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审美心理类型分析

个体审美心理类型分析

杜卫 个体审美类型是指不同个体在审美方面所具有的某种共同或相似的心理特征,是一定的人格类型特征在审美、创造、表现、理解以及选择、评价中的体现。个体审美类型不同于美学中讲的“美感类型”(如优美感、崇高感等),它基于个体占优势地位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倾向,是对...
阅读全文
“审美无利害性”命题的中国化及其意义

“审美无利害性”命题的中国化及其意义

杜卫 现代美学中的“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夏夫兹博里 (Shaftesbury, 1671一1713)提出的,经过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人的理论及其影响,这个概念已成为现代美学的一个关键性命题,正如有的学者所评述的: “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性'这个概念...
阅读全文
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

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展展望

 杜 卫  冯学勤 摘  要:中国美育学科的确立,以上世纪初年西方美育思想资源的引进为契机;然而就美育思想和话语而言,则要追溯到先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孟开启的中国心性文化传统话语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当然,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凸显了道德主体,审美主体相对藏匿、消...
阅读全文
审美文化研究新议

审美文化研究新议

杜卫   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和研究领域,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这个概念本身以及审美文化的研究范围与方法却尚未得到认真的探讨。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审美文化研究的基本范围,特别是审美文化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理...
阅读全文
中国现代美学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

中国现代美学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

杜  卫   内容提要:20世纪前半期,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为代表的一些中国美学家,从重建中国思想文化和改造人心的启蒙目的出发,引进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想,并创造性地发掘中国古代传统学说,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又不同于中国政治或道德功利主义文...
阅读全文
审 美 与 人 生

审 美 与 人 生

杜卫 内容提要:当人们把审美从认识论的范畴和实践论的范畴还原为生存论范畴的时候, 就会发现, 孔子的“ 乐” 、庄子的“游” 、康德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席勒的“活的形象”, 直至马克思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 都是将审美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境界来加以追求的...
阅读全文
论现代美育学的理论构架

论现代美育学的理论构架

杜卫 一 建立现代美育学理论构架的基本原则 美育学,作为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应该具有自己的基本理论体系。在阐述这个理论体系的构架之前,有必要对它的建构原则作简要讨论。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哲学基础。现代美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
阅读全文
美育三义

美育三义

杜 卫 内容提要    美育的基本意义是感性教育,即保护和提升与理性相协调的丰厚的感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美育概念的现代性。美育是培养整体人格的教育,感性发展有利于整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儒家主张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使德性内在化,从而形成了悠久而丰富...
阅读全文
鸡年里一场“主义”的国际论战

鸡年里一场“主义”的国际论战

——王建疆别现代主义引发的国际对话 郭亚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14年春,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点负责人王建疆教授提出了“别现代”(Bie-modern)概念,并于同年底在中俄高层文化论坛上引起热烈反响,遂正式创设了“别现代主义”(Bie-modernism),兑现了他在2012年公...
阅读全文
王晓华:身体,性别与西方审美文化中的分野

王晓华:身体,性别与西方审美文化中的分野

在当代西方大众文化领域,有关身体的审美理想依旧显现出不可忽略的性别差异,诸如男性精神和女性气质之类言说仍未绝迹。尽管遭遇到了持续的解构,这套话语体系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日常生活、商业运作、意识形态。事实上,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背景:自古希腊起,依据身体的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