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普斯

立普斯

移情作用可从机械和人格化两方面进行解释。从力量、运动、活动、倾向方面看待对象是机械方面的解释。人格化解释是以人度物,使物体更易理解,同时产生令人愉快的同情感。同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移情作用又可分为实用的移情作用和审美的移情作用。其中审美的移情作用会忘...
阅读全文
黑格尔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基本内容: 理念是绝对精神,是最高的真实,是艺术的内容;就内容而言,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相同的,三者的不同在于表现形式,其中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显现则与存在对立,是一种自否定的辩证过程。显现的结果就是艺...
阅读全文
歌德

歌德

浪漫的与古典的 GOETHE和SCHILLER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到古典主义的。GOETHE反对当时已经具有消极性质的浪漫主义,认为那是一种病态的颓风。GOETHE要求浪漫与古典相结合,而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个好例子。 GOETHE还对浪漫和古典进行了区分,即古典主义表现为纯朴、异教、英雄、现实...
阅读全文
鲍姆嘉通

鲍姆嘉通

建立“美学”这门新学科 美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对“感性认识”的分析: 根据LEIVNITZ的观点,感性认识属于明晰认识中混乱的认识BAUMGARTEN认为,感性认识即是混乱的,又是明晰的。混乱是指其未经逻辑分析,而明晰是指其能够呈现生动的形象。感性认识包括对外在事物的直接感...
阅读全文
尼古拉·布瓦洛

尼古拉·布瓦洛

理性主义 理性是人天生就有的是非判断能力,是普遍人性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美由理性产生,美必然符合理性;而理性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因此美也具有普遍永恒性。而真理也同样具有普遍永恒性,因此美即真,美即自然。所以诗人要研究自然,服从自然。艺术必须要摹仿自然,只有这样...
阅读全文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肯定艺术真实性: ARISTOTLE将我们现代所谓的艺术(如诗歌、绘画等)等称作摹仿的艺术,并由此见出艺术的共同特征在与摹仿。与PLATO截然相反,ARISTOTLE肯定艺术的真实性,并且认为艺术比现实更为真实,因为艺术摹仿的是现象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具有...
阅读全文
朗基努斯

朗基努斯

关于崇高: LONGINUS提出了“崇高”这一审美范畴,他指出“崇高”的特征就是伟大和不平凡,效果是提高人的情绪和自尊感。崇高风格具有五个因素,一是掌握伟大的思想能力;二是强烈深厚的感情;三是修辞格的妥当运动;四是高尚的文词;五是将前面四种因素联系成整体的庄严而生动的布...
阅读全文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肯定文艺的真实性: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为文艺进行辩护时,不再像中世纪那样以神学作庇护,而是说诗即哲学,哲学以真理为研究对象,因此诗也是真实的。一些学者认为诗就是一种逻辑,达芬奇甚至认为绘画也是一种哲学。这种观点虽然混淆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但...
阅读全文
夏夫兹博里

夏夫兹博里

基本出发点 新PLATO主义代表人物,与经验派美学争论的焦点是人是否生来就有道德感(美感)。 SHAFELSBUTY认为,人天生就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并在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之外设立了一种独立的,专门用于审辨美丑善恶的感官,称之为“内在的感官”“内在的眼睛”。这种内在感官与理...
阅读全文
莱辛

莱辛

《拉奥孔》——诗和画的界限 诗画差别: 从媒介看,画用颜色和线条,沿平面扩展;诗用语言,沿直线发展; 从题材看,画较适宜写物体,诗较适宜写动作; 从观众所使用的感官来看,观众要眼睛来把握画对静止物体的描绘,用耳朵来倾听诗对动作的叙述。 这些分别实质上就是空间艺术和...
阅读全文