路。
63.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这是国内首部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综合中西古今资源,全面论述生态美学这一崭新美学理论形态的论著。全书首先阐述了生态美学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描绘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历程,代表性论著等,提出今后生态美学的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接着对生态美学的产生、理论指导、中西资源、理论内涵以及发展路径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作者对生态美学的内涵的阐述,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都表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独到理解。可以说本书在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现实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写出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一本我们学习生态美学的入门性书目。
64. 王德胜:《视像与快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通过考察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王德胜揭示了这一“审美事实”的核心问题:视像与快感。视像的消费与生产开启了人的快感高潮,视像的消费与生产,根本上是同我们时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享乐动机相联系的,这就是快感的征服性效应。 “视像与快感之间形成了一致性的关系,并确立起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全书分为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让思想面对现实和最后的理想主义者三编,文章涉及大众传播与当代艺术状况,消费文化与虚拟享乐,传媒权力与意识形态,媒介变化中的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制度化时代的文学写作,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等,对文艺美学进行了简要研究,也是为“新的美学原则”的辩护。本书可以引发我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一步思考。
65.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当代审美文化是目前放在人文科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成为目前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周宪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一书无疑是这种深化的一个标志。全书包括了从传统到现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其转变,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特点,和审美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最后对大众传播文化和消费世俗文化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反思。理解当代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和当代表现形态,就是本书的目的。
66.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现代性是当代思想界的热点问题,它关涉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本书作者认为,审美现代性构成了现代性问题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它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的对抗构成了现代性自身的矛盾性,由此塑造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独特面貌。本书确立了一个批判性的视野,作者以“审美现代性”作为核心论题,从现代性的问题史入手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内部包含着各种矛盾、对立、斗争的“张力结构”,而这个“张力结构”的两极,则是启蒙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作者以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结构来解析现代性自身的矛盾和冲突,进而提供了一种理解现代性复杂性的路径。同时作者以社会理论维度考察审美的现代性,关注社会文化实践,突破传统美学研究从观念到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学院派传统 , 把美学问题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本书是国内学界“现代性”研究的一部反思性力作,它对以往“现代性”研究作了批判性分析,同时也孕育了未来“现代性”研究的新的生长点。
67. 张法:《美学的中国话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本书上中下三篇,选取了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比较美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力图凸显一种汉语美学的精神。自美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美学学除了介绍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比如苏俄、印度、日本等)的美学以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以什么方式写具有普适性的美学原理;第二,以什么境界写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美学史;第三,以一种什么样的框架去写具有世界胸怀的比较美学。这三方面的探索,可以说较能够代表汉语美学的特点。美学原理部分,作者对审美现象描述,审美类型体系及形式美等问题作了独到的论述,第二部分中国美学以刘勰《文心雕龙》,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刘熙载《艺概》作为代表三种中国式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从宗教、文化、哲学的角度分别对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作了深刻的比较分析。
68. 张法:《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作为一种非西方文化,在现代性的演进中,一方面在各非西方文化之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在与西方文化的互动中又具有一种非西方文化的典型性。这是一种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文化,这是一种在与现代性遭遇中力争上游的文化。这样,中国文化的非西方的典型性与西方文化作为世界主流文化的典型性,使得这两大文化的美学比较,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本书以学术资源为切入点,比较中西学术著作所引用的学术资源之异同,从而考察美学学科范围内的中西差异,以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透视作者写作的目的和体系。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详细考证了书中个案研究涉及的十本中西方美学原理著作的学术资源。以表格的形式统计了每一本著作援引中西方学者论述的次数,并列出了具体章节。这份厚达72页的详尽学术索引以量化的形式,展现了每本著作的体系侧重,不仅为本书作者的论述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也为我们研究这些著作提供了指引。
69. 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本书包括,起点:大地之子与海的女儿;西方:从自然到人品逻辑进展;中国:从社会到心灵的历史变迁;现代:一次壮丽的金环蚀,美学之迷的历史解答等部分。它将中西方美学思想两千年的发展整理出各自的逻辑线索,形成一个自我体系的、理论化的美学世界观。从回顾中西美学的这一寻求美的历史中,在现象与本质之间找到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链。在两条逻辑线索的相交点上寻找当代审美的理论突破口,进行美学史总体比较研究,从中抽象出一个科学的美学体系。
70. 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原点”即中国美学的源头和起点,即通常所说的先秦美学,而“解析”则是将这个源头作为一种内在结构进行分析和阐述。但是这个原点首先是被当作终点来看待的,这就是说,为了研究先秦时代的美学思想,我们必须进入包括新石器时代在内的上古宗教之中,进入中国美学更为古老的文化底蕴之中。从纯美学的角度看,先秦美学并没有提供多少直接属于美学的东西,对于上古宗教来说情况就更是如此,但是在最古老的文化中却隐藏着中国美学的最深层的秘密,值得费力去探索研究。尽管十分艰难,甚至会出现错误,本书所展现的就是这个探索过程。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性结构的生产方式和审美意识的特殊机制,并以四象三圈的分析模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美的基本形态。
71. 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是一部关于“艺术终结”的研究性专著。上篇全方位解析了关于艺术终结的诸多理论问题,对“艺术终结论”、“艺术史终结论”、“艺术家死亡论”、“审美经验终结论”、“艺术理论终结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前因后果和内在困境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下篇是艺术实践的部分,深描了与艺术终结相关的“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和“电子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而对“艺术终结于何处”及其美学后果进行了多元化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